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鳳華
《詩經(jīng)》云: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采桑女悠閑輕盈,霞光下相伴回家。采桑葚和采薇采葛一樣,彌漫著浪漫的風情和古雅的意蘊。
又到了桑葚甜桑葚酸的季節(jié)了,我總憶起老家門前的桑葚樹,以及采摘桑葚時的浪漫場景。桑葚,猶如江南小巷里的古裝女子,撐著一把油紙傘裊裊婷婷走來,于初夏時節(jié)里顯得格外的奪目與鮮艷。
桑葉似丹青妙手揮毫時不慎潑灑的墨漬,洇在春風里,化作了一團氤氳朦朧的綠云。桑樹皮呈灰褐色,間以白斑紋,枝杈縱橫,樹姿壯健。夕陽下,桑樹沐著余暉,倒映在清亮的河水中,如一幅色調明快的水彩畫。
桑葚們飽吸日精月華,粒粒晶瑩飽滿、玲瓏剔透。淡青、絳紅、淺紫、醬紫,表面覆蓋著一層淡淡的絨毛,陽光映襯下泛生一團團金色的光暈。桑間滴落的鳥鳴,清靈流動,大珠小珠落玉盤。夕光濡染,桑樹沐著余暉,倒映在清澄河水中,如吳冠中的清淡水墨。
鄉(xiāng)下孩子擅長爬樹。朝手心啐一口唾沫,抱著樹干,雙手交錯攀爬,雙腳用勁蹬踩。爬到樹腰,雙腿叉在枝椏間,開始挑熟透的桑葚摘。捏著一粒紫黑色的桑葚,輕輕一吮,艷紅的果汁立時染滿嘴唇,酸澀清甜的滋味令人陶醉。那酸甜交融的味道堪稱絕配,既汁水橫流,生津止渴,又雋永綿長,回味無窮,爆漿的果汁讓味蕾陷入鮮美的沼澤中。
大家不停地挑摘,準確地丟進樹下女伴們的竹籃里。桑葚兒連同桑葉簌簌地往下落,地上一片狼藉。有時只見綠葉飄落,不見桑葚兒下來,她們就使勁地抽,輕輕地揀,慢慢地嚼,一臉的愜意。那種感覺真可謂“參差紅紫熟方好,一縷清甜心底溶”,而眼前所見的則是“殷紅莫問何因染,桑果鋪成滿地詩”了。
大家有時連洗也不洗,就把摘來的桑葚塞進嘴里。半青半紫的桑葚嚼起來酸溜溜的。熟透的桑葚,一咬,津液四溢,嘴角滿是紅紫,如涂了口紅,手上也是烏紫烏紫的,如染坊的伙計。
時光變遷,而今徜徉于村莊,很難覓見桑樹的倩影,如同草屋、炊煙一樣,湮沒在歲月的長河里??晌倚闹械纳]厍榻Y卻絲毫不減。桑與麻遠古時代就是家園與農(nóng)事的象征,“惟桑與梓,必恭敬之”。
桑葚也從古籍中溢出幾縷清涼的綠光: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huán)?!?塑造了一個美麗而又嫻靜的姑娘。晉陶淵明《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多么淳樸恬淡的歸隱生活;唐代司空圖《虛中寄華山》“黍苗侵野徑,桑椹污閑庭”再現(xiàn)桑葚無人采摘,委身污泥的凄切;宋代陸游《初夏道中》“桑間葚熟麥齊腰,鶯語惺惺野雉驕”渲染了一種田園生活的詩情畫意;清代葉申薌《阮郎歸》“翠珠三變畫難描,果果珠滿苞”將桑葚寫得惟妙惟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采桑女的曼妙腰肢和妖嬈身影,呼應著古拙柔美的桑樹。古樸浩蕩的歷史,因此變得溫潤綿軟。故宮博物院藏《宴樂銅壺》和成都百花潭出土的《畫像銅壺》青銅器,上面都有采桑圖。采桑女曼妙的腰肢,呼應著古拙柔美的桑樹。梵高的畫作《桑樹》中,繁茂的枝葉,既像女人燙過又染成紅色的頭發(fā),又像一個燃燒的大火炬。讓人感受到烈日下的桑樹充滿了生機,洋溢著生命的芬芳。
在我國古代,桑葚被稱為是“神仙上藥”,認為吃了會“長生不老”。清代汪灝《廣群芳圃》里記載:“始皇聞鬼谷子先生言,故遣徐福人海求金菜玉蔬并一寸葚”。桑葚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既可洗凈直接鮮食又可略蒸后曬干食用,還可配合其他藥物一起調配食用。可以與紅棗、首烏、桂圓、女貞子、枸杞子等一同調配藥膳,如桑葚桂圓膏、桑葚棗仁湯、桑葚枸杞飲等。
若把桑葚洗凈搗碎放入壇罐中,加糖密封,可釀成桑葚酒。還可把桑葚曬成桑葚干,作為可口的零食。用桑葚和冰糖熬成果醬,涂在面包或蛋糕上吃,滿嘴的芬芳甘甜。南方粵菜館里有一道菜,新雞伴桑葚清蒸,果香及甘酸滋味也被一同滲入,嫩滑腴美的雞肉,嚼起來頗具鄉(xiāng)野氣息。清雅情趣,猶如蕓娘天泉烹茶,香韻尤絕。她的靈魂在月光下散發(fā)出清靜的香氣。
桑葚紅紫時,我總想起故鄉(xiāng)羅敷一樣淳樸又不失嫵媚的采桑女。“女執(zhí)懿筐,爰求柔桑?!标疥酱宏栂拢齻兡樚抛现型讣t,蝶般翩躚在綠意沸騰的桑樹間,如一幅色調明快的水彩畫。
有桑葚的村莊才是豐盈的村莊,有桑葚的童年才是溫馨的童年。桑葚的滋味浸入我們的骨髓,甜的是恬淡平和的鄉(xiāng)村生活,酸的是遠去的迢迢光陰和心中的縷縷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