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人的崇高理想要和國家的理想相一致。學校是培養(yǎng)和踐行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適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因為這關乎祖國的未來。好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踐行;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2-25
課題項目:本文系酒泉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學生養(yǎng)成教育研究”(JQ〔2017〕
GHB05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陳春香(1966—),女,甘肅酒泉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讓其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盵1]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因此,學校教育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切實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進學校的教育中來。小學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最基礎的學科,要培育和幫助廣大青少年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我淺談三點自己在教學中的具體方法:
一、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熟知和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及意義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盵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記憶熟知24字基本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循序漸進,使教育內(nèi)容入眼、入耳、入腦、入口、入心,使其內(nèi)化成學生的自覺行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1)理想是遠方明亮的燈塔?!案粡?、民主、文明、和諧”是從國家層面提出的價值目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每一個人都應有崇高的理想,并和國家的崇高理想保持一致,才有希望成為國家未來的棟梁。
在教學中,作者緊密結合課本中主旨鮮明的課文進行理想教育。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要求學生廣泛查閱周恩來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社會背景,教師再在課堂上充分講解,學生不但能充分理解周恩來要為中華崛起而發(fā)奮讀書的雄心壯志和遠大理想,還能有機結合現(xiàn)實,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從而達到高效教育的目的。
(2)價值取向是心中明亮的標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偏激的標準會讓人在激進中迷失方向,進而產(chǎn)生急功近利的眼前主義和自私自利的浮躁情緒。滯后的標準又為時代所不容,極大地傷害了多數(shù)人的發(fā)展利益。公正的、科學的、合乎時代發(fā)展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標準,既是時代所趨,也是民心所向。
小學生正處于思想形成蓓蕾階段,教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緊密結合學生的思想認知和價值取向,進行有效教育,才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小學語文課本中,這樣的課例不勝枚舉。如《釣魚的啟示》一文的主旨,既有與人類價值認同同一的特點,還有與我國現(xiàn)行的價值標準取向的相同,是一篇很好的中外結合的教育題材。
(3)準則是暢行無阻的有力保障。“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主要是個人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它是我們心中永遠飄揚的五星紅旗,我們因它永遠愛國,并以我的祖國是中國而感到無比自豪;它是我們心中永遠踐行的標準,我們?yōu)樗Τ蔀橐粋€優(yōu)秀的公民;它也是一個國家國民素質(zhì)的至上,是我們能和諧相處的甜蜜調(diào)劑。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張思德的敬業(yè)愛崗精神觸手可摸,溫暖人間的情感溫度隨時在我們身上傳遞。對學生而言,既是感情的點燃,又是思想的升華,是一個中國人要成為優(yōu)秀公民的必備品質(zhì)。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課堂教學承載的教育是有限的,而親身踐行獲得領悟則是無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對小學生來說,應該很容易背誦下來,但是要讓它們進駐學生的大腦之中、內(nèi)化踐行、做到知行合一卻非易事,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有機滲透。
(1)感知:講解是巨大的平臺。由于年齡關系,小學生對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遠遠大于理解能力?!案粡姟⒚裰?、文明、和諧”這些詞語對小學生而言似乎有些高大上,感覺生澀遙遠、難以理解,這就要求教師能及時地為學生的健康順利成長搭建廣闊而合理的平臺,讓其在平臺上奮飛,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 比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中,學生可能對“帝國主義”一詞不明白,這時教師就要為學生的理解及時搭建學習的平臺,讓學生通過書籍、媒體資料等廣泛理解,也可以通過有效的講解讓學生釋疑。
(2)理解:在合作中認同。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或有益的合作式活動,既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合作氣氛,還能進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根據(jù)教學的難易程度,教師可將那些比較抽象、深奧的知識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完成,雖然看似有些“強人所難”,但正是在這種合作的氛圍中,學生能發(fā)揮出自身巨大的潛能,進而很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如在《別餓壞了那匹馬》一文,就“謊言”的好與壞,教師可放手讓學生在合作中積極發(fā)言、參與討論,抒自己所見,談自己所想,讓合作成為學生理解的良田沃土。
(3)體驗:內(nèi)化的途徑。學以致用,空談無用。實踐的最大好處,就在于能將現(xiàn)實和書本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并通過學生的實踐,知道知識的價值,明白學習給人生帶來的順利擺渡。對小學生而言,實踐能力可能有限,運用知識的能力也不是太強,但只要教師能很好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親身實踐,一定能獲得良好的認知和收獲滿滿的學習的幸福。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先讓學生先觀看相關視頻,大量查閱網(wǎng)絡書籍資料,全面了解圓明園毀滅的原因及背景,再通過個別學生談參觀圓明園后的深刻感想,最后再講解,學生既全面地掌握了歷史知識,還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進而激發(fā)出自己濃濃的愛國熱情。
三、學好經(jīng)典名篇,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的肺腑之中
經(jīng)典名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先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營養(yǎng)我們最美的精神食糧。閱讀經(jīng)典既可以讓我們突破眼前時空的束縛,感受百年積淀的思想精華和精神傳承,還可以讓我們在“坐享其成”中錘煉自己的思想,鍛造自己的人格,煥發(fā)自己的風采。如五年級下冊的《將相和》,全文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不和到和的經(jīng)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可貴品質(zhì)和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于改過的精神。從藺相如和廉頗身上,學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們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
類似的經(jīng)典名著還有許多,比如《詹天佑》一文中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在阻撓、要挾和嘲笑聲中毅然接受修筑京張鐵路的任務,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使帝國主義的美夢破滅。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美好的精神世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進學生的肺腑之中。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善于挖掘、注意創(chuàng)新、搞好融入,這樣,才能使學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規(guī)范學生行為,培育新一代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4.
[2]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