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清
摘 要:本文運用市場營銷理論,探討衡陽市旅游景點設計的基本技巧,試圖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發(fā)展困境的問題。作者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衡陽市旅游消費的主力人群及旅游消費習慣,結合衡陽市委提出的“大南岳”旅游戰(zhàn)略,將論述的重點放在與南岳毗鄰的衡陽縣,并以此為案例進行剖析,提出了作者個人的想法與發(fā)展思路。
關鍵詞:鄉(xiāng)村振興 全域旅游 市場行為細分 SWOT分析 “大南岳”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245-03
“十九大”提出的美麗中國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為全域旅游經濟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為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衡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有名山南岳、秀水湘江、名人造紙術的發(fā)明者蔡倫、共和國元帥羅榮桓,這些豐富的人文歷史和優(yōu)質的旅游資源,為衡陽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 衡陽市旅游消費群體消費習慣的調查分析
為了解衡陽市旅游市場的結構及旅游者的消費行為,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市場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13份,調查對象為女性43人(占38.1%),男性70人(占61.9%),學歷大多為大專、本科,碩士及博士較少。而月收入在2500~5000元不等。平均消費水平應為3000元左右。大多受訪者認為一年的旅游次數均在1~2次左右,部分受訪者大約3個月旅游一次。
衡陽旅游消費市場行為細分報告:
(1)喜歡的旅游方式:在統(tǒng)計的113人中,有102人填寫了喜歡的旅游方式,其中白領人群喜歡比較自由的旅游方式,自助游為其首選(37.3%),其次是自助游(30.3%),而休閑與戶外占了20.6%。
(2)時間點的選擇:有8人未填寫。22人選擇周末出行,23人選擇短期節(jié)假日出行,45人選擇長期假日出行,僅15人選擇在其他時間段出行,數據顯示,白領首選長假假期出游(42.9%),但對于周末和短期假日也情有獨鐘(共占42.9%)。
(3)周末出游方式的選擇:數據顯示,白領在周末假期以自由度比較高的自駕游與自助游為主(共占59.6%),但戶外運動、休閑項目也有眾多消費者(共占34.6%)。
(4)長假旅游方式的選擇:首選組團(31.8%),其次自駕游(29%),再次自助游(27.1%)、戶外和休閑共占11.2%。
(5)消費者喜歡的旅游產品:選擇自然類景區(qū)的80.2%;人文類11.3%;主題公園類景區(qū)的4.7%;社會類3.8%。
(6)社會類旅游景區(qū)中,消費者最喜歡的旅游選項:選擇觀光農業(yè)旅游19人,科教旅游6人,民俗文化旅游66人,軍事旅游11人。所占百分比是18.6%、5.9%、64.7%、9.7%。數據顯示:在社會類旅游景區(qū)中消費者首選民俗文化旅游(64.7%),其次是觀光農業(yè)旅游(18.6%)。
(7)消費者在旅途過程最關注的要素:按關注度排名依次為:景點內容77人,服務45人,性價比39人,住宿39人,路線32人。所占百分比分別為68.1%、39.8%、34.5%、34.5%、28.3%。綜上所述,消費者在旅途過程中最關注的要素應為景點內容。其次才為相關的服務或者其他的相關內容。
(8)消費者決定旅游出行的因素:景點的知名影響顯著(30%);其次是個人愛好(24.8%),據此,我們認為消費者的旅游習慣是可以培養(yǎng)的。
(9)消費者年旅游花費:在113份問卷中有1份沒有作答此選項。從數據得知,消費者年旅游開銷均值為6892元,但我市旅游消費的差距比較大,最高到達5萬元,最小的才1千元,而以3000~5000元為最主要的消費區(qū)間。
2 衡陽旅游業(yè)發(fā)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內外部競爭環(huán)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tài)勢分析,為便于分析,我們將擇其一點進行案例分析,本文選擇以衡陽縣為例進行SWOT分析,雖是個案,但對于衡陽市所轄其他縣市區(qū),仍具有借鑒作用。
2.1 衡陽縣旅游業(yè)的優(yōu)勢(S)
區(qū)域交通優(yōu)勢明顯。有107、322等2條國道從其境內穿過、有8條高速公路在其周邊交匯、還有9條鐵路(含高鐵)在其附近交匯。鄉(xiāng)村公路硬化歷程超過10000km,居全市各縣之首。這些都為旅游開發(f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客源充足,市場潛力大。從全國交通圖可以看出,在1h經濟圈里有衡陽市、邵陽市的消費群體;在2h經濟圈內有長沙、湘潭、株洲、婁底、永州等地州市的消費群體,在3h經濟圈里有桂林、郴州、韶關、懷化、益陽等,廣州、武漢等大中型城市的消費群體,初步估計市場覆蓋的城市人口不低于3千萬。
旅游資源豐富。據統(tǒng)計,現已登記備案的旅游資源有2102個,各類各樣主要景點有800余個,便于開發(fā)的景點300多個?!懊?、名山、名水、名寺、名木、名泉”的旅游資源,不僅類別多,且保存完整,大多仍然處于原生態(tài),品質非常好,能夠喚醒人們的鄉(xiāng)愁,符合現代旅游市場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藝術豐富。這里有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傳統(tǒng),如界牌的燈火節(jié),稻草龍,手獅燈舞等;有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石市鄉(xiāng)的木雕、根雕、手工紡染技藝等,還有非物質傳承的手藝,如紅市鄉(xiāng)的傳統(tǒng)制糖、釀酒技藝,渣江鄉(xiāng)的米粉、假羊肉等。
2.2 衡陽縣旅游業(yè)的劣勢(W)
缺少拳頭產品,產品結構單一。衡陽縣內雖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資源分布較為分散,沒有形成旅游產業(yè)集群,旅游產品結構單調、品牌吸引力不高?,F有的景點之間的車程都在2h以上,大大制約了游客興趣,許多景點無法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影響了旅游消費的性價比。
景區(qū)內景點內容單一,數量、檔次、功能比例失衡。目前衡陽縣已開發(fā)的旅游項目中,存在嚴重的內容單一問題,如國家森林公園岣嶁峰,景區(qū)內所有建設都以風景為主線,而相對風景資源的外延型項目,例如:戶外運動、養(yǎng)生保健、休閑旅游等項目幾乎沒有涉獵。單一的景點內容早已不能滿足客人的需要。而且旅游購物設施極不完善。
缺乏旅游資源整合的總體思路,各景點相互獨立的運營。目前,衡陽縣在旅游的開發(fā)過程中,沒有互助協作。缺乏聯動,各景點從規(guī)劃設計到建設經營都是相互獨立的,缺乏整合性、整體性,沒有將資源的優(yōu)勢充分化為旅游市場優(yōu)勢,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沒有培育出旅游精品和標志性的王牌產品,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對優(yōu)秀資源開發(fā)力度很低,競爭力低,缺乏對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的總體思路的把握。
體制不順,觀念滯后,不能滿足旅游產業(yè)發(fā)展需要。(1)各自為政。當前大部分縣域旅游資源和景區(qū)景點的開發(fā)管理采用的是分行業(yè)管理模式,致使景區(qū)景點處于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從而不利于整合開發(fā),也不能形成合力。(2)體制滯后。核心是“四權”關系,即景區(qū)景點的所有權與經營權、資源保護權與開發(fā)權的關系,它直接決定了旅游產業(yè)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激勵機制及責權利的明確。(3)旅游部門行業(yè)管理和協調職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特別是在規(guī)劃、用地、稅收、水電氣等方面沒有具體的操作辦法。
2.3 衡陽縣旅游業(yè)的機會(O)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為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提供政策保障。湖南的“兩型社會”戰(zhàn)略為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宏觀上的機會。衡陽市的“大南岳”“湘江風光帶”的打造為旅游業(yè)提供好的市場平臺。供給側改革、產業(yè)轉型升級和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為旅游提供好的建設契機。旅游從業(yè)者的愿景和農民精準脫貧的訴求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
2.4 衡陽縣旅游業(yè)的威脅(T)
景區(qū)污染和破壞性開發(fā)。一些地區(qū)過分追求眼前利益,使自然景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樟木古鎮(zhèn)被棄用的古碑、界牌采石場等,都是衡陽縣風景帶上的敗筆,使景觀的完整性與完美性受到難以恢復的破壞,降低了衡陽縣景觀帶的使用潛質。
區(qū)域競爭和國內同行挑戰(zhàn)。衡陽縣的風景特色和古鎮(zhèn)資源與周邊衡山、鳳凰相似,紅色旅游資源與韶山相同,旅游客源市場相近,區(qū)域競爭激烈。其次,國內其他地區(qū)旅行社的“做大做強”對衡陽縣旅游企業(yè)也是很大的威脅。耒陽的竹海,常寧的廟前、印山,衡東的土菜,邵陽的崀山等。
各種不可抗力因素的存在。旅游業(yè)是脆弱的行業(yè),抵抗不可抗力因素的能力較弱,對政治經濟形勢、國內外形勢和安全因素依賴性很強。如2008年的禽流感、雪災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都使衡陽縣旅游業(yè)遭受了重大的打擊,大部分景點和賓館在幾個月內經營慘淡。
3 以“大南岳”旅游為背景的資源整合與產品設計
南岳衡山是中國名山五岳之一,在國內外有著廣泛的影響,借助南岳的名氣和影響力,對其周邊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實行帶動戰(zhàn)略,以此可形成旅游的區(qū)域性布局。其總的原則是:“政府主導、企業(yè)實施、市場運作、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具體操作路徑是:以市場促進景點開發(fā),以景點打造線路運營,以線路拉動市場繁榮,再以市場孵化產業(yè)。概括起來就是:“布點、連線、扣鏈”。布點:以項目建設為重點,打造區(qū)域性旅游品牌的影響力。連線:以景點為核心,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培植成熟的旅游消費市場。成鏈:以成熟的旅游消費市場為基礎孵化本土特色旅游產業(yè)鏈。
3.1 案例一:依山得勢,界牌老街的重塑
我們認為,南岳的旅游深度挖掘不在山里,而在山外,不在山上,而在山下?;诖耍按竽显馈钡穆糜螒?zhàn)略布局,要做好“三點”的設計與建設,即“吃點、玩點、看點”,以此拓展南岳旅游的縱深,豐富南岳旅游的內容 。
吃點,新塘地方美食一條街(南岳東北向14km)。
玩點,大源渡水上運動樂園(距南岳東面16km)。
看點,界牌老街——中國陶瓷斷代編年史(距南岳西面20km)。
新塘的美食一條街的條件是現成的,只要稍加規(guī)劃和整理,就可形成高中低擋,不同層次的餐飲產業(yè)鏈。要在美食的制造過程中加一點娛樂的元素,重點描述界牌老街。
中國陶瓷斷代編年史——界牌老街。
市場定位:五A級地接景點,面向國內及國際市場。
項目優(yōu)勢:中國最優(yōu)質的瓷泥礦;歷史人文底蘊厚重資源多,從東漢到近代;是資源消耗型向環(huán)境友好型轉向的必由之路。
項目描述:界牌鎮(zhèn)以衡山為鄰,得南岳之靈氣,物阜民豐,人杰地靈。該鎮(zhèn)以盛產瓷泥、瓷器聞名于世,有“湘南瓷都”的美稱。這里旅游資源新奇。宋徵宗皇后李娘娘因避難隱居于此的將軍廟、兩冬寺仍古韻猶存。
界牌同勝村現今遺存的東漢時期的古墓群,說明遠古就有人類在界牌活動;中國最古老的地理學專著《山海經》就記述了界牌高嶺土,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游歷界牌山水,其《徐霞客游記》對界牌的三十六彎河、莫家洞留有筆墨;明清書畫曾熙視界牌為風水寶地,并長眠于此。這些獨特的歷史文化優(yōu)勢,可將其打造成中國陶瓷斷代編年史的陶瓷歷史名鎮(zhèn),重點開發(fā)“三街一館”項目。
第一街:陶藝名人創(chuàng)作室一條街。
界牌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亮如鏡、聲如罄”聞名于世,此地的陶藝文化博大精深,又有優(yōu)質一流的瓷泥礦,定能吸引陶藝大師前來創(chuàng)作,吸引無數愛好者及游客紛紛前來瞻仰。如在此地打造陶藝名人工作室,誠邀大師入住,每年舉辦陶瓷文化論壇,召募全國陶瓷名人及愛好者相聚于此。以名人集聚效應,形成景點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街:民間手工藝品加工展示一條街。
以低廉的價格或免費將店鋪租給民間有特色的手工藝人,讓他們在此展示傳統(tǒng)的工藝技法,如洪市手工芝麻糖,石市木雕、傳統(tǒng)釀酒、染布、手工紙傘等。并可有針對性地開發(fā)當地的旅游紀念品,以滿足八方游客探奇之心。傳統(tǒng),手工是其特色。
第三街:環(huán)接老街形成以傳統(tǒng)地方與現代酒吧娛樂一條街。
將此打造方圓10里聞名遐邇的酒吧街,加上這里奇特的民俗。古戲臺、“二八”火燈節(jié)、稻草龍,均被載入上海大吉尼斯紀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將為界牌增添色彩。
打造精品民俗體驗游。以燈火節(jié)為例,火燈節(jié)是界牌圣壽寺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同時又是南岳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們對壽佛和火神的一種崇拜,也是先人自發(fā)的特殊體育活動,一種奇特民俗。
一館:陶瓷歷史博物館。
利用當地的石灰窯復制古衡山窯和酃湖窯,及中國特定時期的古窯遺跡。以此,按中國古文明發(fā)展的進程將陶的燒制和瓷的燒制歷史,以具體的物像、影像、文字等呈現。如界牌鎮(zhèn)在清代道光年間,就設瓷窯燒制祿蔸碗。到民國22年(1933),界牌建有瓷廠(作坊)360余家,界牌瓷器的傳統(tǒng)生產工藝是手工制作,至今仍被保留,建此博物館的意義就在于追界牌溯陶藝歷史,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精華。
界牌周邊的人文資源:東漢古墓群,曾熙墓,彭玉麟故居,宇石寨。借此,我們可在界牌鎮(zhèn)修建一批高品質的賓館和休閑娛樂生活設施,把來南岳的游客在此留宿一宿,因為在這里有足夠的東西讓人看,讓人體驗,讓人玩。
3.2 案例二:依水得利,復興千年碼頭樟木古街
市場定位:五A級地接景區(qū),面向國內及國際市場。
項目優(yōu)勢:古貌建筑比較多,保護相對完整;有較多的湖湘文化元素;可融入“湘江風光帶”項目當中;具有地理和交通優(yōu)勢;景點帶動力強。
項目描述:樟木碼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距衡陽市區(qū)13km,距南岳18km,是“三縣(衡陽、衡山、衡東)兩區(qū)(珠暉、石鼓)”的交界之地。
樟木碼頭曾經非常繁華,人稱“小衡州”。這里曾是衡陽重要的水運中轉站,13個碼頭每天都有幾十號船在這里停泊、轉運全國各地。古樟木之繁華可堪比德國“萊茵河”最美地段。
現在,這里還有不少明清舊宅,民國期間的商鋪,抗戰(zhàn)文化墻,大躍進時的年代記憶標語。我們可依托湘江打造成為東方“萊茵河”最古樸風情的地段,使其成為湖湘文化旅游的歷史風俗體驗地。
項目的具體實施可分三期建設:一期重塑明清建筑風格的樟木古街及彭玉麟墓;二期打造湖湘紅色文化走廊,重建第10軍抗戰(zhàn)指揮部,抗戰(zhàn)文化墻;三期針對不同需求建設景區(qū)會議中心、度假區(qū)VIP木屋、星級酒店。
3.3 案例三:融入“大南岳”旅游圈的線路設計
旅游線路的設計是技巧很強的一項工作,在景點選擇和線路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因素,消費者的旅游出行方式;消費者喜好的景點類型;影響消費者選擇景點的要素,景點的內容和品牌號召力對游客有足夠的影響力,線路行程緊湊,特色鮮明。
本文的線路設計均是圍繞著“大南岳”旅游展開,以借助南岳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上的品牌號召力。所以景點品牌影響力的打造非常重要,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媒體宣傳手段去影響消費者的個人愛好(消費習慣是可以培養(yǎng)的)。
(1)湖湘文化精品一日游。
千年碼頭樟木——彭玉麟墓——湖湘紅色文化走廊
——石鼓書院——湘南學聯——東洲船山書院。
(2)南岳文化體驗二日游。
南岳——千年碼頭樟木。
(3)南岳民俗歷史三日游。
南岳——界牌老街——石市、渣江、湘西草堂。
(4)湖湘文化四日游(南岳)。
千年碼頭樟木——南岳——界牌老街——石市、渣江、湘西草堂。
4 結語
其實旅游的業(yè)態(tài)不單是建景點,而是傳承文明,是擴大本土文化影響力的有效途徑。旅游的過程,不光是看,也是玩,更是一種體驗。發(fā)展旅游業(yè)的目的不僅是發(fā)展經濟,也是激發(fā)原住居民的自豪感,更是文化自信和軟實力的體現。因此,政府在操作時要均衡利弊,慎重決策。最后要強調的是:要么開發(fā),要么保護。對現有的旅游資源,如有能力就開發(fā)好;如沒有能力就保護好。
動靜之念,存乎大道,至善也。
參考文獻
[1] (美)菲利普·科特勒,著.營銷管理[M].11版.梅清亮,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衡陽市政府編制.衡陽市旅游業(yè)“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Z].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