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英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日漸深化,小學教育成為了最基本和重視的教育階段,在小學這個教育階段培養(yǎng)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和教育基礎,也培養(yǎng)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對于課堂的主動認知性,小學數(shù)學作為小學最基本的教育課程,教會學生最基礎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知識能力開闊,這時,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針對學生和教師雙方的提問互動就變得極為重要和必須。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課堂提問 有效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54-02
引言
小學教育關系著教育最基礎的能力的夯實,在這個最基礎的階段里,數(shù)學這門可以給學生帶來無盡益處的學科最有效的教學方式就是,拋棄原有的舊式填鴨式教學理念,采取新的互動式的提問教學課堂,提問是學生和教師雙方的一種互動和活動,在教師指導性的帶領下,學生增加對于課堂的印象和深度,深度從擴展性的領域了解自己學習的知識重點的結構,帶領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具活躍性。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部提出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提出,教育再也不指的是學生單面獲取知識的量而進行計量的了,顯然教育的定義更為開闊和廣泛,指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評定。在小學這個關鍵的教育階段,是一個學生教育的啟發(fā)階段,教師不僅僅要擔負起教育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要教育孩子思維的開闊性以及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數(shù)學這門課堂可以很大程度的開發(fā)學生的智商,為學生打開求知的大門,從而從根本上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教師指導性的教育下,一個學生如果可以很好的掌握數(shù)學的知識結構自己自學的能力,那么這個學生的綜合學習以及素質定會有所提高和改善。在這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應用能力就變得刻不容緩,在提高學生數(shù)學綜合素質應用能力上面,最基礎的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啟發(fā)方式,說到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教育專家在不斷的教育實驗中總結出最有效的一種課堂教育方式就是進行課堂提問,我們在一些教育模式發(fā)達的學校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提問中,課堂氣氛分外活躍,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對于課堂整體知識點的掌握印象十分的深刻,在這樣的學習下學生學習的效率事半功倍。所以針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提問我認為是十分必要和基礎的。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
小學階段學生的情緒是十分敏感和羞澀的,在這樣的基礎上就需要教師對于每一個學生多加了解,分層了解和授課提問,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教師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明確提問的最佳目標;把握好最佳的時機;設計好問題的尺度;提問方法多種多樣富有靈活性等,在課堂上的提問有時不僅無法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知識面擴展、調節(jié)學生的積極性等作用,甚至還會覆滅學生的積極性自己對這門課堂的求知欲。在一定程度上面影響學生學習工作的開展,限制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在數(shù)學課堂上追求提問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并且和學生現(xiàn)狀主體相結合。
三、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方法
提問是一個雙面性的活動,不僅是教師進行提問活動,教師還要從自己的問題引出來學生的問題,多數(shù)的教學課堂中只有老師在進行提問,教師如果可以引出學生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反問,那么課堂的效果會截然相反,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反問激情以及能力是非常關鍵的,同時,教師在提問的時候要把教材和提問問題之間造成一定的差距性,這個差距要合理建設在學生的求知心態(tài)之上一小段距離,把學生從過差距情景引入到問題之中,使學生迫切的產生一種求知心態(tài),帶領學生積極踴躍的融入到班級發(fā)言之中。如果沒有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應該在班里中進行點提學生回答問題,對于勇敢回答問題的學生定多加贊賞,從而帶動學生的好爭和學習攀比心理,達到有效提高提問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教師教學《三角形》這一課程中,在了解完三角形的種種重要知識點結構后,為了進一步帶領學生了解三角形周長和面積之間的關系,此時就可以向學生提問:三角形周長一樣面積也會一樣嗎?兩個三角形周長不同,周長大的面積就會是大的嗎?問題提高學生的疑問性,帶動學生的踴躍發(fā)言,從而達到提高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
結束語
在數(shù)學提問有效性的探究之中,很多專家雖然給出了現(xiàn)有的方法結論,但是帶動學生數(shù)學綜合應用能力提高是一項漫長的教育長路,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整體的綜合水平并且加以設計提問和問題,如何更加貼切學生和自己的實施方法,還需要教師在不斷的教育和探索中發(fā)現(xiàn)并實施。
參考文獻:
[1]陳賢麗.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技巧[J].教學與管理,2009.
5.
[2]劉顯明.試論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J].讀與寫雜志,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