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這部小說講述了男主人公蓋茨比為了獲得心愛的女子黛茜,不斷追求財富并對黛茜言聽計從,但最終為黛茜而死卻并未換來黛茜的思念。蓋茨比無疑是一個悲劇人物,他讓無數(shù)讀者同情和惋惜。本文試對蓋茨比的悲劇命運的原因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悲??;原因;錯誤
作者簡介:馬逸超(1996.11-),女,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本科生在讀,現(xiàn)就讀于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7--01
引言: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中,作者揭露了上層社會的無情和黑暗,諷刺了人與人之間勾心斗角、互相陷害的不正之風。作者以尼克的視角,對蓋茨比的生活進行描述,為讀者展示了善良、熱情、真摯,為愛情甘心付出一切的癡情人蓋茨比的悲劇一生。本文將從蓋茨比最終結(jié)局的悲劇性進行挖掘,分析其成因。
一、蓋茨比的錯誤
蓋茨比的錯誤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他追逐夢想,但發(fā)財致富的手段卻不正當;二是他未能認清心愛女子黛茜的本質(zhì)。
蓋茨比原本是一位有夢想的青年,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貧苦的生活。但是為了迅速致富,蓋茨比選擇和沃爾夫西姆同流合污,做一些見不得光的買賣。他違背了自己的初衷,違背了自己的信念,走上了一條墮落不歸的道路。蓋茨比被利益迷失了心智,變得麻木。他帶著尼克兜風時被警察攔住,但之后又因為一張卡片而被放行時,他還得意洋洋地向尼克炫耀。蓋茨比顯然在之后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忘記了原則,沒有了底線。其實仔細探究,蓋茨比走上這條路是可以預見的,因為當他千方百計接近黛茜時,編造了自己的出身,之后一直用虛假的身份和黛茜交往。蓋茨比的虛榮心必會使他走上一條違法的致富路。
另外,蓋茨比未曾認清心愛女子黛茜的本質(zhì)。蓋茨比被黛茜美麗動人的容貌吸引。他將黛茜當做天使,當作唯一的信念。但他與黛茜漸漸加深后沒有能認清心愛女子的丑惡面目,他依然心甘情愿為黛茜付出一切,卻從未過自己的付出將會有怎樣的回報。蓋茨比一直生活在自己對愛情的幻想中,不愿走出幻想,撕開黛茜虛偽的本質(zhì)。蓋茨比熱愛和癡迷的其實是黛茜姣美動人的容貌,他不愛黛茜的靈魂,所以也不會去探究思考黛茜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蓋茨比對戀人的選擇僅僅停留在了外表,他的天真和粗淺,使他一直生活在黛茜的謊言里。
蓋茨比的錯誤是導致他悲劇結(jié)局的根本原因,他將自己的錯誤一直繼續(xù),在自己幻想的美好里墮落。
二、黛茜的虛偽
黛茜是一個空有一副好皮囊,內(nèi)心極其虛偽的女子。她從始至終都在利用蓋茨比為自己服務。首先,她是一個金錢至上的拜金女。在愛情和金錢的比較中,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其次,她一直利用容貌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放蕩。黛茜很會挑逗異性,她會在湯姆面前嬌嗔,佯裝生氣來博得他的關(guān)心愛憐;她在婚后與蓋茨比約會時也依然說話帶有挑逗意味。黛茜不滿湯姆對她的冷落,不甘落寞,便蓋茨比那里尋求感情上的滿足。而在這個過程中,黛茜只是幾句虛偽的甜言蜜語就占據(jù)了蓋茨比的全部真情。黛茜的虛偽讓人實在厭惡。最后,黛茜是極度自私的。她開車軋死了丈夫的情人后將一切責任推給肯為自己擔責的蓋茨比,她知道蓋茨比會保護自己,她也心甘情愿地接受著這種保護。在蓋茨比的葬禮上,黛茜并未出現(xiàn),她已然和湯姆踏上旅途。由此可見是黛茜是一個極度的利己主義者,極度無情的人。黛茜是造成蓋茨比悲劇命運的直接原因。
三、社會的黑暗
蓋茨比天真單純,而在黑暗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蓋茨比這樣的人無疑會被時代吞噬。他替黛茜扛下罪過,癡癡地等著黛茜與自己遠走高飛,但是他高估了黛茜對自己的感情。他在自己的豪宅中夜夜笙歌,卻不知有多少人嫉妒和覬覦他的財富。他想引起黛茜的注意,但他的舉動引起的不是心上人的關(guān)注,而是心上人丈夫湯姆的嫉恨。湯姆對這種迅速致富的下層人充滿了鄙視和嫉妒,是湯姆給了蓋茨比最致命的陷害。
蓋茨比頭腦簡單,他在險惡的社會中招搖,便必然會被社會的暗涌吞噬。他的單純與社會的黑暗相悖,他的悲劇便是必然。
總結(jié):
蓋茨比原本是一個上進的青年,他有著對個人事業(yè)和女人的夢想。然而,他為了一個虛偽的女人選擇了一條非法的迅速致富道路他的夢想因黛茜而起,命運卻因黛茜而終。蓋茨比自身的錯誤是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而虛偽的黛茜黑暗的社會,作為強有力的催化劑,加速了蓋茨比悲劇結(jié)局的到來。
參考文獻:
[1]陳雷.對《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一種解讀[J].國外文學,2002(2).
[2]杜永新.美國夢的幻滅:蓋茨比形象的歷史與文化解讀[J].外語教學,2002.
[3]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M].王海濤譯.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1.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