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杰
[摘 要] 目前,經濟困難大學生已經是高校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特殊群體。正確看待對這個特殊群體的資助與對全體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關系至關重要。本文通過調查,并進行歸納、分析,探討高校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與全體大學生思想教育之間的關系,并且從中找到以資助困難學生為契機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 經濟困難學生;思想教育;高校;資助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8) 06-0060-02
我國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人民助學金制度是新中國建國初期開始實行的對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經濟幫助的一種資助制度。它一共實施了30年,確立于1952年,一直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組成部分。隨著不斷的改革和完善,目前,我國高校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獎、貸、補、助、減”五位一體混合資助制度。然而,在日益加大的資助力度中,這項工作已經不能僅僅作為面向經濟困難學生的獨立工作,而是越來越多地受到全體大學生的關注,越來越多地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
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雖然只是針對經濟困難的特定群體,但是卻是全體大學生共同關注的一件事情。通過對學院423名學生的調查顯示:98.7%的學生關注學校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而他們關心的主要問題集中在“錢的多少”“錢給了誰”“錢為什么給他”“錢怎么給的”。
從以上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其工作對象不僅僅是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更包括全體大學生。因為這項工作所產生的結果輻射到了全體學生。
一 開展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教育密切相關
(一)開展好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19、20歲,這個年齡正是他們形成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思想狀況并不穩(wěn)定,內心深處對社會、學校、教師的信任度、認可度不高。很多學生表示,目前社會不公平現象很多,但都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很多學生并不能理解學校的一些政策、規(guī)定,他們對學校的很多方面存在著不滿,并只是一味地抱怨;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衡量,認為教師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就在學生身邊,受到學生的密切關注。做得不好,會影響學生對老師、學校甚至社會的評價,他們會把這種現象擴大化,當成普遍的社會現象。反之,如果將這項工作做細做好,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更容易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開展好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有利于促進高校的和諧穩(wěn)定
高校經濟困難學生作為當前高校中的一個弱勢群體,與同齡學生相比,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學業(yè),影響其身心健康的正常發(fā)展。如果只注重經濟資助而忽略思想教育,這部分同學很容易產生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容易感染周圍的同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群體和學校的穩(wěn)定。因此、貧困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yè),能否健康成長不僅為貧困生自身和學校所重視,更為貧困生家庭和社會所關注。目前高校已不再是與世隔絕的避風港,它與中學完全不同。維護高校和諧穩(wěn)定也是高校發(fā)展的重中之重。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涉及民主、務實、清廉等幾個師生共同關注的敏感問題。如果對貧困生問題的處理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矛盾,影響社會穩(wěn)定。而做好這項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從而促進高校的和諧穩(wěn)定。
二 以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為契機,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既然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關,那么,如何通過這項工作達到提升對全體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或者說如何讓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成為對全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就成了擺在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事實上,要使二者的關系達到融合與促進,重要的是抓住核心,即關注和利用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所產生的連鎖效應。要想產生積極向上的連鎖效應:
(一)規(guī)范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程序
盡管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然而,多年來,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教育部財政部【2007】8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各級機構的設立和各自的分工,并對貧困生認定評議人員的組成比例做了具體的限定:要求成立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院(系)領導小組和成員以及認定評議小組。
事實上,目前高校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仍然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出現這種情況,當然一方面是由于地域的限制。學校很難做到到家庭所在地調查每一個學生的經濟狀況,只能完全依賴“證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操作程序不規(guī)范造成的?!皩W生申請——班級排序——教師評定——學校審批”已成為當前我國許多高校對貧困生從認定到資助的主要模式。而只要學生有證明,而又沒有明顯的違紀行為,在申請之后幾乎不會出現審核不通過現象。民主評議的功能幾乎沒有被發(fā)揮,這就造成了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隨意性較大。而高校貧困生認定是貧困生資助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準確性直接影響到高校貧困生資助的效益與效率,影響到高等教育機會的公平與均等。很明顯,這種影響將會在全體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反作用。
規(guī)范認定程序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評選操作規(guī)程要固定。各學院可出臺此項工作的具體操作規(guī)程,明確各班級此項工作負責人,操作步驟,以此保持結果的穩(wěn)定性,防止出現因工作步驟不當造成的學生困擾。二是保護學生個人隱私。家庭經濟狀況對于某些同學,尤其是經濟困難同學可以說是一種隱私,個別家庭特殊情況同學更是不愿透漏。因此,在經濟困難學生評議過程中要采取相應措施,如信息編號等方式,不公開學生隱私,保護學生心理健康。
(二)做好政策解讀,通過引領全體大學生正確理解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直以來,高校在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的過程中,往往只是對具體政策的執(zhí)行,忽略了對政策解讀和解釋。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一種現象的產生:學生們往往會抱怨,一些經濟困難學生自立自強性很差,學習成績很差,參加班級事務也不夠積極,為什么還要資助他們,這簡直就是一種浪費。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源于學生并不能真正從本質上理解國家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很多的不理解,往往變成誤解。事實上,根據馬丁·特羅、科爾曼、胡森三人的教育機會公平理論,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機會上理應一樣。按照我們的理解,國家應該為大學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機會,而不是在這個或那個前提下。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這個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夠好,無論這個學生是否愿意參加學校和班級的事務,都不能作為是否對這個學生進行資助的條件。然而學生對這方面了解得很少,他們很難從本質上理解這個問題,這也就造成了國家通過學校進行資助,學生確認為這是極度的不合理。這種誤解往往也會成為學生對學校方面不滿的主要原因。
(三)借助全體學生的力量,做好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工作,以此教育全體同學,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經濟困難學生由于在年齡、心理特征、社會需求方面與其他學生完全一致,但由于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他們往往不能完全與其他學生一樣,因此在思想上、心理上產生問題。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全面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把握教育的關鍵問題。要把思想教育與各種勤工助學方式相結合。要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鼓勵他們參加公益活動,讓他們認識到“感恩”是一種責任。讓他們勇于承擔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從而樹立自立自強的人格。要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團隊教育。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說“學校應該永遠以此為目標:學生離開學校時是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贝髮W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能合理處理個人與自然、社會錯綜復雜的關系,各方面素質全面和諧發(fā)展。而經濟困難學生尤其需要這方面的培養(yǎng)和教育,要使他們順利地融入集體中去,這有利于他們人格地完善。
在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其他同學可作為配合者完成此項工作。教師可適當地讓其他學生承擔相應的任務,在工作過程中,大學生們能進一步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狀況,同時,通過工作,也完成了自我教育的過程,這些都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吳科啟,白青.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8 (3).
[2]任初明.我國大學生資助制度探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3.
[3]北京交通大學學生處.積極做好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和教育工作[J].北京教育(高教),2006 (2).
[4]王全林.美國多元混合型大學生資助模式及其啟示[J].皖西學院學報,2003(6).
[5]吳愛軍.高校學生資助問題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
[6]楊雪芬.對做好高校貧困大學生思想工作的認識和思考[J].思政擷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