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軍
一、點燃創(chuàng)作的火花
開學初,本人清理體育器材室,發(fā)現(xiàn)里而有好多廢舊的籃球、排球、足球,我覺得要利用起來。但有些教師卻建議,“趕快倒進垃圾箱,堆在這里占據空間”“現(xiàn)在學校不缺錢,缺少什么球做個計劃報給學校購買新的就可以”,還有的老師嘲諷我:“別這樣小家子氣了,又不花你的錢,你這是何苦呢?”。但是我還是覺得比較浪費,沉思了一會兒說:“雖然現(xiàn)在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但是我們也不能這樣浪費呀!何況這些器材還可以作為輔助器材應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呢!”此時我的腦海中靈光一閃,何不制作一些“鏈球”呢!說干就干,我立馬投入到制作、實踐之中。通過教學檢驗,學生練習的興趣比較濃,尤其對發(fā)展學生上肢力量和下肢彈跳能力效果十分顯著?,F(xiàn)將筆者利用廢舊球類制作簡易“鏈球”的步驟、方法以及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手段簡介如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二、制作“鏈球”的材料及工具
廢舊籃球(排球、足球)、鉗子、棉繩、細鐵絲、錐子、剪子、填充物(橡膠顆粒),如圖1。
三、簡易“鏈球”制作的過程及方法
(一)利用錐子在球體上打2個對稱的小孔,2個小孔連接的弦小于球體的直徑(圖2-1),打孔時2個小孔不能離得太近,且避開縫合接頭,否則,由于球體在空中高速旋轉產生較大的負重,易導致穿繩索的孔撕裂。
(二)通過2個小孔填充橡膠顆粒(圖2-2)。填充物的選擇要經濟、柔軟的橡膠顆粒,重量要適合學生的實際。
(三)取1.5~2m長的棉繩,一頭穿過2個小孔進行打結,另一頭用細鐵絲扎成一個手柄(圖2-3)。連接2個小孔的棉繩需有一定的韌性,且粗細適中、不易斷,繩子
的接頭處要用細鐵絲扎緊。
(四)對小孔進行縫合,制作成重量不同的“鏈球”。 使用后要經常對制作的“鏈球”進行檢查、維修,確保安全。
四、自制“鏈球”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增加一項運動項目,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
在基層學校,受場地、器材的限制,較難開展鏈球運動,學生只能通過電視觀看大型田徑運動會中的鏈球比賽,而當我在課堂上引入自制“鏈球”進行教學時,學生充滿好奇,個個躍躍欲試,學生的練習熱情高漲,一個個非常投入進行著練習,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幾節(jié)“鏈球”教學課之后,我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提煉教學方法,同時邀請同教研室的教師進行觀摩研討,并形成了可推廣的教學成果,將其作為一個專題模塊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教學。學生在基本掌握了“鏈球”擲遠的動作技能后,課堂上常常充滿著喜悅和滿足感。
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1.要采取同質分組,男女分別采用不同重量的“鏈球”。
2.首次學習,選擇重量較輕的廢舊排、足球制作的“鏈球”,讓學生能在旋轉中把球甩起來。動作熟練后,“鏈球”的重量再隨之增加。
3.安全放在首位,做到組織有序。
(二)創(chuàng)編發(fā)展學生彈跳能力的游戲
1.將自制“鏈球”相距一定的距離擺放在平直的跑道上,組織學生采用單腳跳、蛙跳、抱膝跳、跨步等方法。
2.把自制“鏈球”懸掛起來,讓學生依據自身的彈跳能力選擇不同高度練習摸高,發(fā)展學生的彈跳能力。
通過擺放不同間距的“鏈球”,創(chuàng)編標志跑、S形跑、不等距的折返跑等游戲,發(fā)展學生的速度素質。
(三)作為輔助器材,提高專項技能。
如,排球活動中利用懸掛的自制“鏈球”,學生可以練習墊球,體驗擊球點和擊球部位,還可以進行扣球練習,掌握擊球部位和身體在空中的姿態(tài);在跳遠、跳高教學中利用頭頂懸掛的自制“鏈球”練習,提高最后起跳高度;足球教學中練習頭頂球、定位球踢球等技術動作。
總之,自制“鏈球”的有效利用,既減少了因撿球而耽誤練習的時間與次數(shù),增加了練習密度,又能充分利用廢舊器材,創(chuàng)編各種有趣的體育游戲做到一物多用,提高教學效果,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