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迎麗
摘要:古詩詞教學,對培養(yǎng)小學生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筆者總結了當下小學語文古詩詞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048-01
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學加強語文古詩詞教學可謂勢在必行。然而,由于諸多原因,當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對于古詩詞的講解也停留在知識點上,單一地要求學生背誦,而忽略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并不能體會到古詩詞的真正意義,導致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出現(xiàn)恐懼心理,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低年級的古詩詞講解中,教師過分注重背誦和生字教學,將理解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拋到一邊,學生往往學會了生字,但是對詩詞的含義理解表現(xiàn)為蜻蜓點水。
教學實踐表明,許多學生,在詩歌特別是中國古詩面前,有的學生熟視無睹,有的敬而遠之,有的望而卻步,有的一臉茫然,有的瞎猜亂想,曲解詩意。大多數(shù)學生都沒有扎實的鑒賞古詩的能力,在詩歌學習中無法產(chǎn)生共鳴,也得不到審美快感,于是對古詩的熱愛也就無從談起了??梢?,小學古詩的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在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教師覺得詩歌很難教,因為當他們滔滔不絕地講解詩歌時,臺下的學生卻是一無所知,啞口無聲,如此這般,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怎么可能提高?特別是在小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本身也不專業(yè),教師本身的詩歌鑒賞能力又不高,怎么可能很好地教授學生?
現(xiàn)在的社會多元文化并存,這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他們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這其中就包括了所謂的"快餐文化"。這種"快餐文化"的到來,讓學生更偏愛動漫、武俠、玄幻類的書籍,以及一些娛樂雜志和暢銷書等等,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數(shù)都喜歡看色彩豐富的動漫和動畫片,導致他們幾乎沒有學習古代詩文的興趣了。很多家長,受社會影響,對于孩子的培養(yǎng),更多的在今后初中的數(shù)學、英語或者藝術方面,對于優(yōu)秀的中國古代文化越來越淡漠,"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也廣為流傳。家長都覺得古詩深奧難懂,并不實用,考試中比重不大,因而他們都不支持子女把精力放在語文古詩的學習中。
2.改進的措施
古詩詞教學在小學階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學體制。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于正在發(fā)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于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tài),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另外,教師的示范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讀還可以促進背誦。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于古詩詞意境的重現(xiàn),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時,這是一首著名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詞,作者從側面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開",給學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間,為什么敲不開門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詩人敲不開門的原因是什么呢?學生開始積極探索這個原因,是外出了呢?還是在院子里干活沒聽到敲門聲呢?這樣一來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為什么只看到一枝紅杏?院子里還有什么景色?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閱歷,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長茂盛的蔬菜,開滿鮮花的果樹,還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還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這是"一枝紅杏出墻來"引發(fā)的思考,由點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滿園春色。在這樣的想象過程中,一方面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古詩詞的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充滿欲望。在教學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時,這是一篇描寫詩人回故鄉(xiāng)的情景的詩??梢月?lián)系生活中的具體實例,理解詩詞的寫作佳境。"少小離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學生根據(jù)生活中的經(jīng)驗具體理解這句詩,兒童或者更大一點的時候離開了家鄉(xiāng),是什么原因促使離開家鄉(xiāng)的?為什么回來?回來做什么?如今回來的情形又是什么樣?當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樣和詩人打招呼的?說明了什么?鄉(xiāng)音和鬢毛都說明了什么?這樣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經(jīng)歷的回顧,回顧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詩詞意境。
3.結語
在學生的學習道路上,小學是一個關鍵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尤其對于古詩詞教學來說,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得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得到提升。我們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的美,欣賞它的美!
參考文獻:
[1] 雷麗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18):219-220.
[2] 吳桐.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xiàn)存問題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