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櫻花小學 沈 城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表現(xiàn)為教師設計、創(chuàng)建微課視頻 (微課視頻的制作方式有PPT錄屏、錄像拍攝、定格動畫等)和學習單,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并完成學習任務,回到課堂上師生或生生進行互動交流并完成作業(yè)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tài)。
在這一教學形態(tài)中,作為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前置性學習的主要載體,微課視頻的設計承載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相較于傳統(tǒng)的基于印刷術的“課外學習單”和磁帶、動畫等單一媒體,由教師自主設計的微課能夠更加科學地整合多種教學媒體,更好地體現(xiàn)教學的針對性、靈活性以及課內外學習的連貫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而在小學英語前置性學習過程中,靈活設計微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和品質,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獨立學習微課,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在課外完成語音模仿、詞句識記、文本理解等相對較低層級的學習任務。而在課堂上則可以更多地以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形式開展討論、調查、匯報、展演、寫作等高層級的語言交際活動,從而更好地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2.通過微課視頻,把語言信息的學習遷移到課外,引導學生獨立研習、解讀文本,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教材對學生語言學習的指導借鑒作用,體現(xiàn)“用教材學”的理念。
3.通過微課視頻,不同層次的學生得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重點和學習進程,從而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4.通過獨立學習微課,進行了充分的前置性學習,從而更好地消弭了課堂學習時的焦慮情緒,提高了課堂學習和課堂互動的參與度。
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才能合理設計微課,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呢?
微課并不是一堂完整的課的濃縮,而是聚焦于課堂教學中的一、二個重難點而設計的。具體到小學英語教學來看,這個“點”可以是微觀的詞匯、句型的認讀、識記,也可以是宏觀的段落、篇章的整體理解。
因此,微課的選材——也就是學習目標的設定就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故事板塊的微課設計過程中,教師便設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通過音頻示范和自主誦讀,讀通讀熟單詞:hello、 Hi及 句 型 What’s your name?/I’m..../My name’s...
2.認識并讀準人物名稱:Zoom、 Zip、Mike、Sarah和Miss White
三年級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年段,該年段的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策略。因此,這節(jié)課的微課設計直接指向了微觀的基本詞句的模仿、認讀和理解,著重幫助學生破解了語言知識上的難點,為他們的英語起始學習提供了“臺階”。
而在譯林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故事板塊的設計中,教師則設定了如下學習目標:
1.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和完成 “自主學習任務單”規(guī)定的內容,學生能夠嘗試自主解讀語言材料,進而能夠流利生動地朗讀本單元Story time的故事并能理解其含義。
2.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和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規(guī)定的內容,能夠在理解Story time的基礎上歸納課文要點,嘗試運用新授語言初步表達自己和他人的夢想。
本單元Our dreams的主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本單元的故事板塊中并沒有過多的生詞生句,再又考慮到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如果對微課學習目標的定位仍然停留在單詞、句型學習的層級,不僅不能發(fā)揮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滿足不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能體現(xiàn)高年級故事板塊學習的特點。而從語篇學習的宏觀角度設定學習目標,則可以避免出現(xiàn)這個問題,充分發(fā)揮高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盡管微課的設計針對的是教學中的一二個重難點,但在設定學習目標時仍然要充分考慮到教材和學情,避免過度定位目標和目標定位不到位這兩種情況的產(chǎn)生。
微課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學生課外獨立學習,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前置性教學中,學習者僅僅能夠在微課視頻的指導下開展聽讀、模仿等機械性的語言學習活動。實際上,盡管立足點不同,一堂好的英語微課也應該像課內教學一樣擁有靈活的任務形式,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基礎型學習任務針對的是語言知識或者是故事篇章的整體理解,旨在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語言文本過程中最基本的問題,例如在譯林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八單元Our dreams的微課視頻中 (圖1),視頻設計者要求學生反復觀看該視頻片段,學習職業(yè)類的單詞,即屬于這種類型。
圖1
在小學英語前置性學習的微課設計中,無論選材是針對詞句學習、篇章理解還是其他重難點,我們的活動設計都不應該止步于模仿、識記,而是應該以語言交際為基本立足點,這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語言,同時也可以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滿足自身學習需要的機會。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 Story time的微課視頻中(圖2),視頻設計者要求學生扮演視頻中的角色介紹自己的名字,便是在基礎型的詞句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習者提出了交際型的要求。通過完成這個力所能及的任務,學生對話題的把握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都會有一定的提升,以此為前提,他們才可以更加自信和熟練地參與到課堂的各項互動性活動中去。
圖2
延展型的學習任務指向的是學習者更高層次的能力(如思維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習策略等)培養(yǎng),其呈現(xiàn)的形式也更加靈活和豐富。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 Story time的微課視頻中(圖3、圖4),設計者要求學生在學唱歌謠的基礎上自編歌謠,從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完成創(chuàng)作,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的目的。
圖3
圖4
又如,在譯林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八單元Our dreams的微課視頻中(圖5),設計者要求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中人物的夢想和他們想做的事情,并完成如下的思維導圖。這樣一個總結歸納型的活動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圖5
再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 Story time的微課視頻結尾(圖6),設計者要求學習者在百度圖片中搜索他們喜歡的人物角色并打印制作成頭飾,在課堂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這樣一個課內外銜接的拓展型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將網(wǎng)絡搜索、語言運用和動手制作結合起來,發(fā)展他們的綜合能力。
圖6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的微課設計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為出發(fā)點,統(tǒng)籌規(guī)劃微課視頻的任務活動構成,設計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要的任務活動。
學習任務單是微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指導學生開展微課學習,引導學生自主評價、自我調控的重要作用。在設計微課任務單時,我們同樣要遵循吃透教材、關注學生、靈活設計的原則。依據(jù)前置性學習內容的不同,我們既可以針對微課視頻本身的學習設計任務單(圖7),指導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完成學習任務,也可以以視頻學習后的檢測為核心設計任務單(圖8);任務單上的練習內容既可以圍繞微課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引用一些課外的拓展練習。
圖7
圖8
為了更好地檢測學生前置性學習的開展情況,學習單的設計還要能夠實現(xiàn)指導學習和自主評價的雙重功能,并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我評價來進行自我調控(圖9),以強化微課學習的效果。
圖9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的“翻轉”,翻轉的是學生學習時間的分配和不同層級的學習活動的安排。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前置性學習的優(yōu)化是我們實施翻轉課堂的第一步,起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以此為基礎,教師的課內教學活動設計則要能夠關注到學生的互動生成,關注到學生進階的交際能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翻轉課堂”才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