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政
中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個奇特現(xiàn)象:在歷代作品中,驟然會有雄文橫空出世,卓然獨立,傲視群英。中國公文史亦是如此,東漢末年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唐代駱賓王的《代李敬業(yè)討武氏檄》、唐代陸贄的《奉天改元大赦制》都是“雄文一篇驚海內”的公文名作。這些文章不但對今人的公文寫作具有借鑒意義,更讓我們對當時的歷史有所反思。
中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個奇特現(xiàn)象:在歷代作品中,驟然會有雄文橫空出世,卓然獨立,傲視群英,恰似萬里平川陡見奇峰、碧波蕩漾突現(xiàn)奇島,仿佛星空中的圓月、皇冠上的明珠,美輪美奐,熠熠生輝。例如,東漢末年的《古詩十九首》,一字千金,驚心動魄,其作者之所以存在爭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論說是誰寫的,都會讓人懷疑他是否真能寫出如此奇篇;又如,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之所以相傳為李白所作,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人們深信只有李白才能寫出如此佳作;再如,《全唐詩》中僅存詩二首的張若虛,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不讓李、杜。
文學史如此,中國公文史上同樣有這樣的現(xiàn)象,可謂“雄文一篇驚海內”,完美闡釋了“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的深刻內涵。
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相持于官渡。在各方面條件都不及袁紹的情形下,曹操用奇計、出奇兵,大敗袁紹,并最終統(tǒng)一了北方。官渡之戰(zhàn)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克強、以奇取勝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
官渡之戰(zhàn)不僅深刻影響了東漢末至三國時期歷史的進程,還給中國公文史乃至中國文學史貢獻了一篇千古名文,這就是開戰(zhàn)前袁紹向曹操發(fā)出的檄文—《為袁紹檄豫州》。當然,檄文不是袁紹所作,而是當時在他手下、后來歸順曹操、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陳琳,字孔璋,關于他的生平,《三國志》中的記載十分簡略,不足230字,且主要敘述了他做大將軍何進的主簿時,勸諫何進不可為了脅迫太后鏟除宦官而引董卓入京師之事,其中說到:“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意思是小事尚且不能用欺詐的手段得之,何況國家大事,怎么能靠施詐來成就呢?可謂見識深遠。而他在官渡之戰(zhàn)前作檄罵曹,書中則只是從曹操口中一帶而過。這應該與陳壽寫作《三國志》時尊曹魏為正統(tǒng)、不得不隱諱其事有關,但也足見這篇檄文之凌厲,以至于陳壽都不敢多說一二,遑論收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篇檄文的最早版本,是南朝時期成書的《昭明文選》所錄。這又可以印證,檄文之精彩絕倫,雖歷經(jīng)波折而依舊留存后世。
劉勰在《文心雕龍·檄移第二十》中詳細論述了檄文的功用與特點。檄,就是皎然明白的意思。為了在出師之前“宣訓我眾”“宣布于外”,就產(chǎn)生了檄文這一體裁。盡管到了戰(zhàn)國時期才正式確立“檄”這一名稱,但“震雷始于曜電,出師先乎威聲”,檄文這種形式“其來已久”。劉勰指出,出師征戰(zhàn),不但要堅毅果敢,而且要“厲辭為武”,即通過檄文壯聲勢、振士氣,彰敵惡、撼敵膽,摧其陣、破其城,并以陳琳等人的檄文為例,解釋了檄文的“壯筆”之用。事實上,陳琳這篇《為袁紹檄豫州》,也正可以用《文心雕龍》中所描述的特點來加以賞析。
一是“述此休明”,即敘述我方之美。例如,在說袁紹時,稱贊其“董統(tǒng)鷹揚,掃除兇逆”,“收羅英雄,棄瑕取用”,“奉漢威靈,折沖宇宙”,受到天下豪杰的擁戴。而且特別提到了袁紹對曹操多次信用寬宥,曹操卻屢屢利用袁紹的信任,背信棄義,跋扈行兇。此外,太尉楊彪、議郎趙彥、九江太守邊讓等人,也都是英才俊偉、忠諫直言之士,卻無辜遭受曹操的荼毒殘害。
二是“敘彼苛虐”,即彰顯敵人之惡。這也是這篇檄文的重中之重與主要特征??梢哉f,陳琳不吝賜“惡”地將能夠想到、找到的惡詞污語盡數(shù)用在了曹操身上。如說他“贅閹遺丑”“愚佻短略”,屢戰(zhàn)屢敗,喪師亡卒;上侮皇室,專制朝政,下迫同僚,恣意弄權,“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群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割剝元元”“敗法亂紀”,侮辱死者,破棺掘金,可謂禍國害民、人神共憤,“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于操為甚!”
三是“指天時,審人事,算強弱,角權勢”,即分析形勢,表明勝券操之在我。如說袁紹“長戟百萬,胡騎千群”,大軍征討,有如“舉炎火以焫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至于曹操,“欲以螗蜋之斧,御隆車之隧”,自當望風而逃、灰飛煙滅。
四是“譎詭以馳旨,煒曄以騰說”,換言之,檄文固然要立足事實、講述道理,但亦不妨引申發(fā)揮,即“雖本國信,實參兵詐”,以達到真真假假、虛實難辨、壯我聲威、惑亂敵心的目的。事實上,檄文對曹操的種種指斥,就夾雜著諸多不實之詞甚至無端謾罵,而在信息不暢的當時,也的確對曹操的形象造成了極大破壞。
最后,要做到上述四點,就必須“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即講究語言藝術,以實現(xiàn)震撼人心、鼓舞士氣的作用。此篇檄文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做得淋漓盡致。例如,文中大量運用四字詞組,正是這些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的詞句,使檄文氣勢磅礴、力透紙背,無怪乎曹操在病中聽人誦讀這篇檄文時,也不禁翕然而起。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倍鸥@首《戲為六絕句·其二》說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初唐四杰”竟也被無知無畏之徒妄加哂笑,感嘆之余,揮筆為之正名。杜甫不會想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與李白竟也同樣成為被非議的對象,以至于韓愈不得不作詩駁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今天我們已不必再爭論“初唐四杰”的地位與貢獻,但考察四人生前跌宕多舛的命運,依然令人感傷。四人均成名較早而仕途不順,王勃二十七歲在他鄉(xiāng)溺海而亡;楊炯波瀾最少,也在四十三歲卒于小官;盧照鄰以多病之軀投水自盡;駱賓王七歲作《詠鵝》詩,以神童得名,仕途卻最為坎坷,先遭貶,又入獄,得釋后棄官云游,最后加入李敬業(yè)(又名徐敬業(yè))的隊伍,起兵反對武則天,兩個月后李敬業(yè)兵敗被殺,駱賓王從此下落不明(一說與李敬業(yè)同時被殺)。
《代李敬業(yè)討武氏檄》正是駱賓王為李敬業(yè)起兵所寫。與《為袁紹檄豫州》相比,這篇檄文的駢文特點更濃,卻又一掃六朝駢文用典繁復、辭藻堆砌的弊端,全文坦易開朗、流暢自如,雖不競一韻之奇,卻鏗鏘抑揚、聲文并茂,雖不爭一字之巧,卻流光溢彩、鬼斧默運,正是“初唐四杰”于六朝錦色之下革新詩文的典范。與《為袁紹檄豫州》相同的是,這篇檄文同樣凌厲激昂、氣勢如虹,同樣可以用上述幾個特點加以鑒賞。例如,文中敘述武則天之惡,稱其“虺蜴為心,豺狼成性”,“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稱頌李敬業(yè)之義,贊其“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分析形勢,則說“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鼓動聲勢,則說“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儼然具有一呼百應、天下歸心之勢。至于慧言名句更是層出迭見,如“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歷來為人激賞不已。史載武則天初讀此文,一開始還嬉笑自如,待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時,不禁矍然而驚:“誰為之?”得知是駱賓王所寫,又說道:“宰相安得失此人!”意即這樣的人才不能為朝廷所用,實乃宰相、有司之失職!
歷史上,曹操和武則天應該算是一代雄主,能讓二人如此動容,陳琳、駱賓王的筆底功力可見一斑。不過,陳琳被俘后,曹操愛其才,將他留在身邊。駱賓王卻沒有這般幸運,文雖在,人已亡。說到這里,不能不指出的是,陳琳、駱賓王這兩篇檄文,從嚴格意義上講,只能說是文人之文。對于他們來說,文章的思想、主旨都是奉命而定的,他們需要做也只能做的,是使文字更加出彩、更加鼓動人心,至于文章的思想、主旨是否正確,是否符合作者的心意,顯然不是他們所能考慮的。正如陳琳在面對曹操時的自陳辯解:“矢在弦上,不得不發(fā)?!币馑际钱敃r形勢如此,自己也不過是奉命行文罷了。
如今我們寫公文時,忠實地貫徹領導的思想、意圖和方向同樣是寫作的前提,也是必須做到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寫作者就不需要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就不能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見和建議。應該說,發(fā)揮能動性、提出合理建議是對領導負責、對工作負責、對自己負責,以及對文字負責。另外,從文章的寫作來看,陳、駱兩篇文章,對于初習者來說,或許并非最好的范文。這兩篇文章,言重于理、氣勝于情,只不過二人將深厚的功力注入到文字磨煉之中,使得文章縱橫磅礴,但若是功力未到而照樣畫瓢,則難免陷于辭藻堆砌、駢文對仗之中,出現(xiàn)理未能說透、情未在其中的空洞浮夸現(xiàn)象。
與前面兩篇檄文相比,陸贄的《奉天改元大赦制》是一篇情與理完美結合的古代公文范例。
陸贄,字敬輿,中唐時期名相。陸贄出生時家道已經(jīng)中落,但他從小特立不群,頗勤儒學,年僅十八歲便高中進士,此后又接連考取了側重文辭的博學宏詞科和書判拔萃科。唐德宗還是太子時便知陸贄的盛名,即位后立刻召其為翰林學士,主管詔敕的起草工作。
建中四年(783)十月,涇原軍奉朝廷之命進擊叛軍,經(jīng)過長安時,因賞賜過少而不滿,士卒嘩變,攻入長安城。唐德宗倉皇之下逃往奉天(今陜西乾縣),史稱“奉天之難”。危難之時,陸贄一直追隨唐德宗,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他成為了德宗信任倚重的大臣。當時形勢千端,事態(tài)萬緒,一日之內,詔書數(shù)百,陸贄“揮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經(jīng)思慮,既成之后,莫不曲盡事情,中于機會”。唐德宗不論在哪都要陸贄陪伴左右,“雖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與贄謀之,故當時謂之‘內相”。痛定思痛,陸贄借唐德宗欲改元之際,說服德宗“引咎降名,深示刻責”,將詔書改為“罪己詔”,并執(zhí)筆寫下了著名的《奉天改元大赦制》。
所謂“罪己詔”,是中國古代政治一個特有的現(xiàn)象。遇有災荒戰(zhàn)亂、百姓流離、國家動蕩,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往往會下詔自責,以示悔過自新。陸贄所寫的這一篇“罪己詔”,可以說正是這一文體的典范。
在起草這篇詔書時,陸贄曾對唐德宗說:“履非常之危者,不可以常道安;解非常之紛者,不可以常語諭?!瓕⒂偠嚯y而收群心,唯在赦令誠言而已?!\不至者物不感,損不極者益不臻。……悔過之意不得不深,引咎之辭不得不盡。招延不可以不廣,潤澤不可以不弘。宣暢郁堙,不可不洞開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蕩去瘢痕。”意思是,非常時期、非常事態(tài),不能再以尋常詔書視之,欲平定人心,必須誠心誠言。事實上,詔書正是按照這個思路來寫的。
首先是悔過引咎深盡。如說自己(唐德宗)“長于深宮之中,暗于經(jīng)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察征戍之勞苦”,“天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上辱于祖宗,下負于黎庶”,用語之“辛辣”,在歷代“罪己詔”中實屬少見。敘述戰(zhàn)亂則有“征師四方,轉餉千里。賦車籍馬,遠近騷然;行赍居送,眾庶勞止?;蛞蝗諏医讳h刃,或連年不解甲胄。祀奠乏主,室家靡依,生死流離,怨氣凝結”,可謂痛徹心扉,催人淚下,同時亦是對朝廷政策失誤的擔責和反省。分析事變則坦承“朕撫馭乖方,信誠靡著,致令疑懼,不自保安。兵興累年,海內騷擾,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災”,以最大的謙卑力求挽回人心,可以說是不推諉、不遮掩、不隱諱。
其次是招延潤澤廣弘。詔書以罪己為基調,以改元、大赦為切入。如果說改元更多的是一種態(tài)度上的宣示,大赦則具有實質內容。這一部分內容繁多,但詔書在行文上層次清晰、條理分明,既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從容不迫,充分體現(xiàn)了陸贄作為文章大家的深厚功力。具體而言:
一、區(qū)分情形對叛軍將領實行不同的赦免政策。例如,對李希烈等“各復爵位,待之如初”,對朱滔“如能效順,亦與惟新”,對朱泚“獲罪祖宗,朕不敢赦”。同時,對受朱泚脅迫者,如能去逆效順及各歸本軍本道,亦“從赦例原免,一切不問”,可以說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二、大赦天下。例如,對貶謫遠地的官員準許遷至離京城較近的地區(qū),對流放的犯人準許尋地安置,對之前大赦未能覆及者準許赦免,對曾受罷黜者予以敘用。同樣是最大限度地播灑恩澤,感化人心。
三、獎賞有功。對在此次事變中“或百戰(zhàn)摧敵,或萬里勤王”者,賜名“奉天定難功臣”,其賞賜、恩惠可延及子孫,同時對身死報國的將士及在戰(zhàn)亂中歿死的百姓,予以祭祀收葬。
四、休養(yǎng)生息。對諸色名目苛捐雜稅“悉宜停罷”,對飽受戰(zhàn)亂摧殘的地區(qū)予以減稅減賦。
最后是革故鼎新堅決。詔書罪己深、恩赦廣,同時展示了強烈的革新決心,正所謂“朕晨興夕惕,惟念前非”,“永言思咎,期有復于將來”。而在陸贄看來,實現(xiàn)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求賢”,因此,詔書要求各地州縣認真察訪,舉薦才德高遠、直言極諫之士。行文最后,又以唐德宗之口,表示“大兵之后,內外耗竭,貶食省用,宜自朕躬”,皇帝當為天下先,克己勤儉,特別是要求各地停罷額外貢奉,期以減少百姓負擔。
如果說前面兩篇檄文是撼敵膽,陸贄的這篇詔書則可謂當之無愧的動人心。史載,陸贄在這一時期所寫的詔書,“雖武夫悍卒,無不揮涕感激”,特別是這一篇,正如當時帶兵平叛的昭義節(jié)度使李抱真后來向唐德宗所說:“(赦書)宣諭之時,士卒無不感泣。臣即時見人情如此,知賊不足平也!”文字的力量在此真是發(fā)揮了比刀槍更巨大的作用。
貞元八年(792),陸贄主持進士科考試。此次考試,韓愈、歐陽詹、李絳等23人登第,一時人才薈萃,時稱“龍虎榜”。應當說,陸贄的閱卷、取才眼光與他自己就是文章大家是分不開的。陸贄的文章,“搉古揚今,雄文藻思”,寓思想性與文學性于一體,為時人及后世所贊譽。例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引用陸贄奏議幾近40篇,長者近千言,基本涵蓋了陸贄文集的主要內容。如此連篇累牘、不厭其煩地記錄一個人的言論,縱觀全書可謂絕無僅有。其文之美、其思之深,可見一斑。
然而,積弊重重的唐朝,又怎是一兩個人、一兩篇文章所能拯救的。更何況在當時政治動蕩,特別是唐德宗的猜忌之下,陸贄處處受掣,不能也無力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對陸贄提出的大多數(shù)建議,唐德宗常常是“雖嘉之”而“不能用”,“愛重其言”而“不從”,有時甚至“雖貌從”而“心頗不悅”。事實上,就是這篇“罪己詔”,也非唐德宗的本意,是皇帝在他人起草后送給陸贄商討,在陸贄的堅持下才改為“罪己詔”的。同樣,詔書中信誓旦旦宣稱的罷賦、省用、求賢等措施,事實證明也不過是一紙空言,并沒有付諸實施,于是唐朝只能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成為“空談誤國”的最好注腳。此外,陸贄雖被稱為“內相”,但一直到很晚才出任真正的宰相,且不到兩年便因唐德宗偏信讒言而被貶為忠州(今重慶忠縣)別駕,謫居十年,凄然去世。凡此種種,仿佛也為這篇雄文留下了一個無盡的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