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亮 農章嵩 王雄將 龐軍
摘要:目的 探討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推拿手法學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為提升推拿手法學的教學質量提供依據。方法 對廣西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2個班分別開展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實驗組)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對照組),課程結束后對比2個班級的理論知識和手法技能成績,并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學生理論知識考試成績、手法演示考核成績、人體模特考核成績和手法力學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教學效果問卷調查顯示,實驗組學生對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總體滿意程度評分為95分。結論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推拿手法學課程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關鍵詞:推拿手法學;教學改革;慕課;翻轉課堂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04.028
中圖分類號:R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8)04-012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Science of Tuina Technique based on MOOC;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eaching quality of Science of Tuina Technique. Metho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OC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were conducted in 2 classes of 2013 in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n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on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end of the cours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skill scores of the two classes were compared. Questionnaire was given to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to understand their satisfaction towards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MOOC.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performance demonstration test results, mannequin test and practices mechanics tes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showed that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wards flipped classroom based on MOOC was 95. Conclusion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OC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of Tuina Technique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and then improve academic performance.
Keywords: Science of Tuina Technique; teaching reform; MOOC; flipped classroom
推拿手法學是一門既重視理論知識又注重培養(yǎng)實踐操作技能的中醫(yī)臨床課程,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手隨心轉,法從手出”的臨床實踐能力,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材內容先進行推拿手法學理論知識講解,接著在課堂上進行手法訓練。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缺點就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前后缺乏師生有效互動及課堂內化吸收差,造成學生對推拿手法技能學而不精甚至學而無術的困境?;贛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高質量的教學資源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知識傳授在課前和課后,知識的內化在課堂的教學模式[1]。本研究通過對推拿手法學課程進行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試驗,為中醫(yī)院校中醫(yī)學大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進而探索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中醫(yī)臨床課程教學的可行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2013級針灸推拿專業(yè)本科(1)班、(2)班學生,(1)班為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組(實驗組)92人,其中男50人,女42人,平均年齡(22.83±2.04)歲;(2)班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組(對照組)90人,其中男49人,女41人,平均年齡(22.36±1.79)歲。2班學生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實施方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法,按照推拿手法學課程總學時數48學時(含32個理論課時,16個實踐課時)進行教學,根據教學大綱及學校教務處安排,在課堂上進行授課。
實驗組按照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①教師方面:負責高質量的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視頻制作,通過校園內部網及微信平臺或者班級QQ群進行推送,并在課前課后密切關注學生學習動態(tài)。②學生方面: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建學習小組,設小組長1名,負責開展組內成員課前通過登錄教學平臺學習并組織課前的討論和根據手法分解視頻進行手法動作技巧摸索訓練,統(tǒng)計組內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發(fā)送給任課教師,各學習小組間同時進行相互探討,為面對面課堂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③面對面的課堂中,教師通過學生課前學習匯總情況進行重點、難點的講解,各小組推薦1名同學進行手法演示和講解,其他小組可以對手法演示同學自由提問進行相互探討,然后由任課教師進行指導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習手法技能操作的準確性,各小組所提問題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和組內組間的探究性學習后,制定各小組學習難點解決方案,教師負責匯總課中的問題和各組解決方案進行教學視頻的改進。④根據課中情況改進的視頻及時推送到在線教學平臺,各小組根據情況安排課后的學習,最終目的是通過反復的學習加強學生對推拿手法理論知識的掌握和不斷訓練提高手法技能操作的準確性。
1.2.2 評價指標
1.2.2.1 理論知識考核
學習結束后進行考試,推拿手法學課程理論知識考試均采用難度系數相當、考卷內容設計完全一致的標準化試卷,滿分為100分。
1.2.2.2 手法技能考核
手法技能成績的評定根據手法演示考核、人體模特考核、手法力學測力分析儀考核3個模塊組成。手法演示考核是學生在統(tǒng)一制作的米袋上操作,由推拿教研室3位教師根據教材規(guī)定的手法動作要領給學生操作的手法打分,取平均分為該項考核成績;人體模特考核,由學生在推拿教研室3位教師上身進行同一手法操作,并且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讓學生指出該手法運用的注意事項及臨床適應癥,最后由3位教師打分,總分的平均分為該項考核成績;手法力學考核是學生手法操作在手法測定儀上進行測試,根據學生手法的均衡性、滲透性及持久性進行評分。
1.2.2.3 教學效果問卷調查
調查問卷采用自制的調查表,主要包括:對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看法、什么課堂適于開展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目前該教學模式的局限性等(https://sojump.com/m/15451505.aspx),對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學習自主性、學習效果和臨床操作能力4個方面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分,每項滿分為25分,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該問卷只針對實驗組92名學生,調查人員首先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并解釋問卷條目,然后由學生采取無記名方式填寫。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先行方差齊性檢驗,方差齊用t檢驗,不齊時用校正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理論知識和手法技能考核結果
實驗組學生理論知識考試和手法技能成績(包含手法演示考核、人體模特考核、手法力學考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教學效果調查問卷結果
課程結束后,向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發(fā)放同一內容的教學效果調查問卷,課上完成并回收,確保其真實可靠。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生對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平均滿意度為95分,其中接受程度24.6分,學習自主性23.4分,學習效果23.7分,臨床操作能力23.3分。被調查學生認為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能有效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適合自己的學習安排,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相互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自主個性化的探究性學習中真正達到了學習目的。由此可見,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調動了學生積極性,賦予教學活動更為豐富多彩的形式,形成適合學生的探究、協(xié)作和研究性學習。
3 討論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加強學生牢固掌握推拿手法理論知識和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本研究實驗組學生的理論知識考試和手法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反映了該模式能使學生有效掌握推拿手法理論知識和提高推拿手法技能。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課形式多樣,學生能更充分地利用各種零碎的時間進行不斷地反復鞏固學習,以此加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同時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不斷觀摩標準的手法技巧演示視頻,且視頻中對推拿手法動作要領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重點突出、形象生動的手法連貫演示及分解演示,可使學生通過不斷重復記憶和練習,提高手法的準確性,將手法操作爛熟于心?;贛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其多樣的授課方式、更強的師生互動性、更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2-3]?;贛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枯燥無味的“填鴨式”推拿手法教學,注重學生探究性、協(xié)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而推拿手法學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充分掌握推拿手法動作基本知識點、提高手法準確度,從而真正達到將推拿手法技能有效應用于臨床實踐。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有效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該模式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課堂中講授教材知識進而布置學習作業(yè)的教學模式顛倒過來,即教師提前錄制教學內容并通過在線教學平臺推送給學生,從學習小組的組織、學習時間的安排、課前的準備到組內組間協(xié)作探討學習,都積極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中,教師只作指導教學,學習問題的解決方案也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制訂,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動者。通過增強學生對其學習的自我責任感,而不是依賴教師的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批判性思維能力[4]?;贛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5]。學生主動思考學習過程需要掌握什么、怎么去掌握以及怎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這個主觀能動性強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自己探究學習的能力,找到適合自身情況的學習方式,達到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授之以漁”的目的。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其中擔當“引路人”的角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團隊協(xié)作和探究發(fā)現的能力,學會批判反思,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6]。學生以探究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方式積極地嘗試不同方法來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鍛煉了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結構?;贛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討論協(xié)作探究性的學習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能力及實際應用能力[7]。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發(fā)現的過程,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在不斷的探究性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有助于在校醫(yī)學生臨床科研思維的培養(yǎng)??傊?,從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來看,抓住了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這一中心點,在探究協(xié)作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師隊伍教學能力。該模式同樣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設計,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在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對于教師發(fā)揮好主導作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作為學生的重要學習合作伙伴,首先應具備高水平的教學經驗和技巧、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牢牢把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才能構建科學的教學設計,落實好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隊伍在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流程、教學評價的開展過程中,逐漸構建起本土化的高校MOOC教學模式[8],這有利于教師隊伍教學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促使教師能力和才華的最大限度發(fā)揮[9]。
4 小結
綜上,在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中,國內研究大多數是在教育學學科內部進行探究,醫(yī)學教育課程領域的探究屬于新的挑戰(zhàn)[10]。推拿手法學作為既重視理論知識掌握又注重實踐技能學習的中醫(yī)臨床課程,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生臨床能力。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中醫(yī)院校臨床課程新嘗試的教學模式,自存在之日起便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課堂模式,其立足時間尚短,因此在不同條件的中醫(yī)藥院校開展的可行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等.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102-108.
[2] 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J].電化教育研究,2014,35(7):5-16.
[3] 王鑒.論翻轉課堂的本質[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8):53-59.
[4] 嚴文法,包雷,李彥花.國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6,37(11):120-128.
[5] 馬若龍,袁松鶴.發(fā)展MOOCs:教育開放的模式創(chuàng)新與本土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3(12):20-26.
[6] 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1):41-49.
[7] 謝曉霞,羅鵬飛,張文明.翻轉課堂在研究生核心課程中的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6,39(2):38-42.
[8] 孫雨生,程亞南,朱禮軍.基于MOOC 的高校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3):65-71.
[9] 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 2013(10):59-64.
[10] 吳文濤,張舒予.中美翻轉課堂研究的可視化比較分析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6,34(5):89-96.
(收稿日期:2017-08-10)
(修回日期:2017-08-31;編輯: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