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仁
楊文仁 霜潔蓮亦香 120×120cm 紙本設色 2012年
款識:秋滿熟百果,霜潔蓮亦香。壬辰年秋,賞荷歸來于歷下,文仁筆。
鈐印:文仁之鉨(朱)
世間萬物生長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賜予萬物生存的一切。人作為萬物中唯一有思想意識的精英,天人和諧相處,一切順乎自然。人們寄情于自然,大自然又賜人于福祉,這種“天人合一”的情思,是人們于長時間的感悟中尋求的唯物的、辯證的認知和寄托?!度寮摇贰兜兰摇匪^的“入世”“出世”兩種思想的內(nèi)智,隨即形成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的根本。儒、道、釋的思想相融相匯,長期以來逐漸充盈了民族的思想,從而構筑了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體系,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根基,形成了意想思維模式的規(guī)律。
“意”是以人為本,按人的意愿、事物的規(guī)律,去認識世界,賦予萬物以精神。而因個性的不同,便是形成多元因素的根本。所謂“文乃心生、詩乃言志、畫乃抒情”,其中的心聲、言志、抒情都離不開“達意”。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颺筆者吉兇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其中之“心意”是統(tǒng)領的將軍、是主宰者,明確地點出“心意”的重要位置。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說:“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不僅闡述了物與情的因果關系,而且說出了作者思想情感因物的變化而變化,又由于作者胸臆心境的不同,其意象思維方式隨之大相徑庭。同樣寫秋、寫菊,李清照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句),黃巢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詠菊》),毛澤東有“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采桑子·重陽》)……面對同樣的時令,情感、心意的不同,其意象思維的反差竟有如此之大,豈不正是“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的印證。
楊文仁 秋碩 140×270cm 紙本設色 2012年
款識:隨心縱橫淋漓筆,不求聞達唯率意。朝夕翰墨勤揮毫,掃卻世間塵俗疾。壬辰年秋仲,見綠瓜滿園,秋熟累累,晨興得此,拜題自作詩一首,于環(huán)翠閣朝陽中。文仁畫記。秋碩。文仁又題。
鈐印:楊文仁(朱) 文仁之鉨(白)
中國畫歷來講求“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洹?,并不講求具象的死板的寫生,更注重視覺的感受,多是以默寫、觀察的方式,從中體悟物象的精神內(nèi)蘊,講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蘇東坡說:“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其意是不僅要有熟練的筆墨技巧,更要注重作者學養(yǎng)、品德、情操的修煉。作畫之前要先立意(即意在筆先),講意境,營布設。對所要表現(xiàn)的物象,齊白石講“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要求達到神似。黃賓虹說得更具體:“畫有三:一、絕似物象者,此欺世盜名之畫;二、絕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寫意,魚目混珠,亦欺世盜名之畫;三、惟絕似又絕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畫。”
鄭所南畫蘭多為露根,曰“土為番人奪去”,以示因國亡而無土可栽之悲憤。徐渭才華橫溢,狂傲不羈,但一生不得志,晚年窮困潦倒,而于詩書畫三絕中,難有人賞識,便才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聯(lián)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的題畫詩,以宣泄其無奈與憤懣。明人皇室后裔朱耷,明亡后,憤然出家,將滿腹仇怨寄情于畫,致力于反清活動,繪《孔雀圖》,兩只孔雀形態(tài)奇丑,只畫尾羽三根,暗合三眼花翎之最高附逆敗類,踞于頑石之上,石之下端,圓滑不穩(wěn),似頃刻即倒,隱射滿清統(tǒng)治之危危欲墮。其作魚鳥之屬,皆白眼向人,嘗畫孤鳥,鼓胸縮頭,倦疲無力。幽一足鳥更有其寓,相傳古有一足鳥,名“商羊”,商羊出,則國運不昌,禍患將至,喻之滿清之將亡之意。其作山水圖軸,多以荒山剩水、人煙渺無、枯枝敗葉、樹歪木斜,以喻清廷荒涼蕭條即將傾覆之意。文乃心聲,詩乃玄士,畫乃抒情,朱耷所畫其情其意最為肇現(xiàn),皆可從中窺見意象造型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規(guī)跡。
中國繪畫的透視學是以散點透視的方法(即平遠、高遠、深遠)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這是集“天人合一”意象觀察思維方法的一大創(chuàng)造。人們在觀察名勝景觀(或物象)時,總希望知其全貌,究其內(nèi)質(zhì),于是采取邊走邊看的習慣,從觀賞中了解它美麗動人的物象和參差錯落變化的視覺美感。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畫家才有了了解景物精神內(nèi)質(zhì)的深入,“物我交融”才能“遷想妙得”。
宋代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最好的例證。通過市俗生活的細致描繪,生動揭示了北宋汴梁(開封)的繁榮景象,以各個階層的人物的各種活動為中心,深刻地把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動態(tài)和人民生活狀況展示出來。其構圖手法正是像從飛機上望下來的鳥瞰法,這種鳥瞰式的散點透視給中國畫家的處理提供了極為靈活的空間性。它既可以將幾十里、幾百里的所見在一個畫面上表現(xiàn),也可以將“千里江山”“萬里長城”展示于一幅畫中。亦可如電影的搖鏡頭、升降機,前后、上下、左右、內(nèi)外,任其轉動攫取所用,這是西洋畫的焦點透視所斷然無法實現(xiàn)的。藝術講比興、講聯(lián)想,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達到理性的升華。自然科學講功能,講實用。兩者之不同便是一種是通過情感的宣泄而達意,一種是無情感的以實際用途為標準。
中國書畫藝術的意想思維的構圖模式,給繪畫藝術生出翅膀,任其馳騁翱翔,發(fā)揮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大主動性。
楊文仁 春日 98×54cm 紙本水墨 2010年
款識:古者識之具也?;咦R其具而弗為也。具古以化,未見夫人也。嘗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識拘于不似則不廣,故君子借古以開今。又曰:﹃至人無法。﹄非無法也,乃為至法。凡事有經(jīng)必有權,有法必有無,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經(jīng),即變其權;一知其法,即工于化。夫畫,天下變動(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勢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陰陽氣度之流行也,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也。今人不明乎此,動則曰:某家皴點,可以立腳;非似某家山水,不能傳久。某家清澹,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娛人。是我為某家役,非某家為我用也??v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殘羹耳。于我何有哉!或有謂余曰:﹃某家博我也,某家約我也。我將于何門戶?于何階級?于何比擬?于何效驗?于何點染?于何鞟皴?于何形勢?能使我即古而古即我?﹄如是者則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之須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腸。我自發(fā)我之肺腑,揭我之須眉。縱有時觸著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師而不化之有?時在大雪題石濤《變化章》。文仁畫。
鈐?。簵睿ㄖ欤?膠州楊氏(白) 文仁之鉨(白)
楊文仁 鐘馗鎮(zhèn)妖圖 139×69cm 紙本設色 2012年
款識:鐘馗鎮(zhèn)妖圖。半夜陰霾半夜驟雨,寫鐘馗進士以除驅心悸,于歷下,文仁畫。橫眉如戟叱妖狐,顧九堂前好畫圖。路鬼揶揄行不得,愿公寶劍血模糊。吳昌碩先生題畫鐘馗詩。除
奸邪,正義秉,驅妖孽,寰宇清,而盡此之所能者,唯鐘大進士也。龍年深秋夜雨中記于舜耕山下,文仁又題。
鈐?。簵钗娜蕰嫞ò祝?膠州楊氏(白) 文仁之鉨(白)
楊文仁 江南春曉 68×50cm 紙本設色
款識:江南春曉。蘇杭歸來寫此,文仁畫。
鈐?。何娜蕦懮ò祝?楊(朱)
楊文仁 夜山圖 130×70cm 紙本設色 2012年
款識:夜山圖。文仁畫。
鈐?。簵钗娜剩ò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