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靜
摘要:而今,生在大城市的幼兒如同溫室里的花朵,在相對封閉的空間中,逐漸少了與大自然的接觸,幼兒處于過分愛護的包圍中往往產生依賴的心理,到幼兒園也表現(xiàn)出獨立性比較差,意志力薄弱的現(xiàn)象。
關鍵詞:幼兒園;種植活動;幼兒自主能力;幼兒親社會行為
一、對幼兒自主性的理解與闡述
“自主性”包括自主的態(tài)度和自主的行為兩個方面,它是人的品格特性,是人的素質的基本內核。在“自主性”的概念中,包含著個體的主體性、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信心等,同時,也包括自我控制、自律性、責任感等。在自主性發(fā)展的過程中,這些特性都體現(xiàn)在自主性態(tài)度和自主性行為之中,構成一個人的統(tǒng)一的品格特點。
二、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觸發(fā)幼兒的自主性
1.在大自然環(huán)境中陶冶情操,培養(yǎng)心性
大自然的環(huán)境是幼兒賴以成長的依托,也是培養(yǎng)幼兒身心的課程資源。而幼兒園的種植活動使幼兒園的課程生態(tài)化、多樣化,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與自然界植物互動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幼兒在參與種植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科學知識,體驗科學的探究方法,提高自主性。每天我們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幼兒自發(fā)地在種植園地中用放大鏡看,找“究竟是誰吃了我的菜葉子”;用尺子量“瞧瞧,我的豆子長高1厘米了”……這都是發(fā)自幼兒內心的情緒與自主探究。幼兒園的種植活動讓幼兒親近自然的同時主動關注自己身邊的環(huán)境,形成初步的生態(tài)價值觀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
2.在幼兒園的種植活動中樹立主人翁意識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佳文幼兒園種植園地都是師幼共同創(chuàng)設的。班級的自然角都有幼兒的專屬植物,幼兒們打心里愛護自己創(chuàng)設的種植環(huán)境?!翱?,我們班的薺菜迎來了收獲?!庇變洪_心地拿著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成熟的葉子,在剪葉子的過程中會觀察薺菜的葉子形態(tài),會小心地提醒旁邊的男生:“你要小心點剪,薺菜的葉子和旁邊地瓜葉不一樣,不要剪錯啦?!庇變阂矔湍猩懻摓槭裁慈~子上有洞洞,埋怨自己貪玩忘記給自己的薺菜抓蟲啦。看到小西紅柿的葉子和莖被風雨打折,倒在九宮格上,幼兒會很心疼,想辦法去救護。大家拿來了麻繩掛在隔壁的鐵欄桿上,把“受傷”的西紅柿莖輕輕地綁好,固定,并堅定地和我說:“以后我每天都來看看受傷的西紅柿。希望它快快好起來?!?/p>
一個個看似簡單的種植活動,其實是要精心籌備,用心養(yǎng)護,悉心照料,才能收獲幸福的種子,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是主動的,積極的。在種植前期,我們一起探究根莖類植物,投票選擇種植哪種植物,最后大家選擇了花生和紅薯?;ㄉ图t薯屬于年生草本,根部有豐富的根瘤、塊根,而且好種植,幼兒容易觀察植物生長過程,也容易獲得成功的喜悅。在親自播種的過程中,幼兒遇到了重重困難:福州地區(qū)天氣很炎熱,他們在種植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蒸發(fā)得特別快,花生的苗都是干巴巴的,有的幼兒拼命澆水,花生的根部就腐爛、長蟲子了……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幼兒們逐漸領悟到了種植規(guī)律,學到了更科學的種植方法,幼兒園的種植環(huán)境也由此鮮活起來!
三、幼兒園種植活動對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1.在科學探索種植活動中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園種植活動是一種操作性強、觀賞性強的活動。楓葉秋天變紅,臘梅冬天開放……這種初步的知識為幼兒將來形成尊重自然的情懷奠定基礎。幼兒在親自為植物澆水、拔草、施肥的過程中能放松身心,愉悅心情,獲得成就感。
幼兒們經??吹郊t薯,吃紅薯,但沒有自己親手種過紅薯。在我們“紅薯種植記”中,幼兒們自主選擇不同的種植方式,有的土培,有的水培,比一比誰的紅薯種得好??粗莻€粉紅的大紅薯,像一個嬰兒似的臥在容器中,表面有—些凹凸不平的“小洞”,幼兒們很興奮,滿懷期待等待紅薯成長。不久,幼兒們在紅薯表面凹處發(fā)現(xiàn)了一根根嫩粉色的小芽,他們都很興奮,紛紛用尺子量量,數(shù)數(shù)葉片,每天更細心地澆水,像照顧自己的小寶寶。紅薯的葉子長得很快,有些莖長得又高又壯,很像—個小樹林,容器都有點裝不下了。我組織小朋友選擇工具剪下紅薯的嫩葉,把它炒成一盤小菜,請他們品嘗。幼兒們吃得津津有味,還和同伴討論多吃葉子對身體的好處。等到紅薯成熟的時候,他們尋找適合挖紅薯的工具,在地瓜地里進行挖、鏟、拔,不僅體驗了勞動的樂趣,還促進了大肌肉的發(fā)育,也發(fā)展了手部的精細動作。
2.在愉悅的幼兒園種植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自主表現(xiàn)能力
在組織大班“好吃的葉子”活動時,我們把幼兒帶出活動室,走進大自然,讓幼兒觀察種植園地里的蔬菜,然后讓幼兒說說我們吃的是蔬菜的哪個部位,幼兒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吃青菜的莖和葉。”“芹菜也吃莖和葉。”“紅薯吃根,葉子也可以吃。”幼兒們說出了種植地里所有蔬菜的食用部分。
“土豆吃根。”“不對,土豆吃塊莖?!边@時兩個幼兒爭得面紅耳赤,語言表達欲得到充分激發(fā)。我告訴他們,土豆屬于地下莖塊狀,也叫馬鈴薯,應該是吃塊根。幼兒們通過“活教材”,認識到韭菜的葉子扁而實,小蔥的葉子圓而空,萵苣能長高高的塊莖,卷心菜的葉子會向心卷,花菜的中心長像球一樣的花……這本“活教材”把幼兒好奇的眼光引向大自然,他們自發(fā)地在菜地里寫生,有的觀察葉子的葉脈進行葉子線描畫,有的采摘各種葉子進行葉子粘貼畫,把它們組合變成天上的鳥、海中的魚,還有的根據(jù)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并用拓印、壓印、拼貼等方法制作葉子畫等。他們把自己制作的各種葉子作品展示在班級的主題墻上,自豪地向同伴們介紹。許多幼兒會采集不同的葉子放在班級科學區(qū)觀察它的外形、姿態(tài),通過探究樹葉的大小、形狀、顏色的特點,發(fā)現(xiàn)樹葉互生、對生、簇生等不同的生長方式。愉悅的種植活動在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的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自主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
3.在合作學習的幼兒園種植活動中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
我與大家分享一則九宮格《西紅柿日記》:在自由觀察時,幼兒的興趣濃厚,都被西紅柿秧深深吸引。因為西紅柿秧很小,為了避免幼兒因為太高興而不小心誤傷西紅柿秧,我也對幼兒提了觀察要求,讓幼兒用小手輕輕地摸,希望他們能夠更細致地觀察和感受西紅柿秧的葉子。在觀察過程中,幼兒們小心地摸著西紅柿秧的葉子說:
“葉子是滑滑的,跟我們平??吹降娜~子是一樣的?!薄拔业倪@棵有三片葉子?!薄拔矣X得它跟黃豆發(fā)芽以后的葉子有點像?!庇變簜兌汲两诹擞^察的快樂里。西紅柿秧終于“安頓”好了。然而第二天,一位小朋友非常激動且生氣地向我匯報了一個情況:“有一棵西紅柿秧被別人拔掉了?!彼膮R報引起許多小朋友的好奇與憤怒“我想去看看西紅柿?!薄翱隙ㄊ潜粍e的班的小朋友踩死的?!庇谑菐熡讓θ绾伪Wo西紅柿的活動進行了討論和行動。大家共同設計了“禁止破壞植物”“愛護植物、人人有責”的標識,和“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宣傳語。第二天,竟然有小朋友帶來了可以做籬笆的竹條。于是教師組織幼兒去維護西紅柿地,插好籬笆,貼好標志。這些辦法確實很好地保護了所有的西紅柿秧。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們團結協(xié)作,共同種植,澆水,施肥,拔草,觀察植物的生長,發(fā)展起更多的親社會行為。
把真的大自然還給幼兒,放手讓幼兒走出活動室,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吧!讓他們仔細看看,認真想想,伸出雙手去探究,那兒有極其神奇的科學等待著他們去發(fā)掘,更有極其豐富的生活經驗與寶貴的道德知識等待他們去收獲。種植園地是一本活教材,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主參與、自由觀察與實踐的機會與條件,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