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添
摘要:體育教學活動能夠讓人感受到身心愉快,但是如果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將其作為達標訓練課,可能會使其喪失教學的樂趣。體育教學作為一種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于其缺乏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學生難以獲得真實的感受,導致學生自身被以往。隨著當前體育教學課程的不斷深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基于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實踐就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生活化教學
一、課堂生活化的內涵和意義
所謂體育教學生活化就是指在《新課程》的指引下,把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之中,使我們的體育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活動,自主進行體育《新課標》所規(guī)定的各種身體練習,并在學習中愉悅身心,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生活化的體育教學課堂中真正得到實現(xiàn),并實現(xiàn)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逐步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在新課程教學中,需要總結自身的功能,并聯(lián)合學校的實際,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將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同時優(yōu)化體育教材的使用,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通過開展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學生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學生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感受到體育教學的魅力,有效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氛圍,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體育生活化是指以體育活動為形式和內容,以維護終身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使體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自發(fā)需求和日常行為的過程。簡言之,“體育生活化”是體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體育生活化也是體育融入到生活中的重要一個體現(xiàn),同時也逐漸成為生活方式的一種。體育生活化的逐漸提高對于人素質的提高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提高人的素質以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逐漸成為生活方式中的一種必然趨勢。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促學生自主體育
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動作技能的培養(yǎng)上,輕視地方特色的開打,導致難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對學生的心理品質和認知習慣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達到思想交流的目的。
2.1轉變正規(guī)化的動作,讓原本簡單的游戲復雜化,使體育活動更加有趣。
例如:在四年級籃球教學中,以“小螃蟹學本領”為主題來設置教學,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以猜謎語、設疑問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模仿小螃蟹來進行一些追逐游戲,以熱身的目的將籃球的技術引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2充分利用民間體育項目的靈感優(yōu)勢,夯實體育課程
由于民間的體育項目本身有較廣泛的群眾基礎,對于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項目,可以直接引用過來。將一些具有民間特色的教學項目直接引入到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中,通過這種模式的引入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還能夠有效發(fā)揮民族文化特色。
三、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場地和器材,促學生興趣體育
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并合理利用教學器材來豐富課堂教學,并對課堂教學進行延續(xù),以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的。
3.1直接引用
在體育教學中通過使用跳繩、沙包、皮球、毽子等器材。在引用的過程中,要盡量貼近生活,不斷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在引用沙包、跳繩、皮球時,通過加入一些精彩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精神,協(xié)調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能力。
3.2創(chuàng)新器材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有些學校的教學器材有限,且教學場地受到限制,因此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體育教學的樂趣,體育老師針對此,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還需要鼓勵學生實現(xiàn)自我評價,使體育教學課程有質的飛躍。
例如:老師多鼓勵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教材,并在學習期間搜集自制器材的相關資料,并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再加工,在搜集和加工的過程中體會到體育學習的樂趣。老師可以根據(jù)某一項體育課程中需要用到的體育用具,鼓勵學生進行自制,比如沙包,沙包是很容易制作的一項體育用具,并且十分貼近生活,也具有較強的游戲趣味性,可以在鍛煉學生的體能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3給學生更多生活化空間,促學生個性體育
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考慮到最多就是體育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規(guī)范性,作為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盡量要求隊伍整齊劃一。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可能由于站立較久降低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挫傷,因此在教學中有必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并和學生之間增加必要的交流和協(xié)作。例如:在游戲過程中,通過學生動腦和動手來進行必要的交流。在進行低年級的投擲教學中,老師在教學之前首先準備好一直普通的畫筆和一張卡通素描紙。老師這時候可以提問學生:“學生們,請在卡通紙上畫出來會飛的動物?”,鼓勵學生畫出會飛的動物,這樣的教學設計打破了之前的、古板式的教學方式,同學們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能夠豐富自身的想象力,同時個性得到張揚,并有效開發(fā)了創(chuàng)造力。
3.4挖掘學生身邊的生活化資源,促學生終身體育。
學生身邊的生活化資源無處不在,總的來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不斷挖掘自身的體育化資源,在生活中和家庭中融入體育鍛煉的意識,并以學生為榜樣,自覺帶動他人投入到鍛煉中。例如:開展類似于家庭運動會,并在家庭成員之間開展比賽,動員全體成參加。
總結:
綜上所述,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首先需要突破學生的畏難情緒。在全面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體育教師需要不斷總結經(jīng)驗,和學生不斷交流、融合,對癥下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教學的獨特魅力,同時學生也能夠在體育教學中感受到樂趣,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郭景瑞.試論小學體育課堂如何實現(xiàn)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
[2]范業(yè)黎.芻議小學體育課堂如何實現(xiàn)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學[J].中外交流,2017(33).
[3]周廣文.關于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3).
[4]龍飛.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小作家選刊,2017(5).
[5]張祥彬.新課標下濟南市高中田徑教學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6]王壽波.新課標背景下大連市區(qū)高中田徑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