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 要】目的:研究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方法:從2015年的8月到2017年的12月這個時間段中取材并開展本次研究,所選取糖尿病患者總計200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液制作血液標本并檢驗其中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情況,分別于患者空腹以及進食后兩個小時進行血液標本抽取,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再從2015年的8月到2017年的12月中選取200例健康志愿者,同樣抽取其空腹以及進食后兩個小時的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將其劃分為對照組。結(jié)果:觀察組中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以及進食后兩個小時的血液標本中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均明顯較高(P<0.05)。結(jié)論:糖尿病患者血液標本中的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與健康人進行比較明顯較高,通過檢測這兩種指標能夠準確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病情診斷,還具有簡單方便易開展的優(yōu)點,具有較高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
【關(guān)鍵詞】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臨床診斷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C-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um C-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From August 2015 to December 2017, a total of200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f this study.Blood samples were extracted from patients' venous blood, and the contents of C peptid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detected. Blood samples were extracted from patients after fasting and two hours after eating,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From August 2015 to December 2017,20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Blood samples were also taken for fasting and two hours after eating,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levels of C-peptide and HbA1c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asting group and the two hours after the meal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serum C-peptide content and HbA1c in blood samples of diabetic patient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people. The detection of these two indexes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the condition of diabetic patient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it is convenient to carry out, with the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blood C peptid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diagnosis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5-03-0-01
糖尿病屬于一種常見的疾病,出現(xiàn)這類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患者體內(nèi)的胰島素分泌功能出現(xiàn)障礙,導致體內(nèi)胰島素含量降低,進而引發(fā)血糖升高、腎臟等器官功能紊亂,對患者的身體傷害較大,臨床上需要加以重視,重視早期防治,因此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診斷方法是檢測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以及進食兩個小時后的血糖濃度,根據(jù)血糖指標分析患者的病情,但是這種診斷方法的局限性較高,出現(xiàn)誤診的情況也明顯較多[1-2]。近些年的研究顯示,檢測患者血液標本中的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能夠準確診斷患者的病情,本次從2015年的8月到2017年的12月這個時間段中取材并開展研究,包括40例健康人以及2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別對其進行血液標本檢測,記錄血液標本中血清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綜合分析這種診斷方法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5年的8月到2017年的12月這個時間段中取材并開展本次研究,所選取糖尿病患者總計200例,抽取患者的靜脈血液制作血液標本并檢驗其中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情況,分別于患者空腹以及進食后兩個小時進行血液標本抽取,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其中男女構(gòu)成比例為108:92,患者年齡均位于36歲以上、78歲以下,年齡的平均值為56.4歲,再從2015年的8月到2017年的12月中選取200例健康志愿者,同樣抽取其空腹以及進食后兩個小時的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其中男女構(gòu)成比為95:105:,患者的年齡均位于44歲以上、78歲以下,年齡的平均值為57.2歲,與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相關(guān)的各個方面資料比較沒有明顯差異,能夠進行比較。
1.2 方法 于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靜脈血液,制成血液標本并測定其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以及C肽的含量,并讓患者服用75克的葡萄糖,兩個小時后采集患者的靜脈血液制成血液標本并測定其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以及C肽的含量。
1.3 觀察指標以及評判標準[3-4] 整個檢測過程中記錄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檢測結(jié)果,包括空腹狀態(tài)下以及進食兩個小時后的C肽含量情況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情況,以健康志愿者的空腹狀態(tài)、進食兩小時后的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為準,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檢測的特異性表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這次研究中各項與所選取患者相關(guān)的數(shù)據(jù)都導入到SPSS18.0中進行處理,使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計量資料,t作為檢測指標,計數(shù)資料則使用百分數(shù)的形式來表示,卡方作為檢測指標,其中P<0.05時證明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存在。
2 結(jié)果
2.1 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各項觀察指標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糖尿病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含量為(1.5±0.4)ug/L,對照組中健康志愿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含量為(0.8±0.3)ug/L,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清C肽含量與對照組健康志愿者進行比較明顯較高(t=8.854,P=0.000);觀察組中糖尿病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為(9.6±1.4)%,對照組中健康志愿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為(4.8±1.3)%,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的糖化血紅蛋白與對照組健康志愿者進行比較明顯較高(t=15.890,P=0.000),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 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進食兩個小時后各項觀察指標情況比較。觀察組中糖尿病患者進食兩個小時后的血清C肽含量為(4.8±0.8)ug/L,對照組中健康志愿者進食兩個小時后的血清C肽含量為(2.3±0.7)ug/L,觀察組糖尿病患者進食兩個小時后的血清C肽含量與對照組健康志愿者進行比較明顯較高(t=8.867,P=0.000);觀察組中糖尿病患者進食兩個小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為(14.2±1.8)%,對照組中健康志愿者進食兩個小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為(8.7±1.7)%,觀察組糖尿病患者進食兩個小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與對照組健康志愿者進行比較明顯較高(t=13.067,P=0.000)。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一種代謝疾病,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問題,胰島素又是人體內(nèi)控制血糖的重要激素,缺乏胰島素將會導致人體內(nèi)血糖指標升高,進而出現(xiàn)糖尿病。當人體內(nèi)的血糖指標含量過高時,就會刺激到胰島細胞,促進其分泌胰島素,并同時也產(chǎn)生等分子的釋放c肽,并且c肽與外源性胰島素無抗原交叉,且生成量不受外緣性胰島素影響,很少被肝臟代謝,所以c肽的測定可以更好地反映β細胞生成和分泌胰島素的能力,進而準確診斷糖尿病患者的病情[5-6]。
糖尿病以前主要通過空腹狀態(tài)下的血糖測定來進行診斷,但患者的血糖含量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血糖含量只能反映其當前身體狀況,因此不足以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7-8]。針對新發(fā)生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不會有明顯的增高,對尿糖沒有展開控制的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能夠升高15 %左右,控制血糖后,需要數(shù)周的時間才能將糖化血紅蛋白降低。研究表明,患者血液中葡萄糖會與血紅蛋白相結(jié)合,形成糖化血紅蛋白,紅細胞的半衰期是60天,所以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可以反映測定前八周左右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在患者的紅細胞代謝前,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不會發(fā)生改變,因此患者血液標本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與患者紅細胞完成代謝前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存在密切聯(lián)系,通過在紅細胞代謝前測定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能夠準確診斷患者的病情,掌握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9-10]。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一般用%的形式表示,其表示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占據(jù)總血紅蛋白含量的百分比。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過高時,患者會出現(xiàn)糖尿病腎病以及動脈硬化等多種并發(fā)癥,給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的傷害。即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在紅細胞完成代謝前,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不會發(fā)生改變,仍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因此仍需要定期進行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測定,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制定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一方面控制患者體內(nèi)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11-12]。
本次從2015年的8月到2017年的12月這個時間段中取材并開展研究,包括200例健康人以及2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別于空腹狀態(tài)下以及進食后兩個小時測定患者的血清C肽含量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其中糖尿病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以及進食兩個小時后的血清C肽含量與健康志愿者進行比較均明顯較高,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比較也明顯高于健康志愿者,通過分析這兩項指標可以準確區(qū)分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并及時落實安全有效的方案來控制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還與患者血糖指標存在聯(lián)系,研究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還能掌握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從而制定適合患者病情的治療方案,因此血清C肽含量檢測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含量檢測在糖尿病患者的診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應(yīng)當加以利用。
參考文獻
馬妍艷.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5,45(12):163-165.
王力金, 吳狄, 牛曉南,等.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7):121-122.
李承芬, 余征秀. 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驗對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23(2):82.
周梅. 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6):68-69.
王潔艷.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10):59-60.
石永紅, 孫建國.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41):8041-8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