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
【編者按】2017年11月,江蘇省第29屆“教海探航”征文競賽頒獎儀式暨全國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舉行。此次活動中,多位省內外名師的展示課和講座受到與會教師的好評。為進一步發(fā)揮名師的引領作用,我們約請了本次活動中授課的名師撰寫了相關文章,在“特別策劃”欄目中分四期連載,本期呈現(xiàn)的是英語學科的內容。
【關鍵詞】英語教學;研讀文本;學科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27-0024-04
《新基礎教育外語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英語)》當中涉及的英語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的基本內容如下:
1.語言知識的教學價值。
語言知識價值(包括英語語音、詞匯、句型、語法等基礎知識)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基本的技能,它們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基本的語言素養(yǎng)。在現(xiàn)代開放式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提倡發(fā)現(xiàn)式學習,盡力激發(fā)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英語語言的規(guī)則,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舉一反三地運用。
2.語言技能性教學的育人價值。
語言技能性教學價值(主要包括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更高層次,從信息的傳播方式看:“聽”與“讀”是接受性學習,“說”與“寫”是輸出性學習,但都要求學生主動學習,都屬于對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
3.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價值。
(1)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2)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運用適切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團隊精神。
4.學生文化視野的豐富。
英語教學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地域的民族和社會文化知識;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際需要恰如其分地運用已學的社會文化準則進行交際。這兩方面都是英語學科教學的獨特育人價值。
5.學生良好英語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
英語學習是一種積累性基礎上的學習,既有思維能力上的要求,又有學習習慣上更高的要求,持續(xù)的英語學習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毅力和學習習慣有較高的價值。
語言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美文化滲透在英語教材的多個章節(jié)中。學習英語就包括學習有關語言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和生活特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外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東西方節(jié)日、風俗習慣等載體進行德育滲透。我以2017年11月在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頒獎儀式暨全國名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執(zhí)教的上海版《新世紀初中英語》7A Christmas Day為例,探索如何利用課本素材,滲透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達到學科育人的目的。
這一課是《新世紀初中英語》7A教材中Unit 2 Holidays and Festivals中的Lesson 3 Christmas的reading部分。這是一篇介紹圣誕節(jié)的說明文。下面呈現(xiàn)幾個主要教學片段——
【教學片段一】
通過圣誕節(jié)歌曲和相關問題引入課文主題,通過頭腦風暴讓學生了解西方重要節(jié)日圣誕節(jié)的基本元素,并在這一情境中學習新單詞,激發(fā)學生相關的背景知識,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
【教學片段二】
教師出示6幅關于圣誕節(jié)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快速閱讀的方式給圖片排序,通過排序讓學生基本了解圣誕節(jié)的裝飾、飲食、慶?;顒右约坝嘘P圣誕老人的故事。
【教學片段三】
創(chuàng)設一個外國同學無法回家過圣誕節(jié),同學給她舉辦圣誕聚會的情境。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之前所學的關于圣誕節(jié)的裝飾、飲食、慶?;顒拥戎R,通過送禮物,寫賀卡的方式,表達對身邊朋友的關心和安慰,實現(xiàn)學以致用。
【教學片段四】
采用對比法,引導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和西方節(jié)日圣誕節(jié)進行比較。從兩個節(jié)日的裝飾、飲食、禮物和慶?;顒拥确矫嬲页鲋形鞣轿幕牟町悾瑥亩由顚W生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達到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的目的。
【教學片段五】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春節(jié)和圣誕節(jié)這兩個節(jié)日的共同點:節(jié)日是全家團聚的時刻,是家人朋友展示愛心、表達感謝、送出祝福的時刻。讓學生在領悟節(jié)日背后所隱含的深刻意義的同時,懂得對父母的感恩,珍惜與親人和諧相處的時光。
【教學片段六】
教師設計了瀏覽網頁查詢更多關于圣誕節(jié)知識的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素材的能力。筆頭作業(yè)為寫一篇關于圣誕節(jié)的短文,教師給學生提供問題提示,讓學生有話可寫。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圣誕節(jié)的裝飾、飲食、禮物和慶?;顒拥葍热荩煜ち酥形鞣轿幕牟町?。教師還引導學生通過尋找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辯證的思維方式。
落實學科育人價值不能憑空而談,必須以一定的情境為載體。而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教材都是按照主題編寫的,涉及社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很好的德育素材。但這些德育元素都是以一種隱性的狀態(tài)存在,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點、認知水平等選取合適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
1.仔細研讀文本,挖掘德育元素。
教師首先要仔細研讀文本,根據(jù)教材內容挖掘德育素材、確定德育目標。在備課時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滲透德育。
例如在教授新世紀英語七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Seeing a Doctor一課時,我沒有按照教參中設定的以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和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增強健康意識為情感態(tài)度目標。而是在仔細研讀文本后,抓住了Danny can go to hospital by himself. 這一句話,提問學生Can you go to hospital by yourself? 不出我所料,全班學生無一例外都沒有自己去醫(yī)院的經歷。于是我趁機倡導他們向Danny 學習,有機會多嘗試自己獨立完成事情,并拋出另外一個問題:What can you do by yourself? 這樣學生不但操練了本課的知識點“反身代詞”,而且在小組討論中通過聆聽別人獨立完成的事情,對比自己的經歷,反思自己的獨立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別人,實現(xiàn)育人無痕。
又例如新世紀英語八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An Interview With a Good English Learner。文本內容是《中學生英文報》的記者采訪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李芳的過程。教學時,我首先采用聽力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李芳”是如何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然后,我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關于時間的表達,利用對比表格,提出問題:What do you usually do to improve you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在填寫表格的時候,很多學生發(fā)現(xiàn)李芳是利用一切課余時間練習英語的,而他們自己卻在課余時間里休閑娛樂。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樣的體會遠比教師說上許多遍“No pains no gains”更有說服力。
2.巧用文本的留白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留白”雅稱“余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新世紀教材中也有許多的留白。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充分挖掘這些留白之處,巧用它們,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而且能將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無痕地滲透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新世紀教材八年級上學期Computer一課中有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這是學生首次在英語課堂中接觸議論文的學習,文章使用一分為二辯證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為了鞏固學生的這種辯證思維方式,我在講完第二課Robots have many advantages 之后并沒有結束教學,而是利用文本的留白部分,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思考Do you think robots also have disadvantages?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在熱烈討論后,學生得出很多答案:The bad people will use the robots to do bad things./If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programs, robots will be out of control. / If robots do everything instead of people, people will be lazy.
這樣,有了前兩課的鋪墊,在學習第三課household appliance時,學生在預習階段就已經整理好家用電器的優(yōu)點和缺點了。三篇不同的課文,教參上有不同的德育教學目標,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會了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
3.結合實際拓展文本,強調學以致用。
語言來源于生活。學生學習語言,從根本上說是出于生活的需要,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沖動,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學以致用”。
Going on a Holiday這一單元的主題是度假旅游,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課后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上網等方式查詢資料,向全班介紹一個最想去的地方或介紹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要求圖文并茂。
為完成這一課后任務,學生首先在課文中尋找可以借鑒的單詞、短語、句子,這樣就鞏固了課堂知識;他們還查閱了相關課外文章或信息,這樣就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鍛煉了他們收集、處理和分析歸納信息的能力;他們在設計自己的作品時也提高了審美意識;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提高了溝通和寫作能力;在展示匯報時又鍛煉了口語的表達等等。這樣的課后任務,可謂一舉多得,全面提升。
4.注重言傳身教,做學生的表率。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具有高尚的師德,身體力行,才能作為學生的楷模,才能教人求真。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傳授給學生知識,而且展現(xiàn)出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教師的道德水平,其實都通過教學活動和師生交往,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體現(xiàn)出來,并影響著每一名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每一個德育細節(jié):一次表揚、一次批評、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等,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多給學生開口表達的機會,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尊重每名學生的觀點和意見;通過設計課前演講,小組競賽等活動促進學生的進取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增強他們的勇氣和信心。如果學生依靠自身的力量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適時地進行指導、不厭其煩地加以糾正。當學生有好的表現(xiàn)時,要及時地給予贊許的語言。教師應以自身勤奮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在日常教學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利用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加以影響,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正能量。
英語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同時也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能力,還要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影響和真、善、美的熏陶,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但必須強調的是,這些都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應是潛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牽強的或隨意延伸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的教育意圖越是隱蔽,就越是能為教育的對象所接受,就越能轉化成教育對象自己的內心要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在“滲透”二字上下功夫,力求做到春風化雨,文道合一。
[1]朱浦. 與英語新課程同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湯青. 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十五項修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魯子問. 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