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玲
(廣西金融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銀行學校),廣西 南寧 530007)
金融啟蒙這個詞在英文中是Financial Literacy,維基百科對金融啟蒙有這樣的定義:金融啟蒙是使人們了解金錢在世界上是如何運轉的,一個人怎么設法賺取金錢,如何經營它,如何投資以及如何用金錢來幫助別人。[1]也就是說,金融啟蒙就是讓人們對自己的資金做出有效、合理的決策。金融啟蒙的教育途徑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它不是單向的教育或者被教育,而是相互的啟發(fā)。通過教育主體組織各種形式的金融啟蒙教育,使得教育對象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識,學會使用金融工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提升金融素養(yǎng)。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金融產品日益豐富:儲蓄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保險、互聯網金融產品、收藏、衍生金融產品等多元化的理財產品,作為未來金融消費者的在校學生,如何在眾多繁雜的產品中有效甄別,正確的使用,并了解產品的投資風險,學會有效降低投資風險,是必須要認真學習的金融啟蒙知識。學校是青少年培養(yǎng)的基地,理應發(fā)揮金融啟蒙教育的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國際上促進普惠金融發(fā)展的呼聲日益高漲,國內外掀起了一場關于金融普及教育研究的浪潮,很多學者將金融危機的發(fā)生歸因于普通公民金融素質的缺失,并提出各方面的關于國民金融素質教育的舉措和建議。在金融普及教育研究領域,有些學者側重于啟蒙教育,如中國金融博物館和中國金融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在2013年11月11日的《金融時報》上發(fā)表的題為《金融啟蒙與教育的巨大挑戰(zhàn)》的論文,中國金融博物館在2012年末進行了一次中國公民金融素質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居民對于風險收益的理解程度嚴重不足,文章提出金融教育既要依靠學校教育,更要關注市場化推廣,學校、金融機構、博物館應該是知識普及的重點。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辦了首屆全球金融博物館博覽會,以“金融啟蒙和普惠金融”為主題。在會上,全球金融博物館協(xié)會聯席主席安娜瑪利亞·魯莎迪女士用數據解讀了發(fā)達國家公民金融素質水平較高,而發(fā)展中國家公民金融素質水平普遍較低。其中,加拿大最高為68%,英國為67%,德國為66%,美國為57%,法國52%,中國僅為28%,印度為24%,巴西為35%。[2]
近年來,金融業(yè)的發(fā)展出現了一系列的新趨勢。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之間的混業(yè)經營,使得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同時借助互聯網和其他電子通訊網絡,金融活動不在局限于線下交易,金融主體拓寬了業(yè)務領域,豐富了業(yè)務的形式。類似于e租寶之類的非法集資行為與p2p理財的界限,作為普通的投資是難以區(qū)分的。很顯然,利用互聯網技術包裝后的非法活動更具有欺騙性、難以識別性,所涉及的投資對象更廣泛,金額更大,造成的影響更嚴重。
通過金融啟蒙教育,幫助降低金融的門檻,利用金融案例進行安全教育,使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資金負責,認識投資風險,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收益,科技能夠讓金融啟蒙更美好。
學校是進行系統(tǒng)化教育的地方,通過開設相關金融專業(yè)或者選修課程,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經過長期系統(tǒng)的學習,進行金融教育。利用學校已建成金融實訓基地、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等,培育學生的金融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金融素質。在固定的地點、固定的教育時間、相對穩(wěn)定的教育水平,發(fā)揮學校金融啟蒙教育的作用。
英國、美國的國民金融教育是起步較早,且始終走在世界前列的兩個發(fā)達國家。2003年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啟動了金融能力的國家戰(zhàn)略,美國金融啟蒙和教育委員設立,將金融教育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偨Y歸納英美的經驗:設立專門的金融宣傳教育機構,借助學校、在線工具、金融事務咨詢等渠道,以靈活多樣方式傳播金融知識。兩國金融教育主管部門經常采用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不同群體的金融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計劃,進行按需宣傳教育。金融宣傳教育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目的是使學生從小接觸金融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觀念和理財觀念。
作為發(fā)展中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金融知識教育(如印度、馬來西亞、巴西)。政府通過制訂國家政策,動員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提供平臺,努力提高金融教育的水平。中國在2015年舉辦首屆中國金融啟蒙年會,今年是第三屆,由中國金融博物館、中國金融啟蒙中心聯合主辦。旨在通過金融知識的普及,認識金融風險,對各種產品服務進行有效識別,使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與現階段金融業(yè)同步發(fā)展。中國金融博物館已創(chuàng)建了6家公益博物館,較好的發(fā)揮博物館金融啟蒙的作用。通過Visa在中國的金融教育模式探索:行業(yè)倡導、教育探索實踐和持續(xù)協(xié)同合作,組織各類金融教育活動,開展金融教育普及,推進金融啟蒙和金融普惠發(fā)展。
學校金融啟蒙教育對象是針對學生,如何將抽象而寬泛的金融知識呈現?希望構建將基礎知識、模擬實訓、感觀認知于一體的教育模式,分成四個模塊:“金融認知”-“娛樂思辨”-“模仿啟航”-“金融科技”,將該模式制成規(guī)范化、流程化、可復制性的一體式教育,惠及學校同時發(fā)揮服務社會群體的作用。
第一模塊:金融認識
該模塊通過微視頻、影視短片和PPT課件的方式,進行金融認知教育,著眼點從普通民眾的視角,身邊的生活故事引入熟悉而陌生的金融知識,激發(fā)學習者的探索渴望。
第二模塊:娛樂思辨
該模塊通過收集有關金融影視電影,如《百萬英鎊》,讓學習者在娛樂中正確認識貨幣和金錢、人們對貨幣金錢的態(tài)度以及貨幣金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設置相關金融問題,談及觀景體會。目的在于讓學習者能夠從觀感上了解金融與生活的關系。
收集歷史有關金融危機的資料,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15年6月中國股災等一系列的教育素材,制作金融危機專題系列,教育學習者認識金融風險,樹立正確的金融危機防范意識。
第三模塊:模仿啟航
通過對金融基本能力的演示模仿完成對學生行為因素的刺激。包括點鈔演練和模擬證券交易。點鈔演練分別按不同手法完成演示,并讓學習者嘗試模仿點鈔的技能,同時播放反假幣相關的資料,教育學習者真假幣的辨別。模擬證券交易利用各大證券公司模擬炒股平臺,注冊模擬炒股賬戶,獲取模擬資金。通過演示炒股的基本步驟和交易規(guī)則說明,初步引導學習者模仿炒股操作流程,感受虛擬資產的瞬息變化,正確認識金融市場的風險,培養(yǎng)合理的理財習慣。
第四模塊:金融科技
通過對目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介紹,從學生日常使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工具進行介紹。特別對學校網絡貸款案例進行分析時,引導學生保護好個人的信息,不要親信低息貸款等,保護好個人誠信記錄。使學生知道:在金融科技的時代,良好的消費、支付行為可以構建自己的信用體系,樹立維護好自己良好信用的觀念。
首先,解決金融認知,將教育素材進行整合。各大金融機構、金融網站、學校教育都是以其自身的優(yōu)勢進行金融教育資源的整合,而沒有突出金融的啟蒙教育,或者說某些資源不是對公眾開放可利用的。開發(fā)金融啟蒙教育的課程包,包括微視頻、PPT課件和公共金融網絡素材,進行打包,成為開放共享的社會資源。
其次,將實踐演練與模擬操作部分進行流程化分解。在校學生對于生活中金融常識認識不到位,相關業(yè)務流程不清晰,相關專業(yè)術語不理解。通過制作相關的課件,加入動畫效果,更能吸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一定程度上減少講授學習的差異性,方便使用者隨時查閱。
再次,通過金融危機事件、校園網絡貸款風險教育,培養(yǎng)金融風險意識。收集并整理歷史上發(fā)生的金融危機事件、網絡貸款案例,通過影視或圖片的方式,從感觀認識金融危機。結合相關影視資料,提出相應的問題,與學習者共同探討,了解學習者對風險的認知程度。
最后,多渠道利用金融機構的教育資源,聘請行業(yè)專家進行當前金融形勢的教育專題。學校與行業(yè)的結合,讓金融啟蒙教育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內的開發(fā)利用,更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服務社會。
金融啟蒙教育不僅僅囿于課堂教學,教育對象也不應當只關注學生,教育的階段應當從小到退休,而教育的渠道應該融入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于一體,教育形式和內容應該多樣化,借鑒經濟發(fā)達國家全民教育的模式,提升金融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