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超
今年初,以大唐長安為背景的電影《妖貓傳》 在全國各地熱映,影片講述了青年詩人 白居易與日本僧人空海共同偵破宮闈奇 案,揭開楊貴妃之死內(nèi)幕的曲折故事。主人公空海 是日木延歷年間遺唐使的成員,同時也是此次使14 中最著名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遣唐使 團中的核心人物往往都是官員,如舉止文雅的粟田 真人、據(jù)理力爭的大伴古麻呂、心系故國的藤原清 河,他們都曾擔任大使或副使的職務;而自空海以 來,無論與空海同行的最澄,還是留在唐朝求法游 歷的圓仁,求法僧人儼然已成為了使團中最受矚目 的群體。這樣的轉(zhuǎn)變是怎樣產(chǎn)生的,在整個東亞視 野下又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呢?
日本高野山金剛峰寺,? 空海曾在公元九世紀創(chuàng)立“真言宗”。
抵達唐朝港口的日本遣唐使船。1298年,《東征傳畫冊》第四卷。
日本僧人最澄法師入唐“度牒”公文。最澄于公元804年隨遣唐使出使長安,在中國學習佛教天臺宗,回國后創(chuàng)立了新教派天臺宗,與真言宗合稱“平安二宗”。
日本遣唐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舒明天皇二年 (630年),犬上御田鍬是第一任遣唐大使。當時 的唐朝剛剛平定國內(nèi),太宗對遠道而來日本使團 贊賞有加,準許其不必每歲入朝進貢。有唐一代, 日本朝廷陸續(xù)派出十多批使團,波瀾壯闊的遣唐使 畫卷由此揭開序幕。
眾所周知,遣唐使的目的之一是學習唐朝的先 進文化,因此所有入唐的使團中都會有一定數(shù)量的 留學生,阿倍仲麻呂、吉備真?zhèn)浔闶瞧渲械馁摺?不過,前期遣唐使最重要的使命并非文化攝取,而 是意在起到政治宣示的作用。具體來說,政治宣示 首要的訴求在于彰顯天皇地位的正統(tǒng)性。在當時的 歷史條件下,遣使入唐是耗資巨大的工程,平民自 不待言,即便有權勢的貴族也無法獨立承擔,因此 遣唐使的派遣必須是政府行為,同時也是天皇宣示 權威與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正因為這樣,幾乎每一 任天皇繼位不久,都會把遣唐使的派遣提上日程。
日本派遣使臣向唐朝宣示,是因為日本雖尊奉 唐朝為東亞的宗主,但自身也是具備若干蕃國的 小型帝國。659年,正當東亞世界彌漫著戰(zhàn)爭硝煙 之時,在位的齊明天皇派出以坂合部石布為大使 的使團,同行的還有幾名蝦夷人(即阿依努人), 此舉無非是在向唐朝展示日本對蝦夷人的宗主權。 除此之外,當時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百濟、新 羅也被日本視為蕃屬,不斷要求其按時奉納貢調(diào), 據(jù)說一代權臣蘇我入鹿就是在“三韓進調(diào)”的現(xiàn)場 被誅殺的。三韓之中,與日本關系最為密切的當屬 百濟,兩國的友好關系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 紀,此后漫長的歲月中,日本一直將百濟視為其在 半島上最可靠的屬國。也正因為如此,當660年 百濟被唐朝滅國后,日本曾不惜挑戰(zhàn)唐朝的權威, 傾盡國力支持百濟的復國運動。公元663年,唐 日兩國在百濟的白江口兵戎相見,日本徹底戰(zhàn)敗, 其勢力才退出了朝鮮半島。
白江口戰(zhàn)后,日本一時間中斷了與唐朝的聯(lián) 系。直到三十多年后,日本才重新向唐朝派出了使 節(jié)團,而唐朝在這次交往中正式承認了倭國更名的 新國號——“日本”(此前中國一直稱“日本”為“倭 國”)。經(jīng)過此前的教訓,日本不再公開向唐朝 宣揚自己的小帝國,遣唐使也有了新的外交使命, 那就是在以唐朝為中心的東亞秩序中,確保日本的 國際地位高于新羅。
天寶十二載(753年)元旦,日本與新羅的使 者共同出席元日朝賀,由于日本的位次低于新羅, 副使大伴古麻呂立即提出抗議,力陳新羅自古以來 向日本朝貢,其地位理應在日本之下。最終,唐朝 官員接受了大伴古麻呂的意見,令日本和新羅的使 者交換了席位。正是在這樣的折沖樽俎中,遣唐使 中的官員一直站在外交舞臺的中央。
日本雖不再向唐朝宣揚自己東夷小帝國的身 份,但在國內(nèi)仍不遺余力地貫徹這一意識,當時 日本的律令注釋書《令集解》中明確記載道:“鄰 國者大唐,蕃國者新羅也?!睋Q言之,在日本的國 內(nèi)宣傳中,新羅以及隨后興起的渤海國始終是日本 的蕃國,而“鄰國者大唐”則自然有著日本在國際 地位上與唐朝平起平坐的意味。這樣的認知顯然 背離了當時東亞世界的現(xiàn)實,其實質(zhì)是,日本一面 在以唐朝為中心的東亞秩序中扮演著蕃國的角色, 一面卻在國內(nèi)宣揚著與唐朝對等的意識。由于地理 上的阻隔,唐朝使者長期沒有踏足日本的國土,加 上遣唐使的巧妙運作,這樣相互矛盾的國際意識竟 能在數(shù)世紀中保持著奇妙的平衡。直到8世紀后期, 一場突如其來的外交風波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
日本神護景云四年(770年),女帝稱德天皇 無嗣駕崩,白壁王在左大臣藤原永手等人的支持下 登上皇位,即為光仁天皇。光仁天皇并非先帝指定, 而是以旁系身份繼承皇位,因此通過派出遣唐使來 宣示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的愿望就顯得尤其迫切。即位 第二年的寶龜二年(772年),光仁天皇將遣唐使 之事提上日程,下令安藝國制造入唐的船只。但皇 族之間的紛爭打舌L了光仁天皇的計劃,第二年光仁 天皇的皇后井上內(nèi)親王“坐巫蠱而廢”,其子他戶 親王也被貶為庶人,母子雙雙遭到幽禁。受此影響, 此次遣唐使直到寶龜八年(777年)才得以正式啟 航。
寶龜八年(777年)六月,以小野石根、大神 末足為首的遣唐使節(jié)團自九州大宰府解纜起航,當 年七月順利到達揚州的海陵縣。上陸后,使團沿著 大運河一路北上,于第二年正月抵達長安。此時的 唐朝剛剛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北方社會遭到嚴重破 壞,唐朝雖名義上保持著東亞中心的地位,但實際 國力已經(jīng)大不如前。同行的判官小野滋野在匯報國 內(nèi)的文書中寫道,唐朝“屬祿山亂,常館凋敝”。 唐朝與周邊民族的宗藩關系也日益松弛,甚至一度 出現(xiàn)“四夷使者‘及四方奏計,或連歲不遣”的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十多年后再次來朝的日本使 者,當時在位的唐代宗的喜悅之情可想而知。當年 三月,代宗在延英殿中召見日本使者,對于日本進 貢的物品“非分喜觀”,并下令頒示群臣。延英殿 召見后,代宗又下令“所請并允,即于內(nèi)里設宴, 官賞有差?!币粋€月后,正當小野一行準備啟程 回國時,大喜過望的代宗卻下達了一道出人意料的 旨意:以中官趙寶英為大使,攜帶信物回訪日本。 小野滋野敏銳地預感到此舉可能將帶來風波,急忙 以“行路遙遠,風漂無準,萬一顛躓,恐乖王命” 為由婉言辭謝,代宗卻堅持遣使押送信物以結鄰 好,并稱“道義所在,不以為勞”。
空海大師塑像,福建福州開元寺。唐貞元二十年(804年)隨遣唐使入閩,曾駐錫福州開元寺。
大歷十三年(778年)六月,趙寶英等人與遣 唐使一同來到揚州。由于代宗下令建造的船只未能 如期完成,唐使只得乘坐遣唐使的船隊赴日。天 有不測風云,此次遣唐使的返航上演了一出悲劇。 出海第三天,唐使所在的第一船就遭遇了風暴,“潮 水滿船,蓋板舉流,人物隨漂,無遺勺撮米水”。 最后,第一船在海中首尾分裂,趙寶英與小野石 根等六十三人葬身海底,造成了遣唐使歷史上最嚴 重的一次海難。萬幸的是,同船的唐使判官孫興進、 秦忿期等人借助殘破的船骸,經(jīng)歷九死一生后于 當年十一月漂流到了日本西南端的薩摩境內(nèi)。
唐使的到來給日本朝廷帶來了巨大震動?;艁y 之余,朝廷立即派遣藤原鷹去前往九州島大宰府慰 間使者,同時賻贈溺水而亡的唐使趙寶英絁八十 匹,綿二百屯。如上文所說,日本朝廷與唐朝使 者絕緣已有一百余年,而在這百年之中,日本國 內(nèi)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天下觀,那便是以本國為中 心,唐朝為鄰國,新羅、渤海等國為蕃屬的意識。 這種意識顯然是破綻百出的,且不說已統(tǒng)一朝鮮半 島的新羅不愿長期臣服于日本,兩國之間摩擦不 斷,更重要的是唐王朝的存在,盡管日本律令中將 唐朝定位為“鄰國”,也就是對等之國,但由于 國力對比懸殊,這樣的平等實際上是無法實現(xiàn)的。 如今,在毫無準備的情形下,唐代宗使者突然來訪, 勢必將在日本國內(nèi)掀起軒然大波。
更令日本朝廷頭疼的是,唐朝使者到來之時, 正值渤海國的使節(jié)團也在日本國內(nèi)。自8世紀前 期日本與渤海兩國締結關系以來,日本始終將渤海 視為自己的藩屬國,如果讓唐朝使者和渤海使者 同時進入京城,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此, 盡管孫興進等人寶龜七年(778年)十一月就已經(jīng) 到達太宰府,但隨后幾個月中卻不見任何的安排, 直到第二年二月渤海使者歸國以后,光仁天皇才開 始著手迎接唐使入京。
日本朝廷在京城內(nèi)迎接唐朝使者,這就意味著 一直以來相安無事的兩種矛盾的國際意識將迎來 正面碰撞,日本朝廷之所以錯開唐使和渤海使的入 京時間,目的正在于緩解這一沖擊。
在面臨的種種困境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天皇面 見唐朝使者時應當采用何利禮儀。如果按照以唐朝 為中心的華夷秩序,身為蕃夷君長的日本天皇無疑 應該走下寶座,恭敬地向唐使行蕃王之禮,然后接 受唐朝國書。事實上,這也是唐使心中理所當然的 程序。但是,按照日本朝廷長期以來的國內(nèi)宣傳, 日本與唐朝乃是地位對等的相鄰之國,如果是這 樣,唐朝使者應當向日本天皇行禮,隨后恭敬地奉 上唐朝國書。圍繞接受國書的禮儀,日本朝廷的大 臣也分裂成了兩派。以大納言(日本官職,負責大 節(jié)禮儀等事務)石上宅嗣為代表的務實派建議二“唐 朝是大國,日本是小國,彼大而此小,應當采用蕃 國之禮?!贝搜砸怀?,立刻遭到了強硬派大臣的反 對,有人厲聲斥責道:“昔日孔子在夾谷折辱齊侯, 藺相如在澠池怒斥秦王。自古凡是賢臣,都愿將自 己的君主奉于他國之上,怎可因大小之分而有辱國 體?”其實,光仁天皇清楚地知道唐日兩國的國力 差距,倘若堅持采用對等之禮,勢必將招來唐朝的 不滿,甚至會重蹈白江口之戰(zhàn)的覆轍。面對眼前的 現(xiàn)實,光仁天皇不得不選擇以蕃國之禮迎接唐朝的 使者。
寶龜十年(779年)五月,唐使孫興進、秦怤 期正式覲見光仁天皇,并向其遞交唐朝的國書。在 眾人的注視下,光仁天皇緩緩走下御座,向唐使兩 度行禮后鄭重接受國書。這一場面帶給日本朝廷的 沖擊不言而喻,多年以來,朝廷始終宣揚與唐朝對 立平等,但當唐朝使者真正來臨時,這一迷夢就這 樣輕而易舉地被粉碎了。有朝臣在日記中憤慨地寫 道:“(天皇)遂降御座,嗚呼痛哉!”當時在場 的還有光仁天皇的皇太子山部親王,眼前的情景震 撼了他的內(nèi)心,也對他日后的施政方針產(chǎn)生了巨大 影響。
二十多天后,完成外交使命的孫興進等人啟程 回國。此次唐朝使節(jié)出使日本在中國正史中沒有留 下只言片語,但它帶給日本的震動卻是顛覆性的。 日本朝廷經(jīng)營多年的東亞秩序在真相面前轟然倒 塌,外交上的虛弱暴露無遺。為避免類似隋況再次 發(fā)生,此后的日本開始與唐朝拉開距離,二十多年 都沒有再派出遣唐使。與此同時,民族意識高漲的 新羅不愿久居日本之下,就在唐使離開日本的第二 年,日本與新羅間的國交也宣告斷絕。
天應元年(781年)十二月,光仁天皇因病駕 崩,山部親王奉沼即位,他就是著名的桓武天皇。 在寶龜年間外交風波的強烈刺激下,桓武天皇在位 期間的對外政策依然保持消極,繼位二十年也未見 派出遣唐使的計劃。延歷四年(785)十一月起, 桓武天皇連續(xù)兩次在長岡京南郊的柏原舉行祭天 儀式,將光仁天皇追認為王朝的始祖。毋庸贅言, 在古代中國,郊祀是皇帝獨占的權力,通過這種特 殊的儀式,彰顯皇權受命于天的神圣性?;肝涮旎?借用中國的王朝理論主持郊祀,將父親光仁天皇宣 傳為開創(chuàng)王朝的“天帝之子”,繼而確認自身地位 的合法性。
這一切似乎都意味著遣唐使制度已經(jīng)成為過 去,唐朝與日本的外交走向了終結。然而就在延歷 二十三年(804年),桓武天皇卻重新開啟了這一 封印多年的古老制度-以藤原葛野麻呂、石川道 益為遣唐正副使,重新回歸到東亞世界之中。這一 看似反常的決策背后有著怎樣曲折的故事呢?事 情還得從遷都平安京說起。
桓武天皇即位時,日本朝廷定都平城京已經(jīng) 七十多年,各種勢力都在京城中盤根錯節(jié),尤其是 合稱“南都六宗”的各大佛教寺院,其勢力之大已 然成為進一步政治革新的阻礙。延歷十三年(794 年),桓武天皇正式將都城遷往新都平安京,同時 下令舊都的寺院勢力一概不得進入新都,由此得以 展開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桓武天皇對南都六宗的 高壓態(tài)勢并不意味著改變推崇佛教的政策,一來日 本以佛教立國已有數(shù)百年,其教義早已深入人心, 驟然廢止絕非上策;再者,隨著與新羅國關系的 不斷惡化,統(tǒng)治者寄希望于借助佛教的力量壓制新 羅,從而起到“鎮(zhèn)護國家”的功效。在這樣的情形下, 桓武天皇采取的策略就是在新都平安京中扶植新 的佛教勢力,而他選擇的就是平安京東北部比叡山 的延歷寺。
在當時的東亞世界中,唐朝的佛學研究水平遠 高于日本,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日本佛教界也熱 切期望入唐接受教誨,以便更好地理解教義。延歷 二十年(801年),延歷寺的開山之祖最澄上書桓 武天皇,力陳“常恨法華深旨不得詳釋,幸得求天 臺妙理。披閱數(shù)年,字誤行脫,細趣不顯。非受師傳, 得而不信”,懇請讓自己的弟子作為遣唐使的一員 入唐求法。
盡管桓武天皇對唐朝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 但入唐求法已然成為佛教界共同的呼聲。經(jīng)過反復 權衡,桓武天皇決定重啟塵封二十多年的遣唐使制 度,他不僅同意了最澄的請求,還允準最澄本人 作為請益僧一同入唐。延歷二十三年(804年)七 月,以藤原葛野麻呂為大使的遣唐使團自難波港正 式出航,同行的僧人中就有最澄和空海。不同于最 澄是延歷寺的開山之祖,此時的空海還是名不見經(jīng) 傳的普通僧人,身份低微的他何以能夠躋身遣唐使 之列,至今仍是一個謎團。多數(shù)學者認為,空???能得到了桓武天皇第三子伊予親王的推薦。
當年十二月,使團一行到達長安東郊的長樂 驛,于第二年元旦參加了在含元殿舉行的元日朝 賀。這一月中,唐德宗李適因病駕崩,太子李誦即 位,即為唐順宗。二月十日,完成請益的最澄跟隨 遣唐使團離開長安,而空海則幸運地作為留學僧繼 續(xù)留在唐朝,成為青龍寺真言宗第七代祖師惠果的 弟子??蘸G诿懵敾郏膶W識和能力很快得到 了惠果的認可,以留學僧的身份一躍而成為弟子 中的翹楚。大同元年(806年)八月,空海與留學 生橘逸勢搭乘遣唐判官高階遠成的船只回國,隨 行帶回了大量的經(jīng)籍文書和法器道具。歸國之后, 空海初住京都高雄山寺,從事傳法灌頂,開創(chuàng)了口 木的真言宗。弘仁七年(816年),空海又在紀伊 創(chuàng)立高野山真言宗,號金剛峰寺,七年后,嵯峨 天皇詔賜京都東寺作為密教的“永久根本道場”, 真言宗的聲勢超過了最澄創(chuàng)立的天臺宗。
日本桓武天皇畫像(日本延歷寺藏)
承和二年(835年)三月,空海以世壽六十一 歲圓寂于東寺,后世尊稱其為“弘法大師”。時隔 不久,仁明天皇再次出于求法目的派出了以藤原常 嗣為大使的遣唐使,著名僧人圓仁、圓載也在使團 之中。時值九世紀中期,東亞海上的世界已經(jīng)發(fā)生 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羅人張保皋以半島西南部的 莞島為根據(jù)地,在唐朝、口本和新羅三國之間頻 繁地展開貿(mào)易,儼然構成了一個海上的貿(mào)易王國。 事實上,圓仁在唐朝完成求法巡禮之后,就是借助 著新羅的商船于嘉祥二年(849年)返回日本國內(nèi) 的。
海商的出現(xiàn)極大地改變了東亞世界的格局。在 此之前,日本曾人入唐求法必須以遣唐使制度作為 依托,即便日本統(tǒng)治者出于政治目的對唐朝保持距 離,但為獲得更加精深的佛法,桓武天皇之后也 不得不派出兩批遣唐使,再次返回東亞世界之中。 然而,伴隨著圓仁搭乘新羅商船回歸國內(nèi),遣唐使 制度也最終迎來了它的謝幕。此后日木僧人前往唐 朝求法不再需要遣唐使作為中介,借助新羅和唐朝 商人的海上力量就可自由往返于兩國之間,這一變 革為宋元時期中日僧人的頻繁來往奠定了基礎。
寶龜年間訪問口本的唐使給口本朝廷的對外 意識帶來了強烈的沖擊,遣唐使制度也為之一度中 斷。隨著延歷年間遺唐使制度的復活,使團中的核 心人物也由正副使為代表的官員轉(zhuǎn)向以求法僧人 為主干的知識群體,這一轉(zhuǎn)變不僅意味著遣唐使制 度的轉(zhuǎn)型,同時也象征著中日之間的交往開始擺脫 以政治為主導的傳統(tǒng)模式,經(jīng)濟和文化領域的來往 逐漸成為主流。從這一層面而言,以空海為代表的 求法僧人可謂引領時代潮流,開辟了中日交流的全 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