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展鴻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新形式與新方法。在此背景下,小學足球教學也緊隨時代發(fā)展引進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其中,合作學習是足球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推崇的一種學習模式,其主要是將每個學生個體進行整合,使學生們成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教學,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不斷完善自己,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小學足球教學 合作學習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c)-0135-02
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實驗不斷深化的產物,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足球中運用此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調動班內學生的積極性,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達到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提高的目的。
1 在小學足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1.1 小學生個性特征明顯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意識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加之受國家政策的影響,目前獨生子女家庭在我國家庭結構中越來越普遍。獨生子女一般都是在家庭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并且受到了來自家庭各成員的悉心照顧,甚至許多家庭對孩子過于溺愛,這些都是導致目前小學生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個性的主要原因。他們過于看重自身利益,而對于他人利益顧及極少,在意識形態(tài)中并沒有形成奉獻、幫助等概念,所以就會造成同學之間缺乏合作以及互幫互助的精神[1],這對一些體育項目的教學都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尤其是足球教學方面,足球是一種注重團體性的體育運動,并且對成員之間的配合程度要求較高,而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互幫互助精神,這對學生過于自我的個性有著彌補作用,對提高學生的集體精神有著重要意義。
1.2 小學生對足球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足球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都有著積極意義。但是目前小學生對足球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據(jù)了解教學模式單一以及課堂教學中缺乏趣味性是導致學生們無法對足球提起興趣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解決小學生對足球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已成為眾多體育教學工作者廣泛關注的話題。合作學習模式實現(xiàn)了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化,它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形成了合作小組。在每個小組中,每位成員對自身的學習目標都較為明確,并且還會根據(jù)每位成員的運動能力來進行組內職責的分配,一些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此種合作的方式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以及自信心的建立有著推動作用。
2 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
2.1 對班內學生進行合理分組
對班內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進行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它是確保班內學生在集體內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前提,因此在對班級內學生進行分組時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想要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合作學習模式當中,充分發(fā)揮每位學生的優(yōu)勢作用,教師就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例如學生對足球學習的態(tài)度、學生在足球運動方面的能力、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并以了解到的情況為基礎來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從而保證分組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第二,教師還應積極聽取學生意見來進行其他形式的分組,從而達到學生的內心需求[2]。因此教師還可以提供幾種分組方式來供學生進行選擇,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就在于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中的積極性,有利于后續(xù)合作學習模式的建立。
2.2 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的轉變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足球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教師講授相關知識與技能,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只是一個旁觀者,即使設立了相關的實踐練習課程,但是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教師無法給與每位學生過多的關注與指導,并且受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影響,學生對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掌握程度不夠,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會有一定的難度,長此以往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就會下降,這些都會影響足球教學的正常開展。而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引導小組內對足球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充當教師的角色,來對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指導,在確定全部成員對足球相關技能以及知識掌握后,小組內的成員就要輪流充當教師角色,并且每個學生都要對不同的技能知識進行示范與練習。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熟悉程度就會加深,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且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自身所掌握的足球知識還能得到鞏固,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很容易被激發(fā)出來。
2.3 通過引導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足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就會成為整個課堂的主導者,而教師則會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盡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有所變化,但是在課堂中仍然有著關鍵性作用。因為只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給與正確的指導,那么學生才能更好的掌握足球運動中的相關技巧與知識,從而使得學生的足球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射門技巧的知識傳授時,要對學生給與一定的鼓勵,增加學生對學習足球的自信心,然后按每組6名成員的方式將所在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組,隨后引導學生進行射門技巧的訓練,并設定在練習30min后進行小組間的比賽,設定進球最多的小組獲勝,在競賽的背景下,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合作意識都有著重要作用。在學生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在每個小組內進行觀看,對于一些技能掌握較差的小組,教師要進行再一次的動作示范,而對于小組內完成較好的學生,要在小組內給與表揚,并引導其在小組內進行示范,從而提高小組的整體訓練水平。
2.4 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準確合理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對日后進行足球技能知識的指導以及調節(jié)學生的合作過程有著重要作用。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避免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來進行,而是選用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對小組整體評價與成員個體評價以及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等方式。在評價內容上,應對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學生參與后的效果以及綜合能力方面來進行系統(tǒng)性科學性的評價。另外學生特別注重教師對自身的評價,因此教師在合作學習模式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組榮我榮”的觀念,從而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推動小組成員的共同提高。
3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中提出的重要學習方法,并且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小學足球教學過程中只有深刻理解了合作學習理念的內涵,并對其進行合理應用,才能使其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進而有效提升教師的足球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許恒.促合作,共進步——小學體育教學的合作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5):178.
[2] 王盼.足球進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的幾點構想[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104-105,112.
[3] 潘衛(wèi)花.小學足球教學方法的幾點探索[J].田徑,2017(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