陳戈,李曉波,賴光輝
小兒肺部感染是兒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其他特殊病原體所致的肺炎。近年來大氣污染加劇導致小兒肺部感染率高發(fā),成為了兒童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1]。但是肺炎早期臨床癥狀、體征均不典型容易漏診、誤診,又因病原學檢查的耗時而延誤治療或經(jīng)驗性地使用抗生素,導致抗生素使用擴大化。故目前臨床上愈來愈重視在肺炎發(fā)病早期及時治療干預。本研究對肺部感染患者行胸部X線并對血清CRP,ESR和PCT進行測定,旨在證實血清CRP,ESR和PCT聯(lián)合影像學檢查在肺部感染早期的診斷中有重要意義。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8月本院兒科收治的0~12歲肺炎兒童60例為感染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齡(8.0±2.5)歲;選取同期本院無感染的健康體檢兒童50例為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齡(7.0±3.3)歲。肺部感染患者的診斷參照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頒布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2]。兩組年齡,性別構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所有受檢者均在清晨采集空腹8 h以上的肘部靜脈血5 ml,在室溫環(huán)境下放置30 min,3 000 r/min速度離心處理15 min,靜置后分離血清,放置-20℃環(huán)境保存。所有標本于住院當天做胸部X線并于24 h內測定CRP,ESR和PCT。肺炎患兒于住院治療7 d后再次測定CRP,ESR和PCT。CRP的檢測方法為免疫放射法,檢測儀器為CX4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公司)。ESR檢測采用LBY-XC系列全自動動態(tài)血沉測試儀。PCT檢測方法為采用免疫發(fā)光測定法,檢測儀器為COBAS41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所有操作均嚴格根據(jù)儀器配套試劑盒的操作說明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肺部X線表現(xiàn)為大葉性肺炎21例(35%);支氣管肺炎27例(45%);間質性肺炎9例(15%);肺門陰影增濃3例(5%),具體影像學特點見圖1。
圖1 肺部X線影像學特點
2.2 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入院當天60例肺炎患兒ESR均值(26±8)mm/h,CRP(57.0±17.6)mg/L,PCT(0.41±0.12)μg/L,住院7 d后再次復查ESR均值(6.0±3.2)mm/h,CRP(3.1±1.1)mg/L,PCT(0.05±0.01)μg/L,同期健康 50例對照組ESR均值為(7.5±2.6)mm/h,CRP(2.5±1.6)mg/L,PCT(0.04±0.01)μg/L。
對以上各指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如下: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肺炎組患兒入院當天即病程早期CRP,ESR,PCT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炎組患兒經(jīng)過7 d住院治療后CRP,ESR,PCT結果與健康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近年來,小兒肺炎感染發(fā)病率逐年增多。本病的重要診斷依據(jù)之一為肺部X線改變,可表現(xiàn)為:①支氣管肺炎;②間質性肺炎;③大葉性肺炎;④肺門陰影增濃。大葉性肺炎表現(xiàn)的肺炎支原體肺炎(MPP)往往肺部炎癥范圍大,損傷程度高,發(fā)生重癥或難治性MPP幾率高,后遺癥可能性大[3]。故目前急需結合肺炎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特點以及實驗室檢查盡早發(fā)現(xiàn)初期肺炎并開展治療。
血沉(ESR)即紅細胞沉降率,是指紅細胞在一定時間內沉降的速度,是非特異性炎性指標之一。對判斷受檢者機體有無炎癥,有無活動性病變以及觀察疾病的發(fā)展變化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血沉增加多見于各種炎癥反應以及結締組織增生等,說明病情未得到控制。血沉速度降低或正常,表明病變逐漸好轉。其缺點是在感染性疾病中并非特異性增高,干擾因素較多,有一定的假陽性,無法作為單一的敏感性指標[4]。
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在肝細胞內合成的一種球蛋白,其在正常的血漿中含量很低(<1 mg/L)。在急性炎癥反應階段,尤其是當細菌感染時,其含量可在6 h內迅速增加,于48 h內達到高峰,相比其他急性時相蛋白的反應更為迅速,其升高的幅度與組織損傷范圍大小、感染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可作為臨床診斷感染的檢測指標[5]。hs-CRP和CRP屬于同一種物質,但hs-CRP比CRP敏感性更高更容易檢測。研究認為,hs-CRP更適合用于兒童感染的診斷指標[6]。鑒于ESR影響因素較多,本研究認為在肺部感染早期診斷中CRP的應用價值優(yōu)于ESR。與劉杜姣等報道一致[7]。
血清PCT是降鈣素的前體物質,由116個氨基酸組成,本質為一種糖蛋白,甲狀腺C細胞是其主要分泌來源,健康人血中PCT含量很少,<0.05 ng/ml,幾乎檢測不出,細菌內毒素是最主要的誘導因子,使其在血清濃度顯著增高[8]。根據(jù)吳修宇等人的研究[9]表明,當機體細菌感染時,由于內毒素和細胞因子的釋放增加,抑制了PCT的分解,導致大量多余的降鈣素原持續(xù)釋放入血。其降鈣素原的釋放量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肺炎患兒急性期時血清PCT明顯升高,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經(jīng)過治療后明顯降低,與健康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提示PCT可作為一種新的診斷肺炎的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的指標,在小兒肺炎的急性期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能為臨床小兒肺炎的診斷、鑒別診斷以及療效觀察提供重要的實驗室依據(jù)。
綜上所述,在小兒早期肺部感染中影像學檢查與PCT、CRP、ESR聯(lián)合檢測,可作為診斷小兒肺炎較為敏感的指標,提示早期肺部感染的存在。對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和臨床后續(xù)治療提供重要參考指導。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3(2):1536-1537.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3] 俞珍惜,劉秀云,彭蕓,等.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及預后.臨床兒科雜志,2011,29(8):715-719.
[4] 葉青,鄺軍.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和血沉聯(lián)合檢測在老年肺炎中的臨床價值[J/CD].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1,4(6):491-493.
[5] 張曉燕,盛英.血清C-反應蛋白測定對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價值[J].浙江醫(yī)學,2007,25(7):423-425.
[6] 王曉花,張莉,于瑩.兒童支原體肺炎血清IL-8、TNF-α和HsCRP的檢測意義[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7):969-972.
[7] 劉杜姣,王鹿杰,陳偉,等.C-反應蛋白與血沉在肺部感染診斷中比較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75-76.
[8] 郭晉芳.PCT檢測對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意義[J].醫(yī)學美學美容期刊,2015,24(6):900.
[9] 吳修宇,鄧夢,黎楊楊,等.降鈣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意[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