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許杰
下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感染性疾病, 目前主要采用藥物治療, 但臨床上可供選擇的抗菌藥物較多, 耐藥菌株明顯增加, 故治療前需必須明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近年來, 氟喹諾酮成為下呼吸道感染治療的主要藥物, 該類抗菌藥物的組織濃度較高, 抑菌濃度較低[1,2]。新一代氟喹諾酮類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對三種藥物進行經(jīng)濟學效果分析有重要意義,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左氧氟沙星組、加替沙星組、莫西沙星組, 每組20例。左氧氟沙星組患者中男11例, 女9例;年齡18~74歲, 平均年齡(45.59±9.47)歲。加替沙星組患者中男12例, 女8例;年齡19~72歲, 平均年齡(45.55±8.82)歲。莫西沙星組患者中男10例, 女10例;年齡20~73歲, 平均年齡(45.28±9.24)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3]①參與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X線檢查, 綜合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表現(xiàn)診斷為下呼吸道感染;②入組前均未接受其他抗菌類藥物治療;③知情且自愿參與,可配合順利完成治療和效果評估。
1.3 方法 左氧氟沙星組患者給予0.5 g注射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蘇州第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0176, 規(guī)格:0.1 g)混合250 ml葡萄糖溶液(5%)靜脈滴注, 1次/d, 治療1周。加替沙星組患者給予0.4 g注射用加替沙星(南京新百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1146, 規(guī)格:0.2 g)混合250 ml葡萄糖溶液(5%)靜脈滴注, 1次/d, 治療1周。莫西沙星組患者給予0.4 g鹽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090132, 規(guī)格:0.4 g)混合250 ml氯化鈉溶液(0.9%)靜脈滴注, 1次/d, 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指標:①記錄三組患者的治療成本;②計算成本-效果, 即為成本與效果比值;③統(tǒng)計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包括惡心、皮疹、食欲不振;④比較三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經(jīng)治療, 臨床癥狀消失, 影像學檢查顯示病灶完全吸收;有效:經(jīng)治療, 患者病情有所好好轉(zhuǎn);無效:經(jīng)治療, 臨床癥狀和檢查結果無明顯變化, 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獨立樣本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臨床效果比較 左氧氟沙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 加替沙星組為95.0%, 莫西沙星組為75.0%, 三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臨床效果比較[n(%)]
2.2 三組治療成本比較 左氧氟沙星組的治療成本最低, 為144.6元;加替沙星組的治療成本為230.3元, 莫西沙星組的治療成本為157.0元。
2.3 三組成本-效果比較 左氧氟沙星組的成本-效果最低, 為1.45;加替沙星組的成本-效果為2.42, 莫西沙星組的成本-效果為2.09。
2.4 三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左氧氟沙星組中嘔吐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加替沙星組中嘔吐1例, 食欲不振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莫西沙星組中嘔吐1例, 皮疹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三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下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常見、高發(fā)感染性疾病, 常規(guī)的抗生素類藥物出現(xiàn)嚴重的耐藥現(xiàn)象, 因此, 氟喹諾酮類藥物注意應用于此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上。新氟喹諾酮類藥物與傳統(tǒng)的喹諾酮類藥物相比較而言, 不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但由于抗菌藥物濫用、不規(guī)范使用現(xiàn)象普遍, 細菌耐藥性的產(chǎn)生速度加快, 因此, 對抗感染藥物進行經(jīng)濟學評價尤為重要。
本研究顯示, 左氧氟沙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最高, 治療成本最少, 成本-效果最低, 且患者用藥期間僅1例患者出現(xiàn)嘔吐癥狀, 癥狀輕, 停藥后緩解。從藥物治療學角度和藥物經(jīng)濟學兩方面來看, 左氧氟沙星無疑是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選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為第三代氟喹諾酮類藥物, 其抗菌效果和廣譜抗菌作用較為顯著, 對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屬、克雷伯菌屬等多數(shù)腸桿菌科細菌的抗菌活性均相對較高, 并且, 左氧氟沙星對革蘭陰性菌也具備較強的抗菌活性。加替沙星為第四代氟喹諾酮類廣譜抗菌類藥物, 主要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急性鼻竇炎等疾病的臨床治療[5-7]。莫西沙星與加替沙星同屬于第四代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具有廣譜抗菌作用, 抗菌活性相對較強, 體外顯示出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以及抗酸菌的廣譜抗菌活性。氟喹諾酮類藥物是通過對細菌DNA旋轉(zhuǎn)酶活性進行抑制, 從而阻斷細菌DNA合成和復制, 致使細菌死亡。雖然氟喹諾酮類藥物治療下呼吸感染的效果顯著,但服用此類藥物患者伴有不良反應, 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不良反應癥狀包括胃腸道不適感、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良反應和皮膚瘙癢等, 大劑量或長期用藥還可能對患者的肝臟造成損傷。這也提示, 在臨床用藥過程中, 要注意對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癥狀進行密切監(jiān)測, 及時調(diào)整用藥劑量, 保障臨床用藥的安全性[8-10]。
總之, 在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治療上, 左氧氟沙星的治療總有效率高、治療成本低、安全性高, 是一種臨床應用較高的氟喹諾酮類藥物。
[1]鞠曉紅, 李瑤, 王月華, 等.下呼吸道感染來源銅綠假單胞菌毒力基因與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性研究.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7, 33(1):38-42.
[2]劉金鳳, 張越, 魏巍.不同抗生素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藥物經(jīng)濟學對比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25):13-14.
[3]方勇明.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呼吸道支原體感染的療效觀察.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10):95-96.
[4]李生存, 王玉生, 燕華鈴, 等.氟喹諾酮類與萬古霉素治療皮膚感染的臨床效果研究.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3(8):1882-1884.
[5]宋艷麗.臨床常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5, 12(6):742-744.
[6]馮建軍, 曹建忠.三種常用喹諾酮類藥治療輕度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分析.交通醫(yī)學, 2006, 20(5):518.
[7]王建平, 蔡捷.不同喹諾酮類抗菌藥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06, 23(3):244-245.
[8]苗佩宏, 陳國軍, 胡忠杰, 等.氟喹諾酮3種藥物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經(jīng)濟學分析.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9(12):951-954.
[9]邵紅山, 喻敏.3種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與療效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13(25):26.
[10]章登飛.治療下呼吸道感染藥物的藥物經(jīng)濟學評價.山東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