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辰
摘 要: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網絡技術的突破式發(fā)展,在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使得數字閱讀逐漸取代了紙質媒體,成為人們的主要閱讀形式之一。在此基礎上,為順應用戶閱讀需求的變化,提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功能,圖書館管理階層應針對用戶的閱讀需求,構建以全媒體為服務鏈的管理體系,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服務,從而實現公共圖書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需求。
關鍵詞:個性化服務;推送信息;用戶需求
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發(fā)展特征,逐步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網絡平臺以及服務終端的多樣化發(fā)展,使得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被進一步拓寬。在此基礎之上,全媒體技術通過多元化的媒體服務,將傳統(tǒng)信息傳遞模式與現代媒體技術全面融合,為圖書館閱讀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技術方面的支持。
1 全媒體的信息服務特點
全媒體涉及多媒體、業(yè)務融合、三網融合以及三屏合一等多方面的技術手段,實質上是一種通過文字、影音、動態(tài)圖像及網站等多媒體介質進行信息的傳播。業(yè)務融合主要是指全媒體的傳播媒介形態(tài)多樣,包括廣播、音像、電視、電影、紙質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業(yè)務,并在此基礎上,在廣電、電信、互聯網絡進行三網推廣,閱讀用戶可以通過電視、手機、電腦等不同終端實現信息的提取。具體來講,全媒體能夠利用不同形態(tài)以及多種介質進行信息的傳遞、推廣,在滿足人們對信息多元化需求的同時,為受眾群體提供更加及時、全面、高效的視聽享受。全媒體的服務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全媒體是一種集成狀態(tài)的信息傳播介質。將信息流的傳遞、表現手段綜合在一起,最大程度上的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終端客戶服務技術結合起來,提升群眾的視覺、聽覺感官體驗。從信息傳播的工具方面出發(fā),可以劃分為:紙質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電影、實體出版、網絡平臺以及衛(wèi)星通信等模式;從媒體傳播的技術平臺來說,除紙質、音像等平臺外,還包括互聯網、3G、4G、流媒體等平臺;其次,全媒體技術屬于融合的媒體技術,即,該技術在融合傳統(tǒng)媒體表現形式的同時,不斷的吸納新型的信息數據傳播、表現形式。為此,在進行技術、介質、平臺整合時,注重傳統(tǒng)媒體的作用,將過去單一的信息表現形式納入到全媒體集成體中;第三,全媒體技術實現的不是個體媒體之間的簡單拼接,實質上是媒體技術之間的全方位融合,這種融合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網絡媒體以及電子通信之間的隔閡,實現了多方互補、全面互融的成果;第四,盡管全媒體設計的領域較廣,但在信息服務方面,針對不同的群體特征,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信息服務,提升了受眾群體的服務體驗。
2 在公共圖書館構建全媒體服務模式的重要意義
全媒體信息時代,在各地方公共圖書館中全面實行全媒體服務閱讀模式,一方面順應了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浪潮,提升了閱讀群體的實際體驗;另一方面,也是圖書館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自身服務功能的內在需求。全媒體技術的大范圍普及,在加強信息資源開發(fā)力度的同時,地方圖書館也面臨著閱讀客戶數量下降、圖書館的功能無法正常發(fā)揮等方面的問題。為此,圖書館管理部門應該切實加強全媒體服務體系的建設,使公共圖書館煥發(fā)新的生機。首先,公共圖書館只有把握時代的浪潮,與時俱進,將網絡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媒體信息傳遞、表現形式結合起來,拓展閱讀平臺,優(yōu)化閱讀服務模式,才能使受眾群體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從而為圖書館的現代化發(fā)展模式夯實基礎;其次,地方圖書館可以通過全媒體技術找準自身定位,利用整合館內的閱讀資源、創(chuàng)新服務管理模式、針對不同的閱讀卻提提供個性化服務、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拓展閱讀渠道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閱讀用戶,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實用功能,是當前階段公共圖書館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的首要目標;第三,地方圖書館除了具備圖書館的基本閱讀服務功能外,還是地方文化權益的重要保護陣地,保留著地方發(fā)展、建設的歷史、人文、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記錄。在此基礎之上,作為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體系的重要構成,既是提升城鎮(zhèn)文明建設水平的關鍵,也肩負著構建地方特色文化體系的責任;第四,公共圖書館屬于公益性的教育機構,加強全媒體服務閱讀模式的構建,可以有效的引導閱讀風氣,帶動市民進行圖書閱讀活動。為此,圖書管理部門應結合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充分利用全媒體技術,為建立個性化、高效、全面的閱讀服務體系夯實基礎。
3 順應全媒體時代發(fā)展的浪潮,提升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質量
3.1 搭建全媒體模式的閱讀服務鏈
全媒體模式的閱讀服務鏈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即:對客戶的服務理念進行指導、規(guī)劃服務體系的戰(zhàn)略層以及細化服務環(huán)節(jié)等三個方面。地方公共圖書館在以讀者為中心服務理念的指導下,以局部帶動整體,增強各戰(zhàn)略環(huán)節(jié)的有機融合,最終實現整個閱讀服務質量和效能的提升。閱讀服務鏈不僅要依靠圖書館內部機構信息流程的良性運作,還需要外部組織甚至整個社會的信息投入與參與運營。因此,公共圖書館的全媒體閱讀服務鏈是內外部信息流程的有機結合,需要運用服務鏈管理思想統(tǒng)籌圖書館的閱讀服務模式,構建全媒體閱讀服務鏈。
3.2 提取圖書館用戶的實際信息需求
地方公共圖書館滿足用戶對知識信息的需求是開展一切閱讀服務的初衷。首先,用戶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的閱讀需求加以表述,然后館員再根據用戶的需要為其提供對應的服務。而館員在實際服務中,用戶對知識信息的閱讀需要存在著抽象性與模糊性,在這種情況下,館員就需要對其進行有效引導,幫助用戶對需求進行提取。其次,館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引導能力與知識信息開發(fā)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用戶的信息提取需求。再次,館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對用戶的信息需求加以了解,并針對用戶的信息需求特點定制相應的信息列表,定期向用戶推送相關信息。最后,開啟線上與線下信息的共享與交流,挖掘最新信息資源,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時效性。
3.3 全媒體服務的閱讀推送
該環(huán)節(jié)是整個閱讀服務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用戶信息需求分析、信息內容整合及信息內容推送三個階段。第一,用戶信息需求分析是圖書館在信息需求提取的基礎上,不僅要分析不同類型用戶的信息需求,還要結合用戶的行為習慣、個人信息素養(yǎng)及信息環(huán)境,建立用戶個人信息需求檔案。第二,信息內容整合是針對某類用戶特定的信息需求,搜集館內的各類信息資源,對館藏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從而實現信息序列化和整合檢索,集成和簡化各種數字資源的用戶界面,為以后的推送階段準備資源。第三,信息推送作為整個閱讀服務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了信息推送服務的質量。
4 結語
將全媒體信息服務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管理體系中,不僅可以通過集成化的媒體信息傳播,提升用戶的閱讀體驗,進一步發(fā)揮圖書館的文化傳播功能,還能利用個性化的閱讀服務模式、多元化的網絡信息平臺以及傳統(tǒng)紙質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滿足圖書館內在的發(fā)展需求。為此,圖書館管理部門應該通過構建全媒體模式的閱讀服務鏈、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提供信息服務、推送不同類型的閱讀信息等方式,為圖書館的現代化管理、服務模式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姜進.多元合作視角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服務鏈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7(3);
[2]唐娟.淺談全媒體閱讀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公共圖書館拓展服務思路[C]//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合會2014年研討會論文集.2014;
[3]王麗.提升圖書館少兒閱讀服務質量的價值鏈管理應用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7,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