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漢語拼音的學習對學生學習語文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只有學好拼音,學生才能開始識字與練習普通話的學習,它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出了拼音教學的學段目標。因此,為了給學生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學情狀況、教學方式等提高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對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基礎的知識,與學生以后語文水平能力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此外,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重要基礎。然而教師在進行漢語拼音的教學時,并不輕松,漢語拼音的教學對象主要是一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有著年齡小、發(fā)散思維有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不能很好地吸收老師講的知識。同時,現(xiàn)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拼音時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學習興趣不足,發(fā)音不正確,無法完成能力遷移,不會學習致用等。此外,老師的教學方式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專業(yè)水平不高,老師自身也會存在發(fā)音不正確的情況,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單一使得教學課堂枯燥無趣,學生沒有興趣學習,忽略學生思維特點和性格,沒有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死記硬背等。學生和老師存在的問題最終都會導致拼音教學效果不高,學生學習效率不好的后果。教師怎么讓學生準確掌握拼音的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知和四個聲調的正確讀法,以及能夠熟練掌握拼音進行漢字認讀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即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拼音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清晰明確定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教師對學生達到的學習成果或最終行為的明確闡述。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就其本身而言,不僅起著支配和指導教學過程的作用,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依據(jù)。因此教師在進行拼音教學的過程中,要設定合理教學目標。例如在2011版語文新課標學段目標是“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我們可以看出漢語拼音的學習,重在考查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講普通話、糾正地方方言發(fā)音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拼音教學的重點,制定合理教學目標,開展高效率的教學。
二、趣味教學激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有著注意力不集中,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性格特點,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提高教學效率, 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采用游戲教學法,老師可以制作一些名字卡片,剪成蘋果桃子各種形狀在卡片上標上學生名字,以及拼音字母,貼在學生課桌的桌角上。教師隨機點學生名字,提問卡片內容,讓學生說出卡片上的拼音字母。另外也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以拼音字母為素材排成話劇,每個字母代表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參演,班級建設黑板報,學生的文具用品,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東西都可以貼上拼音的標簽,也可以采用自編兒歌、繞口令、謎語等方法,來引起學生興趣,鞏固拼音教學。如此一來,既可以提高學生興趣,讓學生積極學習,也可以加深學生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三、綜合學科巧學習
學習拼音不僅是為學習語文打基礎,同時也是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前提條件,同樣的,其他學科的學科特點也可以利用起來促進拼音教學的學習。既加強趣味,又進行了多樣性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 來思維的。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語文學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征,借用各種藝術手段來輔助教學。例如綜合美術學科,運用繪畫方法,讓學生畫教材中的插圖,將拼音字母讓學生各自畫成卡通形象,并向其他同學展示。這樣把拼音知識化抽象為具象可以強化對拼音最直接的形象記憶。另外,教師可以將需要長期記憶的內容改編成歌曲,運用音樂的方式進行教學,將拼音配上學生熟悉的兒歌唱出來,比如,可以教學生一首兒歌“j q x小淘氣,遇到雨點要挖去”來幫助學生掌握j q x的注音規(guī)則,朗朗上口的兒歌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效率。
四、學以致用勤練習
低年級學生記憶力不強,學完就忘,或者學生以為已經(jīng)掌握了所學知識其實并沒有,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時候教師便要引導學生加強運用,于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并在運用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成功掌握拼音的目的。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初步訓練,指導學生讀寫和聽寫課文中應該掌握的生字、詞的拼音。學生在聽寫詞語時應該把音節(jié)帶上。當然教師在念生字、詞時,應該將音節(jié)念出來。如:“老師”音節(jié)是l-ao-lao,sh-i-shi。學生就應該寫出lao shi,鞏固孩子的拼音能力。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看拼音寫詞語和簡單的句子外,還要引導學生看音節(jié)朗讀課文。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給詞語、句子注上音節(jié);最重要的是加強練習,提高孩子的拼音運用能力,如引導學生朗誦詩,主持節(jié)目、當小主播、表演小話劇等方法,在生活中不斷將拼音運用,并且在運用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監(jiān)督、糾錯,及時改正發(fā)音不正確或者拼寫規(guī)則錯誤等問題,獎勵表現(xiàn)好的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長期下來,學生最終能夠熟練掌握拼音知識,提高學習拼音的有效性。
總之,拼音教學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討思考提高拼音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真正提高教師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