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華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是黨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公民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承擔著引導初中學生在思想理論和道德素養(yǎng)等方面逐步形成正確的立場、觀點與方法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電子白板
1.要正確認識和對待思想品德課教材
現行思想品德課教材屬于課程資源中的文本資源,它不是教本,而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本,與教師、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對話關系?;谏鲜稣J識,對于教材所持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第一,要依據但不拘泥于教材;第二,要活化教材;第三,要用最鮮活的信息充實教材;第四,可根據學情和教師所擁有的知識、師生互動中形成的新知識,不斷完善和建構思想品德課教材。因為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編寫的,所以必須依據教材進行教學。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領會編者的意圖,注重發(fā)揮教材的功能,著力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教材提供的知識、闡明的道理。但依據教材不是照本宣科,不是局限在教材框定的知識范圍內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調整、整合教材內容,重新進行教學設計,創(chuàng)設新的教學情境,提出新的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通過感悟與思考形成理念,并實現對教材的超越和創(chuàng)新。
2.應用電子白板優(yōu)化教學過程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初中思品課教師教學的好助手。作為一門具有較強時代性、生活性、社會性特點的課程,初中思品課的教學將需要大量教學資源。初中思品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交互式電子白板,選擇更恰當且生動的教學材料。這就需要思品課教師在計算機工作界面上調用各種教學資源,比如計算機與網絡軟件課件等,還可以直接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中的內置教學資源庫,以及利用文字、圖片或視頻等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資源庫。這樣初中思品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隨時更新或補充教學資源,動態(tài)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庫,課后重新進行整合利用。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實現預期教學目標,讓初中思品課教學過程在進一步優(yōu)化的基礎上,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3.采集家庭生活的資源
家庭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中的倫理道德、價值觀、消費觀等許多生活中的經驗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好材料,如在講授《學會合理消費》時,可以讓學生結合家庭生活實際,了解父母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自己的消費行為。比如了解現在家庭生活中人們用于衣、食、住、行的消費比重如何?用于住房、健康、教育、休閑、交通、通信的支出如何?生活中有無攀比心理,盲目消費?家庭成員有沒有積極踐行綠色環(huán)保消費?對于這些家庭素材的分析能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生活,進而感知到課堂能教會我們生活,讓學生明白,知識本身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斷探索,思維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4.創(chuàng)設情境生活化
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苯處煹穆氊煵辉谟诮探o學生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在于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深入社會,深入生活,深入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從學生視角關注社會生活,重視讀社會生活現象和片段的描述和再現,既將書本外、課堂外鮮活的生活引入課堂,又要主動走出課堂,從正在發(fā)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實際中尋找教育的資源,并以此誘發(fā)學生的真切體驗。例如:在《禮儀展風采》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生活中與同學、長輩、異性朋友相見時的握手禮儀;有人來家中作客的待客禮儀;撥打、接聽電話的禮儀等有關生活禮儀的情境。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和感受,得出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禮儀,是展示我們優(yōu)雅風采和高尚品德的具體要求,也是我們與他人順利交往的前提。
5.利用真實案例導入
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性要求教師從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將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礎;注重與社會實踐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在認識、體驗與踐行中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教師要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與他們一起體會成長的美好、面對成長中的問題,為初中生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提供必要的幫助。良好的課堂導入,要從學生生活出發(fā),挖掘生活中真實的案例、感人事跡、典型人物,使學生感覺思想品德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鮮活的,充滿生活氣息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課《難報三春暉》時,有位教師選用了行動注解孝德的好兒子陳斌強的事例。用這樣來源生活的案例導人,使學生感到人物是鮮活的、真實的,進而使學生體會到思想品德課不是空洞的說教,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這對他們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有示范作用。另外,我國中央電視臺的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也是課堂導入很好的素材。
6.利用微課
微課是在多種途徑和設備的錄播系統(tǒng)制作下完成的,它以視頻為主要載體,是一節(jié)課教學過程的濃縮。微課以教師等主持人出鏡或話外音形式呈現,時間較短,一般5至10分鐘。微課的本質是“課”,具有常態(tài)課的基本屬性,但是在時間設置上它又有別于常態(tài)課,并沒有學生的真正參與,無法充分具備常態(tài)課的導入、內容講授、總結、教師板書、練習、作業(yè)等基本要素,因此執(zhí)教者必須突出重點,合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精煉教學語言,從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微課雖然簡短,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的,但是它所呈現的內容結構應該是完整的、系統(tǒng)的,對應的主干和重難點應該是清晰、明確的。因此對于初中政治教師而言,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恰到好處,既然是有針對性的講解,就應充分體現針對性,既不能只講主要問題,又不能不分主次各個擊破。內容過多,未免繁雜,重點不突出;而內容過少,則未免空洞,內涵不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