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隨著體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高職院校的相關領導和教師越來越意識到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本文首先闡述了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訓練的必要性,其后分析了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將心理訓練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的實踐應用方案,希望以此提升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學生的后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心理訓練 高職 體育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b)-0043-02
1 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訓練的必要性
1.1 符合新形勢下體育教學發(fā)展的要求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高職體育教學通常是以單一枯燥的生理訓練為主,但是當代學生的身體素質參差不齊,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生理問題,導致體育教學無法正常有效開展?;诖?,引入心理訓練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空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另外,當代學生的身體素質無法與運動員相比,因此在開展教學訓練時,應當盡可能選擇科學合理的訓練模式和方法,對體育課程的開展進行有效的時間規(guī)劃,循序漸進,逐漸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1.2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職體育教學的質量
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和體育專業(yè)技能參差不齊,加之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區(qū)別,導致教學活動難以正常開展,對于教學過程而言,也應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差異性。體育課程課時數(shù)較少,因此教學時間較短,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能技巧,并且要形成有效的條件反射,在身體中形成記憶行為,在不斷的體育實踐教學中不斷加強和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當注重身體與心理的全面發(fā)展,運用智力和體力的結合,有效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1.3 幫助克服學生心理障礙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最常見的心理特征就是恐懼、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導致心理狀態(tài)低沉、松懈、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等。這樣的心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會傳染的,一旦一個學生出現(xiàn)態(tài)度散漫、紀律渙散,其體育行為動作就會出錯,學生就會表現(xiàn)得慌亂、疲勞,久而久之,這種情況會逐漸蔓延到整個班級,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始終難以得到提升。通過心理訓練,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營造出良好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
2 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缺乏對體育教學的重視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同時提升院校的聲譽。因此通常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出現(xiàn)體育教學中過于重視體育技能和技巧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學生心理訓練;重視學生的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忽略了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思想教育,在學習理念和學習觀念上出現(xiàn)一定的偏差。這些問題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是非常嚴重的,會對學生的整體發(fā)展造成阻礙。
2.2 教學內容單一枯燥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對于體育的考核和評定都是固定不變的,同時教師會針對考試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尤其是對于體育中的加試內容,部分教師甚至為了使學生獲得更高的體育成績,會對加試內容進行反復的練習,而忽略了其他內容的鍛煉和學習。通過幾年的體育教學,甚至部分學生根本都沒有接觸過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大眾化的教學器材,體育教學本身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卻由于教學內容的單一枯燥變?yōu)榱司哂歇毩⑿缘膶W科。
3 將心理訓練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的實踐應用方案
3.1 恢復性心理訓練法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對體育技能中較為復雜的技巧進行反復的學習和訓練,例如扣球、跳高、高低杠、雙杠等。在進行這些項目的時候都必須運用一些相應的技巧。長期以往的鍛煉能夠幫助學生學會使用肌肉進行記憶,同時學生還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集中精神,將體力與腦力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訓練以后,部分學生可能會覺得精神不濟或者是力量不足,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休息5min左右。學生可以運用這個時候進行一些拉伸活動,同時放空自己的大腦,使神經放松,逐漸達到正常的鍛煉狀態(tài)。
3.2 回憶性心理訓練法
回憶性心理訓練法主要是通過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相應的表象,給予相應的語言暗示或者是肢體暗示,幫助學生完成相應的體育訓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將智力與體力進行有效的結合,共同完成相關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通過語言或者其他的肢體行為,喚醒學生對相關技術動作的記憶,從而正確有效地進行運動。在這個過程中也強化了肌肉記憶,通過肌肉記憶對學生的肢體行為進行支配,不斷提升表象的清晰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動作完成的速度與時間。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排球墊球的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應當通過表象的訓練,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手臂伸直、抬肩抬臀的相關語言暗示,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心理語言的輔助,從而幫助學生對之前學過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快速的回憶,并且完成相應的動作。
3.3 消除緊張心理訓練
對于第一次學習體育相關技能的學生而言,大多數(shù)會感覺到非常緊張。這主要是由于技術動作不熟練而引起的。因此,當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動作失誤的地方,而是要分析如何才能降低學生的失誤避免事故的發(fā)生。教師可以適當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轉移,并且針對相關體育動作和技巧進行輕松的演示,使學生逐漸忘記動作失誤而造成的心理陰影。另外,教師還可以讓表現(xiàn)較為優(yōu)秀的、動作規(guī)范的學生對其他學生進行示范,逐漸轉變學生的想法,使其意識到體育項目的教學并不危險,而是非常有趣和生動的。
參考文獻
[1] 曹偉.談心理訓練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5(10):133-135.
[2] 代木.高職體育教學心理技能訓練淺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8(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