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 閱讀,在陶冶人的情操方面作用不言而喻。而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善于運用拓展閱讀,將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綜合素質的提升產(chǎn)生有益的影響。但是,如何能正確開展拓展閱讀,使其更有效、更有針對性,也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針對這種現(xiàn)象,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 語文閱讀;存在問題;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4-0175-01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利用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刻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另外,還可以多推薦一些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籍,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從根本上來說并不復雜,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目前本階段的教學工作還有待提升,其中存在的問題更是明顯,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教師方面。首先,大多語文教師在講授閱讀課程的時候,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講授,不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語文教師為主導進行的,學生主要就是記錄和附和,很難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教師的教學目標也只是讓學生掌握文章的表達手法和中心思想,而沒有考慮到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思想的重要性。其次,一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不考慮學生閱讀的取向和興趣,也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這其實是一種應試教育留下來的負面產(chǎn)物,很多教師在今天仍然認為提升學生的分數(shù)最重要,把那些試卷中可能考察的理論性知識給學生們抄寫下去,讓學生們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看起來似乎每個學生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實際上來看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考試的時候寫在試卷上的也并非學生自己的思考,而是教師早就總結出來的固定的答題模式,這樣的閱讀教學只能說是味同雞肋。
(二)學生方面。首先,很多學生沒能意識到學習閱讀的意義。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小學學生可以說是學校中最活潑的一部分孩子,他們對于未知的事物往往有著不同尋常的探索欲望,他們渴望游戲和玩耍,想要讓他們靜下心來去學習閱讀可以說是極其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能做的只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做一些課外閱讀,但是這種課外閱讀無法進行監(jiān)督,學生自己又沒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無法控制自己,整個閱讀教學的質量并不高。其次,很多學生的注意力無法保持一定的時間。在剛剛接觸一個新的閱讀資料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是興趣盎然的,很激動的去進行閱讀,但是一旦結束了初次朗讀,很多學生的注意力就開始分散無法再集中精神進行閱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前教師要精心設計,以激起學生對閱讀材料濃厚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參與度更高,思維更活躍,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與技能,獲得情感的提升與美的熏陶。如音樂渲染。音樂是一門藝術,以特殊的形式來傳遞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感與意境,更加富有感染力,這樣更能吸引學生,打動學生,進而激起學生對文字材料的閱讀興趣,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閱讀。
(二)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教學要取得成功就要實現(xiàn)以教師講解為中心到以學生思考為中心的轉變,要確立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主線來展開閱讀。為此教師要在講解、分析與閱讀、思考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來設計閱讀活動,為學生的自主閱讀與獨立思考預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通過閱讀來提取基本信息,展開獨立的思考與充分的想象,以帶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與作者進行直接對話,實現(xiàn)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為此教師要轉變師生角色,確立學生閱讀主體地位,將教師角色定位于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指導者與合作者,要善于運用提問等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問題來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fā)與誘導,延伸學生的認知空間,將學生的思維引向一定的深度,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發(fā)揮主體性開展探究性閱讀與創(chuàng)造性閱讀。
(三)引領課堂動態(tài)生成。程序化的閱讀教學只能將學生的閱讀限定在文字層面,在學生眼中每一篇文章無非就是知識點的堆砌,這樣的閱讀脫離了學生,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與綜合能力的提高。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對生活與情感的真實寫照,包含著作者真摯而深厚的情感。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對文章進行條縷分析,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情來對教學進行個性化設計,以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生,使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側重點,這樣才能讓靜止的文字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
(四)閱讀寫作結合。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二者是相互統(tǒng)一、相互促進的關系。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根本,而寫作則是閱讀的延伸與擴展。二者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決定了閱讀與寫作教學不能獨立開展,而是要將二者的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寫作水平等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整體提高。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實現(xiàn)對文本的真正解讀,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有效教學。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的語文閱讀學習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決定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整體質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師必須要采取多種多樣的策略,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耀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6):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