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是小學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本文總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實踐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以此來提升我國教育事業(yè)開展的水平。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體制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對學生知識素養(yǎng)的培育作用遠遠比提升成績更加重要,隨著新課改項目的不斷推進,教育部門不斷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科目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科目,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及語言素養(yǎng)對未來學生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
一、新課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公民的教育,是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新時代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教育意義不再停留在消除文盲的作用上,還包括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文化素質的任務。教育部門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就是為了從教學角度改進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語言思維的形成,提升學生駕馭語言和領悟語言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許多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深度不夠,仍然將新課程設計停留在形式上,盡管對語文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有所改進,但對學生語言思維的提升效果非常有限,沒有改變學生駕馭語言能力弱的情況。其次,只重視課本,忽略了課程實踐,語文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要依托于教材,但不能過于依賴教材。面對一些學校對小升初考試的壓力,高年級的課程往往和試題綁定在了一起,這種教學方式讓本就令學生感到單調枯燥的語文課堂氣氛更加沉悶,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意義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應試教育過早出現(xiàn)在義務教育階段并不利于學生語言思維的培養(yǎng)。最后,教師缺乏對課堂教學效果的總結和反思,新課程改革主張因時而異、因材施教,語文課堂的改革方法有許多種,尋找一種最適宜自己學生的課程設計,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
三、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途徑
(一)教師要加深對課程改革的理解深度
新課程改革和設計的實施者都是教師,要提升教學質量,教師要首先理解素質教育推行的意義和方法,轉換教學思路,更新教育理念。例如可以在語文課堂設置一個自我展示的環(huán)節(jié),每節(jié)課拿出五分鐘時間,讓學生上臺自由發(fā)揮,只要是任何與語文課程相關的內(nèi)容都可以,可以讓學生朗誦一段自己喜歡的詩詞,也可以讓學生推薦一本自己喜愛的雜志或讀物,一些渴望自我表現(xiàn),有積極演講欲望的學生,更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展現(xiàn)自己。這個環(huán)節(jié)設置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依據(jù)自己喜歡的文學形式,間接提升他們的語言思維和表達能力,多方面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提倡綜合教學,重視教育實踐
在多數(shù)學生的理解中,語文是一門單調的學科,難以將自己的積極性應用在學習中,新課改的理念之一就是多元化教學,要將死板的教材盡量以生動的演示講解出來。例如六年級上學期的《詹天佑》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之后讓學生依據(jù)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畫出“人”字形線路的示意圖,再結合PPT、影視資料等素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教師要補充普及20世紀初中國的歷史環(huán)境,通過多媒體綜合教學,讓學生更深切的體會到京張鐵路在當時艱苦條件下施工的困難程度和設計的前瞻性,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及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
(三)及時收集課堂反饋,總結課改效果
教師及時地對課堂中學生發(fā)出的反饋信息進行分析,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的成效。例如新課改鼓勵教師適當在課堂上補充講解課外知識,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然而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了反客為主的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nèi)容,對培養(yǎng)學生語言思維能力并沒有幫助,也不能帶動課堂積極性;在課堂上一味地提出問題增加課程的層次深度,卻忽略了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不能及時反饋學生接受信息的程度。教師要解放學生的個性,總結收集課堂反饋,及時對不合適的課程設計做出修正。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每個教師從教學思維的轉變開始。因此,本文提出了幾點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途徑:教師要加深對課程改革的理解深度;提倡綜合教學,重視教育實 踐;及時收集課堂反饋,總結課改效果。望此次研究的內(nèi)容能被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關注,并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以此來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形成,提升小學語文科目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文娟.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6).
[2]梁修琴.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路徑思 考——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分析[J].課外語文,2017(18).
[3]楊開炯.略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讀寫算:教師版,2017(41).
作者簡介:陳貴珍,女,1978年生,云南省文山州廣南縣,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基礎教育改革。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