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紅
初中畢業(yè)生升入高中后,在初中數學學習不錯的學生由于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數學成績大幅度下降,高一學生數學不及格的現象較為突出,高一的數學成績出現了兩極分化,少數學生甚至對學習數學產生畏懼的心理.學生上課睡覺,數學作業(yè)不能獨立完成的現象特別突出,上述問題引起了數學教師的重視.本文針對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談談造成的原因及應采取的對策.
一、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原因
(一)初、高中教材間學習梯度增加,深度變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實數集內的運算,對概念和定義不嚴格,考試注重記憶,一般不涉及過多的知識,綜合性小,如函數的概念,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數學定理缺乏嚴格論證,或簡略的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實數的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梯度較小,注重直觀性的知識,涉及的教學的內容不多,教學課時多,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接著就是冪函數的分類問題.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同時要應用函數進行實際問題的應用,立體幾何要求學生有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密和全面,論證要求有嚴格的推理,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內容也多,課時較少,以至于每節(jié)課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這些都是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二)高一新生對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
學生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題不會做.平時自認為數學學得不錯的學生,到了考試,失誤太多,影響數學成績,感覺到數學難學,產生畏懼心理.帶著問題筆者多次聽了初、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fā)現初中教師重視知識的直觀、形象的講解,教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數學題進行練習,由于課時多,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較多,在課堂上學生到黑板上表演的機會相當多.初中教師把題型進行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在初三,許多重點題目學生經過多次的練習.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注重觸類旁通,善于舉一反三,推理縝密,論證詳盡.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環(huán),接高一課程的教師剛帶完高三,教師講到高考所要達到的難度,對高一學生來說教學難度大,學生吃不消.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初高中教學的銜接,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三)高一學生的學習方法跟不上高中數學學習
高一學生仍然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不善于積極思考,只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但課堂上滿足于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積極思維;遇到難題沒有認真思考,過于依賴教師的講解;沒有學會科學地安排時間,自學能力差,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后,沒有意識到高中數學的難度,對學習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上述的學習方法,不適應高中階段的正常學習.
二、讓高一學生學好數學教學的對策及方法
(一)高一教師要鉆研初中大綱和教材
高中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了解初中教師和學生學習與特點.開學初,對學生進行初高中知識銜接,要通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先進行數學知識銜接教學,確定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高一教學開始放慢進度,降低教學難度,注意高初中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根據筆者實踐,新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40名學生安排到4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入映射概念創(chuàng)造階梯.由于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能力,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jié)考試難度不能大.通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接受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三)對學生嚴格要求,打好函數學習基本功
開學第一節(jié)課,教師要向學生講解高中學習數學的方法.如,作業(yè)格式的規(guī)范化,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建立訂正錯題筆記,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恒,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好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復習、測驗,及格率不到七成應重新復習、測驗,課前5分鐘小條測驗,應經?;?,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表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四)改進學生被動學習的方法
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自主學習的習慣,是高中階段學習上必備的學習基礎,終生要用的方法.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需教師的培養(yǎng),靠教師的嚴格要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這里,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間.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jié)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期中、期末都要召開學習方法交流會,讓好的學習方法成為全體學生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