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榮飛
“跳出教育看教育”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其用意是希望教師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視角來打量我們每天都在行進之中的學校教育,不斷汲取生活的源頭活水,滋潤我們的教育土壤,成就我們百年樹人的宏圖大略。
但是,當我們試圖用這種“全視野”的眼光透視我們的課堂和教育時,往往不免失望。作為一名老教研員——一個時常進入課堂聽課的“課堂觀察農夫”,筆者看到的多是千篇一律的應試教學設計,以及大體雷同的我說你聽、我念你記的灌輸模式。在課改開展得不錯的學校,也能看到幾節(jié)新穎的展示課,但當你隨機進入課堂,那又是另外一番樣子。這些現(xiàn)象引發(fā)筆者深思,我們能否找到一根撬動教學創(chuàng)新,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魔棍”,讓一成不變的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直到看到一檔由浙江衛(wèi)視播出的文化公益節(jié)目《同一堂課》,筆者才豁然開朗。
《同一堂課》找來多位當代知名學者、作家或演員,請他們化身為臨時的“代課老師”,在兩岸三地不同特質的小學,為孩子上不同的語文課。演員濮存昕選擇云南壩美小學,給該校三年級的孩子上《草船借箭》。但他不是按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套路去教,而是用了三天時間讓孩子進入角色去拍戲,引導孩子感知“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歷史,體會諸葛亮的風度與智謀,以及周瑜輸了之后“既生瑜,何生亮”的憤恨,教給孩子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作家麥家選擇浙江富陽的一所農村小學,給該校五年級的孩子講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在黃公望的故居里和孩子團團圍坐,告訴孩子每個人其實都有兩個故鄉(xiāng),一個是生活的故鄉(xiāng),一個是自己的童年,童趣很重要,不要把它丟失。作家張大春選擇山東濟南的一所小學,教該校二年級的孩子讀李白的《夜宿山寺》。在解讀這首詩時,他送給孩子一個班規(guī)——“特立合群”,告訴他們,人既要獨立有個性,又要融通合群。主持人孟非選擇臺灣一所小學,給該校六年級的孩子上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登金陵鳳凰臺》,他告訴孩子,李白一生都在行走,他愛玩,“朋友圈”人多,他的詩之所以那么好,就是因為他有大格局,見更多的人,走更多的路。作家劉震云給福建初溪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上魯迅的《社戲》時,特別擔心總是老師在講,孩子背著手在聽。他對孩子說,世界上有兩本書,一本書是印刷品,另一本書是我們的生活,課本這本書是從生活里來的。他強調,課堂上一定不能只聽不說,因為這樣會慢慢失去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能力……
因為篇幅原因,筆者不能一一列舉這些老師的上課方式和互動過程,但這些“代課老師”的課確實給筆者很大的啟迪。
首先,授課教師要深入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文本的內容,在孩子與文本之間架設一座橋梁,讓孩子通過自主閱讀、教師的點撥和同學的討論,走進文本深處,進而理解文本的內涵,懂得文本和生活之間的關系。這就要用好教師自身的資源,把教師的強項發(fā)揮到極致,教,其實是智慧的引導,而非強硬的拉扯。
其次,要努力打破語文課堂上單一固定的應試教學模式,從單一的尋找“標準答案”的桎梏中突圍出來。正如劉震云所說,上課方法其實是思維方式問題,如果總是“對答案”,不互動,不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就會把孩子們教“傻”,教“蠢”,教得毫無靈氣。所以,必須引導孩子通過生活體驗理解文本。
最后,必須強調教育教學的主旨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獲取所謂的高分,而是從人文情懷、思想抱負和知識建構上幫助孩子成人成才。立德樹人是教育教學的宗旨,這是永遠不能忘記的。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