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
【摘要】地理是高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眼界有很大幫助。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導致地理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對地理課堂的興趣度不高。本文對思維導圖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旨在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地理 思維導圖教學法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156-01
引言
高中地理是高中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地理課程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重,而且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有很大幫助。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知識點,單純的記憶和背誦是不能達到教學要求的,學生往往也記不住各種知識點。思維導圖是一種全新的素質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和娛樂性。思維導圖教學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知識的全面認識,并且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新知識內容,當遇到新問題的時候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來解決問題。
一、思維導圖對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意義
思維導圖并不是簡單的圖畫,而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全面學習各種知識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維具體化的方法,一個人可以利用大腦皮層中的所有資料,比如語言、數(shù)字、邏輯、節(jié)奏、色彩、空間意識等,利用這些放射性思維和多感官學習特性,使人類的思維更加清晰,從而挖掘出大腦的潛力,學會運用大腦中的各種知識。當人們對思維導圖的認識越來越全面的時候,思維導圖的應用也就越來越順暢,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知、識點紛繁復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實際活動中來。地理教學與其他的課程教學不同,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用新的知識點來激活學生已經(jīng)擁有的思維圖式,并且讓這些新舊知識可以相互融合,使得學生大腦中的知識不斷更替。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具有十分實際的意義,作為一種常見的教學工具,教師和學生都要加強對這種教學工具的認識,從而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二、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枯燥乏味,影響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有的教師教學理念比較陳舊,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不注重實踐性,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理論講解,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加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產(chǎn)生的根深蒂固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各種地理知識的掌握不夠,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二)理論化教育過多
理論化教育會使得課堂變得沉悶,而課堂是否生動有趣,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直接影響。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由于一些地理知識比較抽象,對于學生而言,單純的理論講解只能讓他們囫圇吞棗,并不能真正了解這些知識點的內涵,也不能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以及工作中,導致教學效率較低。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將教學內容串聯(lián)起來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單個知識點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建立起整體的思維意識,將學習的重點放在整體學習上,在整體學習計劃基礎上開展單個知識點的重點學習,從而掌握更多知識。很多學生并不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所以很容易導致知識點分散。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加強對思維導圖的應用,制定科學合理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形成清晰的思路,建立地理學習的整體觀念,系統(tǒng)性地學習各種知識。
(二)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其系統(tǒng)性的知識體系,也能跟著教師的教學計劃開展學習。比如在講解《人口的變化》內容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明確具體的教學計劃,在課堂上采用問題引入的方式可以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課堂中。在具體的引導過程中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比如教師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了《人口的變化》,哪位同學能夠說一下這章內容的主題呢?此時很多學生就會努力回想上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提出“人口變化”這幾個字,學生開始就人口變化這個內容進行探討,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輕松的氛圍,學生想說什么就可以說什么,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講出了不同的地理現(xiàn)象,此時教師再對學生所講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再指導學生學習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點,對于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標注。最后,經(jīng)過學生討論,在這個主題上又產(chǎn)生了三個分支,分別是人口的增長、人口問題、人口比例。為了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教師在這三個分支上繼續(xù)引導,讓學生思考每一個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是什么,在每一個分支下又會產(chǎn)生什么新的問題,以此類推,根據(jù)這種思維引導方式,就形成了以人口為主題的思維導圖,而整個思維導圖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改變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首先要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多溝通,多交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學會挖掘自己的潛能,在個性體驗中形成獨特個性。所以在課堂上,可以加強對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應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習,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教師在課堂上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情況給予學生點撥和幫助,讓學生在想不通某個問題的時候可以轉換一下思路,從另外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從而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鍛煉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思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是高中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而且很多地理知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結合思維導圖教學法開展實踐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開展積極討論、深入思考,將各種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思維導圖,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栗娜.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數(shù)學中應用的研究[J].好家長,2017(16).
[2]李愛平.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4(78).
[3]鄒少華.淺談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01).
[4]伍加旭.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