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軍
摘 要:選取2017年中國金融研究領域比較有代表性的實證性研究論文及具有某些創(chuàng)新性觀點的論文,從金融改革、貨幣政策、外匯、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農村金融、通貨膨脹以及金融市場發(fā)展問題等方面,綜述了這些專題研究的熱點問題、前沿問題、主要觀點,介紹了當代中國金融研究的新進展。
關 鍵 詞:金融改革;貨幣政策;外匯;農村金融;通貨膨脹;金融市場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517(2018)03-0072-09
DOI:10.16620/j.cnki.jrjy.2018.03.008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representative empirical and innovative thesis on Chinas contemporary financial research in 2017, summarizes hot issues, frontier problems and main opinions on financial reforms, monetary policy, foreign exchanges,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rural finance, inflation and financial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describes the advances on Chinas contemporary financial studies.
Key words: financial reforms; monetary policy; foreign exchanges; rural finance; inflation; financial markets
2017年當代中國金融研究領域論文繁多, 研究主題主要集中于金融改革、貨幣政策、外匯、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農村金融、通貨膨脹以及金融市場發(fā)展問題等方面。本文篩選出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文章,從六個方面概述了研究動態(tài)。
一、金融改革的研究
一些學者論述了中國金融改革歷程,肯定了中國金融改革的成就。
高尚全指出, 中國的金融改革取得重大成就,表現(xiàn)之一是金融供給滿足了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市場經濟體制、農業(yè)國家轉向現(xiàn)代化國家“雙重轉型”中金融的需求; 表現(xiàn)之二是中國多次化解由于國內外多種因素造成的危機,保持了貨幣與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維護了經濟發(fā)展的平穩(wěn)、健康。不過,因為歷史的局限性,認知的有限性,中國的金融改革也走過彎路[1]。
王國剛提出, 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中只有財政,沒有金融,貨幣基本局限于商品交易媒介范疇。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市場運行通暢、服務效率較高、監(jiān)管比較到位、有著較強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金融體系[2]。
周治富運用制度金融學范式, 分析中國金融改革,認為壟斷均衡金融制度形成的根源是“強國家、弱社會”二重性質的社會結構,以及趕超式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因為制度變遷存在路徑依賴,制度變遷具有公共品的性質,內生性金融制度變遷發(fā)生間斷性,金融系統(tǒng)只是有限開放理性,加上行動主體的理性無知與集體行動的困境,已形成的壟斷均衡金融制度很難被打破。金融體系從壟斷均衡走向壟斷競爭,是由地方政府在經濟競爭中搶奪金融資源,國有商業(yè)銀行推行市場化改革,民營經濟快速崛起,內生性金融不斷成長等推動的[3]。
鐘正生等認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是金融改革的兩個分界點。1997年之前,根據經濟轉軌的需要,金融體系基本框架逐漸搭建成型,而亞洲金融危機促使金融改革走上“健康化、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軌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經濟改革推進緩慢,而金融改革卻因開啟利率市場化閘門而大步向前,埋下了種種金融亂象的禍根[4]。
張曉強等探討了農村金融改革的路徑依賴問題,認為農村金融改革是以政府強制性制度變遷為主要方式,以漸進式的改革不斷推進。從1951年創(chuàng)辦農村信用社開始,農村金融改革一直以調整農村金融機構為主線,不斷變革管理權、經營權,在供給層面調整金融體系,帶來了規(guī)模報酬遞增效應,農村金融整體步入健康發(fā)展的良性軌道。但自上而下的改革,忽略了內生的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難以有效發(fā)揮整體功能,不能從本質上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5]。
回顧金融改革,是為了推進新的改革。針對金融領域亂象叢生問題,學者們特別關注金融監(jiān)管體制的改革,強調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
高尚全指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經濟發(fā)展面臨著較大壓力,存在于經濟體制中許多深層次、結構性的問題,都會漸次在金融市場以金融風險的形式聚集起來。另外,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出現(xiàn)了金融產品的跨界融合,科技產品也與金融產品跨界融合,從而使金融市場形成了新的不確定性風險。 總體而言,當前的金融風險表現(xiàn)為高杠桿風險、房地產風險、匯率風險、混業(yè)經營和跨界融合風險。緩解金融風險必須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fā)展,以固本培元;要做好財稅體制改革,化解地方債及房地產的風險;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做好金融監(jiān)管協(xié)調工作[1]。
王國剛提出,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脫實向虛”的傾向開始蔓延。金融業(yè)要全力做好、做實“服務于實體經濟”這篇大文章。金融改革發(fā)展的目標在于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滿足人民群眾的金融需求,而不應簡單以金融機構的業(yè)務增長率和收益增長率為度量標準[2]。
孫國峰認為,中國以“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為雙支柱的新金融調控政策框架初步形成。踐行新發(fā)展理念,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率,是未來金融改革發(fā)展應遵循的準繩[6]。
周治富提出, 市場化改革是金融改革的方向,但如果把金融改革的最終目標定為歐美式金融制度結構,則有欠妥當[3]。
吳曉求認為,1995—2016年中國金融結構發(fā)生很大的變動,金融體系正在進入結構性變革時期。中國經濟的金融化程度在不斷提高:證券化金融資產在金融總資產中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其中權益類證券股票市值占比又表現(xiàn)為波動上升的趨勢,居民持有證券化金融資產的比例呈上升趨勢,這些趨勢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金融風險的來源。 在兩大基礎性金融風險中,資本不足風險的權重呈下降之勢,但透明度風險的權重卻呈逐步上升趨勢,進入了兩大基礎性金融風險并重時代,金融風險也開始表現(xiàn)出層次性、復雜性的特征。在監(jiān)管改革模式上,要實現(xiàn)微觀審慎監(jiān)管與宏觀審慎政策功能上的相互協(xié)調與統(tǒng)一; 在監(jiān)管架構改革上,需要從現(xiàn)行的“一行三會”扁平化結構,過渡到“雙峰”組織結構;監(jiān)管重點需要相應轉變,應該從目前的資本監(jiān)管為主, 逐步轉到資本監(jiān)管與透明度監(jiān)管并重;傳統(tǒng)監(jiān)管方式要加以轉變,要走向智能監(jiān)控,逐步過渡到以智能監(jiān)管為主[7]。
楊飛對金融監(jiān)管改革進行歷史視角的分析,提出中國分業(yè)監(jiān)管體制是特定時期的正確選擇,與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發(fā)展脈絡是一致的,符合當時金融業(yè)分業(yè)經營的實際情況, 在金融改革中維護了金融穩(wěn)定。但21世紀以來,金融業(yè)呈現(xiàn)出混業(yè)經營增強的趨勢,“一行三會” 分業(yè)監(jiān)管體制已不適應金融發(fā)展的需要。監(jiān)管部門雖然在探索建立跨部門的金融監(jiān)管協(xié)調機制,并不斷強化“大資管”特征,但“大資管”業(yè)務處于分業(yè)監(jiān)管的交叉地帶,存在監(jiān)管空白,分業(yè)監(jiān)管體制改革迫在眉睫[8]。
張原等認為中國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的動因是金融業(yè)效率低下。 在GDP中金融業(yè)所占比重超過8%,比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高, 但金融效率低下,金融“脫實向虛”就是其重要的體現(xiàn),也是金融監(jiān)管不適應金融業(yè)發(fā)展而滋生的消極現(xiàn)象。中國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應將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抓緊建立監(jiān)管協(xié)調機制,解決分業(yè)監(jiān)管所滋生的監(jiān)管缺位的問題;及時制定相關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實現(xiàn)金融監(jiān)管的全覆蓋;深化金融監(jiān)管方式的創(chuàng)新[9]。
鐘正生等認為,當前加強金融監(jiān)管,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 但在糾正2009年以來金融杠桿上升、2015年以來資金“脫實向虛”上難免流于表象。結合改革開放以來四次應對和處理“外部失衡”的經驗,中國由急到緩地協(xié)同推進“經濟改革—金融改革—金融開放”,是更加理性與穩(wěn)妥的選擇[4]。
總的看來,學術界研究的重點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路徑、成就、改革深化的方向,新的研究動向是加大了對于金融風險與監(jiān)管體系改革的研究,提出了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的建議,比如提出了“一行三會”改革思路,2018年政府機構改革已經體現(xiàn)出來。
二、貨幣政策的研究
對于貨幣政策的研究,學術界主要集中于分析貨幣政策運行機制、貨幣政策作用與有效性、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因素等三個方面。
(一)對貨幣政策運行機制的研究
徐忠總結了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經驗, 指出,1984年之后,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中國貨幣政策調控框架開始了重大轉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確定為廣義貨幣供應量,最終目標確定為維持物價穩(wěn)定,創(chuàng)立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并以數量型工具為主的貨幣政策調控機制,直接調控為主逐步轉變?yōu)殚g接調控為主。中國實施貨幣政策的成功經驗是:第一,確定貨幣政策目標是突出價格穩(wěn)定,同時兼顧其他目標;第二,根據間接調控的實際需要,改革完善了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第三,根據經濟發(fā)展階段實際情況及現(xiàn)實需要,在宏觀審慎政策指導下,靈活實施了數量型與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相結合的調控模式;第四,注重短期宏觀調控與中長期金融改革的需要,不斷“在線修復”金融體系,穩(wěn)步推進利率、匯率的市場化改革,逐步完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貨幣政策取得了良好的調控效果[10]。
張平認為,中國貨幣供給與經濟增長階段性變化有著很強的同步性特征。在經濟趕超階段,貨幣供給以“信貸中介”激勵資本形成,促進經濟增長,外匯占款成為央行資產最主要部分, 決定央行貨幣釋放。21世紀后,房地產推動了資產抵押的貨幣需求。進入新常態(tài)后,外匯占款不斷下降,貨幣供給靠國內短期流動性資產創(chuàng)設,以對沖長期外匯資產下降,加大了市場波動。貨幣供給目標要從趕超期的又快又好,轉向新常態(tài)下的穩(wěn)中求進,要逐步建立以公債為基礎的央行資產,形成新常態(tài)下的貨幣、財政和統(tǒng)一監(jiān)管的宏觀穩(wěn)定化政策和管理框架[11]。
牛嵩認為,由于中國金融規(guī)??焖贁U張,金融結構出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金融產品、融資工具等日益創(chuàng)新,以貨幣供應量和銀行貸款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已經不能全面反映實體經濟的融資規(guī)模。他選用2002—2016年的季度數據, 實證研究了社會融資規(guī)模和貨幣供應量與貨幣政策操作目標之間的相關程度,發(fā)現(xiàn)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使貨幣供應量的政策調控效果不斷減弱。文章提出,雖然現(xiàn)階段社會融資規(guī)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貨幣供應量,但應該作為貨幣供應量的補充,共同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標[12]。
石龍等認為,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保增長不應該成為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為抑制金融業(yè)高增長帶來的潛在風險,不僅貨幣政策調控方式亟需改變,貨幣政策更需要與金融監(jiān)管政策相協(xié)調[13]。
鄭忱陽等通過對2004—2015年中國“三元悖論”三指數的計算,證實了中國存在“三元悖論”難題,而中國最終選擇的是貨幣政策獨立性,提出“三選二”只適用于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往往是“三選一”[14]。
(二)對貨幣政策的作用與有效性的研究
周國慶等以200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數據為樣本,分析了貨幣政策與收入不平等之間的關系, 認為通過實際經濟渠道和名義價格渠道的傳導,貨幣政策主要有利于收入的平等分配[15]。
朱麗軍等利用2000年以來的統(tǒng)計數據,分析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之間的影響。認為貨幣政策能夠影響資產價格, 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或者實際利率上升時,會導致房地產實際價格的上漲;而貨幣政策變量對房地產和股票價格的沖擊都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實際貨幣供應量調整時,房地產價格比較敏感;實際利率調整時,股票價格比較敏感[16]。
李迅雷等探討貨幣政策變化與股票價格波動間的相關性。他們提出,在2010年之前,貨幣供應量的變化與A股市盈率波動的相關性比較明顯。 而2011年之后,隨著M1和M2增速的回落,特別是M2增速回落更顯著,貨幣存量在不斷擴大,股票價格受貨幣增量的影響開始減小,因此,股價受貨幣供應量的影響在不斷弱化[17]。
馬勇利用1998—2014年的季度數據, 研究金融周期、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認為,包含金融穩(wěn)定因素的貨幣政策,正常時期能夠維護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雙穩(wěn)定”,而在壓力時期能夠顯著降低金融波動對實體經濟的不利沖擊[18]。
陳浪南等使用1999年1月至2013年5月的經濟數據,分析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效應,認為,在經濟蕭條期,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更傾向于提高物價水平,而不能有效促進產出水平;在經濟繁榮期,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則更傾向于降低產出水平,而治理通貨膨脹的能力不夠[19]。
徐淑華等認為,財政預算收支平衡時,貨幣政策傳導最為順暢,貨幣中性的性質顯著;財政收支不平衡時,貨幣政策的傳導會出現(xiàn)非對稱性的時滯;財政盈余不利于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20]。
一些學者還研究了近年來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結構性貨幣政策是指人民銀行為了調整經濟體系的結構失衡, 利用定向性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對特定經濟部門釋放或回收流動性,從而引導特定經濟領域資金流入或流出的貨幣政策。
萬沖等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主要原因,一是在經濟新常態(tài)形勢下,經濟結構仍然嚴重失衡,二是傳統(tǒng)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仍在下降,實施效果不好,政策效力不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如果長期實施,容易加大結構扭曲,降低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并易導致貨幣政策財政化[21]。劉瀾飚等實證研究了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中結構性貨幣政策信號傳遞渠道與傳遞效果,認為大多數結構性貨幣政策公告帶來了主要指標利率的顯著下降。不過,結構性貨幣政策信號傳遞渠道受制于兩種因素,一是隨著利率期限的延長,貨幣政策公告的影響力在逐步減弱,二是在改變市場預期方面,部分貨幣政策公告的作用不夠明顯[22]。
陳其安等運用2006—2014年中國貨幣政策數據、投資者情緒數據和股票市場指數收益數據,實證檢驗后得出的結論是: 股票市場價格波動性與投資者情緒正相關,與市場利率負相關,投資者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波動性的調控作用,進而使得股票市場對貨幣政策的實際反應偏離了貨幣政策調控目標[23]。
(三)對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因素的分析
劉金全等運用1998年7月至2017年7月的月度經濟數據,闡釋中國利率雙軌制特征及其對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的影響機制,認為,利率雙軌制造成資金需求層面軟預算約束主體和民營企業(yè)的“雙重雙軌制”,“扭曲”了資金配置效率;貨幣總量與經濟指標的關聯(lián)性下降,導致數量型工具的調控效果弱化,而價格型調控框架尚未形成,降低了傳導效率[24]。
陳軍等分析了2008年1月到2016年3月相關月度數據,探討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主要科目指標對貨幣政策變量的影響,認為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主要科目對貨幣政策工具或目標影響顯著,但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科目之間的發(fā)展并不均衡[25]。
石龍等利用2002—2014年的季度數據, 實證分析社會融資結構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指出利率對通貨膨脹的沖擊作用明顯高于貨幣供應量,且持續(xù)時間較長[13]。劉金全等運用2005年7月到2016年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房地產價格指數、股票價格指數、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等數據,分析資產價格對通貨膨脹的作用機制,認為現(xiàn)階段傳統(tǒng)的價格型與數量型貨幣政策在房地產價格和通貨膨脹的調節(jié)能力上,均有弱化[26]。
楊霞等利用2008—2015年的月度數據, 實證分析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調控體系的影響,發(fā)現(xiàn)短期內影子銀行會使新增信貸規(guī)模減少,而長期內影子銀行會使信貸規(guī)模上升,導致實際貨幣供應量減少,使貨幣政策最終目標與預期發(fā)生偏離[27]。高宏霞等運用2013年至2016年的相關月度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討論影子銀行體系對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影響,認為從長期趨勢來看,如果影子銀行過度發(fā)展,會導致社會貨幣供應量增加,不利于物價穩(wěn)定。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產生一定的削弱作用[28]。
顧海峰等選取2005—2015年的相關月度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分析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傳導的關系。發(fā)現(xiàn), 匯率政策對貨幣供給量存在著顯著的影響,但對利率卻不存在顯著影響。從長期趨勢來看,匯率政策對貨幣供給量具有負向的影響,但短期來看,匯率政策對貨幣供給量則具有正向影響;匯率機制改革前后,貨幣供給量與外匯儲備均存在長期正向均衡關系。 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傳導敏感度大幅提升,說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29]。
吳曉芳等研究了200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后對貨幣政策調控效果的影響,認為中國貨幣政策變得更為有效。一是在經濟過熱時,提高利率能降低通貨膨脹率,明顯有利于抑制通貨膨脹;二是調整利率能夠有效調控和管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三是利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節(jié)產出,但作用空間較小[30]。
總體上看,最值得關注的是學者們注重總結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實踐的經驗,概括貨幣政策運行機制的特征;注重對貨幣政策的作用與有效性展開實證性分析; 注重對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各種因素進行實證性分析。 雖然不少研究成果還有待提升理論分析水平,但對提煉中國特色貨幣政策的規(guī)律還是有貢獻的。
三、外匯問題的研究
(一)對“811匯改”的研究
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表聲明,決定實施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被學術界稱為“811匯改”。李政分析了“811匯改” 的原因與效果,認為2013年初至“811匯改”之前,由于匯率中間價的方向性溢出持續(xù)下跌,市場性和基準性不斷下降, 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就變得十分必要?!?11匯改”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價格體系的總體溢出、中間價受到其他價格和對其他價格的方向性溢出均呈現(xiàn)明顯上升趨勢,發(fā)生了匯率中間價與單個匯率價格相互溢出結構的顯著變化,即期和遠期等在岸市場的作用進一步凸顯。因此,“811匯改”取得了預期的效果[31]。喬寧寧實證檢驗了“新匯改”前后人民幣匯率、資產價格與短期國際資本流動之間的動態(tài)傳導機制,文章提出,隨著“匯改”深入推進,匯率變動通過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對資產價格波動產生的影響體現(xiàn)出新變化。匯市與股市的聯(lián)動性逐漸增強; 匯率對房價的單向傳導機制有效,但有所弱化。為了更好地應對短期資本沖擊,保持匯率和資本市場穩(wěn)定,應繼續(xù)加強對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監(jiān)測[32]。
(二)對中國最優(yōu)外匯儲備的研究
陸磊等估算了中國最優(yōu)外匯儲備, 認為2004年以來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對外支付和審慎預防性需求的最優(yōu)規(guī)模,并從2014年開始向最優(yōu)數量收斂。盡管最近兩年中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下降迅速,但當前3萬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儲備仍高于最優(yōu)外匯儲備規(guī)模。這對中國全面加快推進金融領域對外開放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3]。
李靜怡也討論中國外匯儲備適度規(guī)模問題,認為1994—1996年,實際外匯儲備規(guī)模偏低,接近了適度外匯儲備量的下限;1997—2000年,實際外匯儲備適度,接近適度外匯儲備量的中值;2001年,實際外匯儲備規(guī)模偏高,接近適度外匯儲備量的上限;2002年外匯儲備規(guī)模超過了適度外匯儲備量的上限,偏離幅度呈現(xiàn)出逐年加大的趨勢;2008年后外匯儲備規(guī)模的正向缺口繼續(xù)擴大。2015年,由于外匯儲備實際規(guī)模下降,接近了波動的上限,但仍然屬于儲備過剩[34]。
(三)對匯率波動問題的研究
周遠游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2005年以來,每次匯率波動率變大,都和匯率改革進程同步,匯率波動與匯率制度的改變、 波幅限制和彈性空間等均高度相關。2012年后,在岸匯率波動的自相關性逐漸增大,導致較小的波動也可能被放大,從而形成異常波動。在當前條件下,不宜過度放開人民幣匯率波幅限制[35]。
李建偉等分析了201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之后人民幣匯率持續(xù)貶值的原因,認為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速不斷下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強,熱錢和資本凈流出規(guī)模加大,導致人民幣前期高估的匯率合理回歸。前期流入的熱錢已基本流出,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已基本釋放[36]。郭維運用事件分析法,討論2005—2016年美國政治施壓事件對人民幣匯率的施壓效果,發(fā)現(xiàn)當人民幣匯率處于升值階段時,國外政治施壓對人民幣匯率沒有顯著的影響;人民幣匯率處于貶值階段時, 國外政治事件容易迫使人民幣匯率升值。長期看,美國政治施壓事件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并不顯著, 但2014年2月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軌道以來,盡管施壓事件數量減少,但其成功率卻有所上升[37]。
余永定等人指出, 中國當前面臨著維持匯率穩(wěn)定、保有外匯儲備和維護國家信用的“三難選擇”問題。國家信用絕對不能喪失,外匯儲備也不應再發(fā)生大的損失。因此,政策選擇應該是保外匯儲備、保國家信用,而讓匯率自由浮動。這樣做雖有風險,但卻是最不壞的一種選擇[38]。
(四)對匯率波動的影響的研究
劉思躍等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9月相關月度數據, 實證分析匯率變動方向對投資的影響。認為,收入渠道是人民幣匯率水平變動對投資影響的主要傳導渠道;勞動密集型行業(yè)對匯率水平的變動比較敏感;資本密集型行業(yè)則對匯率波動幅度的變化比較敏感;從匯率變動對不同行業(yè)投資的影響看,人民幣貶值比人民幣升值對勞動密集型行業(yè)的投資影響更大,但對資本密集型行業(yè)投資而言,則正好相反;匯率水平變動及匯率波動幅度的傳遞,都存在明顯的時滯[39]。符大海等運用2005年7月至2014年6月31個省市的月度相關數據,實證分析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國內各地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文章認為,人民幣升值在總體上對國內物價有顯著的負向影響,但這種價格傳遞效應存在明顯的地區(qū)和產品異質性。另外,人民幣匯率對價格的影響在短期內并不顯著,更多是長期性影響[40]。
郭銳欣等實證分析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人民幣匯率股價和房價的聯(lián)動關系,結論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吸引短期資本持續(xù)流入國內,國內資本流動性增強, 對股市與房地產市場產生正面影響,股票市場對外匯市場影響不大。人民幣匯率、 股價與房價之間所具有的密切聯(lián)動關系,對中國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監(jiān)管提出了挑戰(zhàn)[41]。
此外, 蓋靜實證分析了人民幣匯率向IMP、CPI、PPI傳遞的系數, 認為在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之后,人民幣匯率向國內價格的傳遞存在著阻滯, 相對于IMP、PPI, 匯率向CPI的傳遞系數更低, 隨著時間推移,匯率向CPI的傳遞系數呈下降趨勢[42]。
總之, 外匯問題研究的焦點是匯率與外匯儲備?!?11匯改” 對于外匯形成機制改革具有比較深遠的影響,學術界已基本取得共識。但何為最優(yōu)外匯儲備數量,仍然存在爭議。對于實證分析匯率波動問題,還有很大的深入研究空間。
四、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仍然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有一些學者用全國的經濟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也有一些學者用地方的經濟數據進行實證研究,但仍無比較一致的結論。
王澎波等運用2003—2013年省級面板相關數據進行實證檢驗,認為,總量上間接金融依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但其邊際影響力在減弱;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的邊際影響力在減弱; 間接金融相對占比的提高,不利于經濟增長[43]。田菁利用2003—2014年省級面板數據,實證檢驗金融發(fā)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路徑,認為銀行的發(fā)展主要是通過推動資本積累促進經濟的增長,股票市場的發(fā)展則是通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的增長。金融發(fā)展影響經濟增長的途徑、機制,與地區(qū)的經濟、金融發(fā)展水平相關[44]。田衛(wèi)民運用1995—2014年省際經濟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相左的結論,認為金融發(fā)展降低了全要素生產率,降低了資本積累率,金融發(fā)展實際上抑制了地區(qū)的經濟增長[45]。
李強等運用1990—2014年分省面板數據,實證分析政府支出、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結論是: 政府支出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倒U型關系;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金融發(fā)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而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金融發(fā)展,卻對當地的經濟發(fā)展表現(xiàn)出抑制效應[46]。
李明實證分析山東省1995—2015年間經濟增長和金融發(fā)展的關系,認為總體上山東省的金融發(fā)展水平不高,沒有很好地促進山東省經濟增長,而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較明顯的負相關關系[47]。
劉玉芝等使用1990—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時間序列數據, 實證檢驗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認為廣西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表現(xiàn)為相互促進的關系[48]。
平新喬等討論了農村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認為,農村金融發(fā)展呈現(xiàn)倒U型的Kuznets效應。短期內,在金融服務可得性方面,有利于高收入組家庭而不利于低收入組家庭,金融發(fā)展有可能擴大農村收入不平等程度。長期來看,以“金融深化”指標為代表的“涓滴效應”,使低收入組家庭收入增速顯著快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因此會降低農村收入不平等程度[49]。
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雖然較多,但仍然難以取得比較一致的結論。學者們考察金融發(fā)展指標體系盡管大體相似,但經濟發(fā)展卻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不僅僅是金融發(fā)展。不同地區(qū)二者相互關系表現(xiàn)出差異性是正常的。
五、農村金融的研究
在農村金融研究方面,學術界探討了農村金融體制、農村金融政策、農村金融供需缺口、農村金融改革等問題。
侯國棟探討了農村金融二元體制慣性及其資本抑制機理。文章認為,金融體制改革后的近40年間,中國農村金融發(fā)展呈現(xiàn)U型軌跡,同期農業(yè)資本增長率卻始終在低水平線上徘徊。農村二元金融體制在金融產業(yè)組織、 市場格局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制約了農村金融與農業(yè)資本的良性互動。壟斷性的金融產業(yè)組織結構抑制了農業(yè)資本形成,城鄉(xiāng)分割的金融市場格局抑制了農業(yè)資本配置,植入了政府戰(zhàn)略意圖的金融制度抑制了農業(yè)資本擴張[50]。
王煜宇等人研究了農村金融政策執(zhí)行中的異化問題, 指出農村金融政策的異化主要發(fā)生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因此是執(zhí)行的異化。農村金融政策的異化表現(xiàn)為象征性執(zhí)行、選擇性執(zhí)行、替換式執(zhí)行及觀望式執(zhí)行。農村金融政策異化主要由兩個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農村金融政策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屬于執(zhí)行客體方面的原因;二是農村金融政策執(zhí)行過程,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失效問題,屬于執(zhí)行主體方面的原因。要解決農村金融政策的異化問題,必須實行農村金融法制化[51]。
李德荃分析了近30年來的相關數據, 測算出農村金融的理論金融量, 估算農村金融的實際金融量,進而計算出農村金融量缺口。 他發(fā)現(xiàn),20世紀90年代初期,農村存款額和農村貸款額相差不大,農村資金供求關系比較穩(wěn)定。但是,從1994年起,城市經濟迅猛發(fā)展,大量農村資金涌入第二、三產業(yè),農村地區(qū)的存貸款差額逐步擴大, 涉農資金供求缺口日益突出。農村的金融缺口從1985年以來就一直存在,2000年以前缺口率較高,2006年后缺口率明顯降低,說明農村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所改善[52]。
賈立等利用1978—2013年農村金融數據, 測量和分析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金融發(fā)展軌跡,認為農村金融成熟度總體上保持上升趨勢, 且在2007年以后出現(xiàn)加速,但也存在波動;規(guī)模、結構以及效率指標對農村金融成熟度的貢獻差異較大,其中規(guī)模維度占主導作用[53]。
張曉琳等人總結了學界對于農村金融改革的觀點。如在每一輪農村金融改革中,機構改革的核心都是農村信用社; 國家試圖把農村信用合作社建設成“專職性”的地區(qū)農村銀行,為“三農”提供金融服務。農村金融改革是強制性制度變遷,是由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其違背了內生性的農村金融變遷需求。農村金融改革還表現(xiàn)為漸進性變遷特征。目前中國農村金融制度仍然存在明顯的缺陷,集中體現(xiàn)在產權制度、組織制度和支農績效三個方面[54]。
張細松認為,發(fā)展農村普惠金融已經上升為國家農村發(fā)展戰(zhàn)略,商業(yè)銀行是最主要的農村普惠金融供應主體之一?!靶鲁B(tài)” 下商業(yè)銀行面臨轉型的挑戰(zhàn)并呈現(xiàn)出金融服務新業(yè)態(tài)。商業(yè)銀行農村普惠金融運作還存在風險暴露和商業(yè)可持續(xù)性兩方面的問題,為解決這兩方面問題商業(yè)銀行應該分別采取加強風險管控和推動商業(y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針對性對策[55]。
2017年對于農村金融的研究顯然有些沉寂,創(chuàng)新性研究不多。對于農村金融政策執(zhí)行中出現(xiàn)的異化問題的研究,是其中的一個亮點。對于農村金融量的估算有所進展,但結論顯然過于粗略,有待深化。
六、其他方面的研究
(一)對通貨膨脹的研究
何華武等從財政政策的角度, 解釋了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后中國CPI與PPI的相對動態(tài)特征,認為財政政策擴張會通過偏向性地帶動生產資料企業(yè)產能擴大,從供給側抑制價格水平。同時,借貸約束的存在,使得此類企業(yè)能夠更為容易地獲得配套資金,從而導致其產能進一步擴張,使PPI相對于CPI持續(xù)下降。因此,“財政政策—信貸—產能過?!边@一機制是理解中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通貨膨脹動態(tài)的關鍵[56]。肖崎等分析了1994—2016年間中國貨幣結構的變化,認為,執(zhí)行交易職能的貨幣數量下降,流入到了金融市場,導致資產價格上漲。中國貨幣結構指標與通貨膨脹之間是負相關關系,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是正相關關系。中國貨幣政策要注意貨幣總量與結構調控并重,前瞻性地考慮資產價格波動的影響[57]。
陳紅等使用1980—2014年相關數據, 實證分析中國的菲利普斯曲線,認為中國經濟并不完全符合菲利普斯曲線特點, 通脹率和失業(yè)率雖總體為負相關,但短期波動較多,且出現(xiàn)異變,二者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關系[58]。
總體看, 學術界更關注2008年以來的通貨膨脹問題,缺乏較長時段的研究。此前,一些學者已嘗試從財政政策方面分析通貨膨脹問題,何華武的研究則有所深化。從貨幣結構變化方面分析通貨膨脹,有助于認識資產價格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二)對金融市場的研究
張鐵剛等分析了2003—2015年中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數據,認為信貸波動與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表現(xiàn)為正相關關系,短期信貸規(guī)模增長率與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呈負相關關系,中長期則存在相反的關系[59]。
楊寶利用1990—2015年滬深股市上市公司樣本,分析股利支付率的年度、行業(yè)、板塊、地區(qū)、企業(yè)性質分布特征,考察連續(xù)不分紅公司的分布特征,發(fā)現(xiàn)股利支付的連續(xù)性逐年增強, 但平均股利支付率偏低,股利政策隨意性較大;股利支付行為有階段性迎合監(jiān)管政策的特征;地區(qū)、行業(yè)、板塊間股利支付率差異明顯[60]。
學術界對于金融市場的研究更多的是討論金融市場的未來發(fā)展,而總結性的研究不多。
參考文獻:
[1]高尚全.中國金融改革的進展和新任務[J].清華金融評論,2017(11).
[2]王國剛.中國金融改革發(fā)展的方向[J].中國金融,2017(15).
[3]周治富.理解中國金融改革——一個制度金融學范式的解釋框架[J].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7(2).
[4]鐘正生,張璐.中國金融改革:經驗、困境與未來[J].國際經濟評論,201(5).
[5]張曉強,李心丹.中國農村金融改革的路徑依賴與路徑設計[J].南京社會科學,2017(10).
[6]孫國峰.以新發(fā)展理念指導金融改革[J].中國金融,2017(7).
[7]吳曉求.中國金融監(jiān)管改革:邏輯與選擇[J].財貿經濟,2017(7).
[8] 楊飛. 以歷史的視角看我國金融監(jiān)管改革[J]. 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17(10).
[9]張原,陳建奇.中國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的動因、挑戰(zhàn)及對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7(4).
[10]徐忠.中國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實踐經驗與貨幣政策理論的國際前沿[J].金融研究,2017(1).
[11]張平.貨幣供給機制變化與經濟穩(wěn)定化政策的選擇[J].經濟學動態(tài),2017(7).
[12]牛嵩.社會融資規(guī)模和貨幣供應量與貨幣政策操作目標間相關關系比較研究[J].上海金融,2017(4).
[13]石龍,唐華云.我國社會融資結構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7(3).
[14]鄭忱陽,劉園.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對“三元悖論”三選一的證實——基于三元悖論三指數的計算與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7(5).
[15]周國慶,侯繼磊.貨幣政策對收入不平等的影響[J].上海金融,2017(10).
[16]朱麗軍,袁璨.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研究——基于股價和房地產價格的實證分析[J].中國物價,2017(4).
[17]李迅雷,唐軍.貨幣政策與股價的相關性[J].中國金融,2017(17).
[18]馬勇.金融周期與貨幣政策[J].金融研究,2017(3).
[19]陳浪南,張華.我國貨幣政策效應的非對稱性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8(1).
[20]徐淑華,李慶華.財政政策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J].財經問題研究,2017(4).
[21]萬沖,朱紅.中國結構性貨幣政策的效果評估及優(yōu)化思路[J].學術論壇,2017(4).
[22]劉瀾飚,尹海晨.中國結構性貨幣政策信號渠道的有效性研究[J].現(xiàn)代財經,2017(3).
[23]陳其安,雷小燕.貨幣政策、投資者情緒與中國股票市場波動性:理論與實證[J].中國管理科學,2017(11).
[24]劉金全,石???利率雙軌制與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理論闡釋和實證檢驗[J].經濟學家,2017(12).
[25]陳軍,師偉哲.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管理對貨幣政策貫徹執(zhí)行效果的影響[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7(2).
[26]劉金全,李書.我國資產價格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選擇[J].南京社會科學,2017(4).
[27]楊霞,朱玲.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調控體系影響的實證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17(14).
[28]高宏霞,張小燕.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的研究[J].北方金融,2017(5).
[29]顧海峰,劉丹丹.中國匯率政策對貨幣政策的傳導特征研究——數量型抑或價格型[J].國際經貿探索,2017(10).
[30]吳曉芳,謝建國,葛秋穎.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影響了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嗎?[J].經濟評論,2017(1).
[31]李政.“811匯改”提高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嗎?[J].金融研究,2017(4).
[32]喬寧寧.人民幣匯率、資產價格與短期國際資本流動——基于“811匯改”前后的實證研究[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7(10).
[33]陸磊,李宏瑾,蘇乃芳.最優(yōu)外匯儲備與金融對外開放改革[J].財貿經濟,2017(12).
[34]李靜怡.簡析我國1994—2015年外匯儲備適度規(guī)模[J].發(fā)展研究,2017(5).
[35]周遠游,劉莉亞,盛世杰.基于匯改視角的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7(10).
[36]李建偉,楊琳.影響因素、管控機制與人民幣匯率波動趨勢[J].改革,2017(1).
[37]郭維.美國政治施壓事件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研究:2006—2016年[J].世界經濟研究,2017(1).
[38]余永定,肖立晟.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向[J].中國經濟報告,2017(2).
[39]劉思躍,唐松慧.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研究:理論及實證[J].世界經濟研究,2017(6).
[40]符大海,張瑩,盧偉.人民幣匯率對國內物價傳遞效應的再估計: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證據[J].宏觀經濟研究,2017(1).
[41]郭銳欣,朱懷任.人民幣匯率與股價房價的聯(lián)動關系與時變動態(tài)相關性[J].浙江社會科學,2017(10).
[42]蓋靜,人民幣匯率向國內價格的傳遞系數大小變動趨勢及啟示——基于匯改后數據的VAR模型分析[J].上海金融,2017(4).
[43]王澎波,于濤,王旺平.金融發(fā)展、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7(1).
[44]田菁.金融發(fā)展是否促進了經濟增長?——基于2003—2014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再檢測[J].財經問題研究,2017(6).
[45]田衛(wèi)民.金融發(fā)展緣何抑制了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J].經濟問題,2017(1).
[46]李強,李書舒.政府支出、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J].國際金融研究,2017(4).
[47]李明.山東省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基于時間序列VAR分析[J].金融經濟,2017(4).
[48]劉玉芝,劉志晶.廣西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時代金融,2017(5).
[49]平新喬,李淼.資源稟賦、收入分配與農村金融發(fā)展的關聯(lián)度[J].改革,2017(7).
[50]侯國棟.農村金融二元體制慣性及其資本抑制機理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7(1).
[51]王煜宇,鄧怡.農村金融政策異化問題根源與法制化破解方案[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
[52]李德荃.關于我國農村信貸缺口的估計[J].東岳論叢,2017(10).
[53]賈立,湯敏.中國農村金融成熟度的測量與實證研究[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17(1).
[54]張曉琳,高山,董繼剛.中國農村金融制度:歷史演進、現(xiàn)實困境與創(chuàng)新路徑[J].西南金融,2017(7).
[55]張細松.“新常態(tài)”下商業(yè)銀行農村普惠金融運作研究[J].金融理論探索,2017(3).
[56]何華武,馬國賢.財政政策、產能過剩與通貨膨脹動態(tài)[J].財政研究,2017(7).
[57]肖崎,隆欣.我國貨幣結構變化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研究[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7(9).
[58]陳紅,徐慧丹.我國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率的關系研究——基于1980—2014年的實證[J].當代經濟,2017(7).
[59]張鐵剛,吳凱.信貸波動與資本結構:A股市場2003—2015年的經驗證據[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
[60]楊寶,莊恒,甘孜露.中國證券市場“現(xiàn)金股利之謎”——基于1990—2015年上市公司分紅數據的考察[J].證券市場導報,2017(9).
(責任編輯、校對:盧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