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更多數學課堂以外的知識。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也讓學生在遇到難點的時候學會采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滿足了數學教學的要求,也滿足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數學教學的知識面
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到生活中,所以小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但是單從數學教材的知識范圍來講,知識的含量有限,無法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為此,教師在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時候,充分添加了課外知識,從多個角度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量。
例如,在認識加減法的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利用板書進行教學,讓學生進行多種計算,以達到熟悉掌握加減法的目的,但是這種方式比較枯燥。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視頻了解到加減法的運用,如在超市購物,學生就需要知道如何找零錢;如在植樹過程中,如何計算樹木之間的差,這些場景教師都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達到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能夠讓學生熟知生活,讓學生更加了解生活中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在利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為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自身的思維創(chuàng)建還沒有完成,為此,教師應該通過數學教學,讓學生能夠理性地思考問題,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的時候,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指引下,對知識產生向往。再者,教師通過信息技術靈活地展現了數學知識存在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相應的視頻課件,并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形狀,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哪些物體是這種形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地了解生活場景,并通過具體的觀察和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該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數學知識,信息技術則是很好的選擇。小學生在生活中會經常接觸到信息技術設備,如電腦、手機等,若是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相關設備,就能夠迅速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從而強化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
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講解中,教師若是通過傳統(tǒng)的板書形式,無法達到教學目的,也會導致很多學生不理解知識點。為此,教師可以通過三維立體制作多維度的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觀察。再者,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個正方體,通過實際操作,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為了能夠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利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操作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熟練掌握知識的使用方式,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從而達到鞏固數學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時間認知的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現生活的時間段,并讓學生對時間進行熟悉。在多媒體展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展現早晨家長做飯的場景,詢問學生在家中早上幾點吃飯,讓學生通過教具親自調撥出時間,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時間觀念的認知,還能夠讓學生了解時間對生活的重要意義。通過提高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目前數學教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信息技術進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高數學在生活中的使用率。
參考文獻:
[1]戴秀華.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6):51-55.
[2]楊芳.“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S1):107-108.
[3]盛建芳.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