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來
朱子在“己丑之悟”后,由于功夫宗旨的問題已經(jīng)解決,故立即轉(zhuǎn)向哲學(xué)理論的建構(gòu)。他在次年即乾道庚寅(1170)完成了《太極解義》(即對周敦頤《太極圖》和《太極圖說》的注釋),事實(shí)上,在己丑(1169)以前朱子已經(jīng)關(guān)注周敦頤和《太極圖》《通書》。如在己丑的前一年(1168),他在《答汪應(yīng)辰書》中就勸汪應(yīng)辰研究《太極圖說》,以了解周敦頤與二程的學(xué)術(shù)淵源。次年己丑(1169)他又與汪應(yīng)辰書,信中他已經(jīng)用“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概括《太極圖》及說的思想性質(zhì),為其《太極解義》準(zhǔn)備了基礎(chǔ)。正是己丑年六月朱子完成了對《太極圖說》和《通書》的編訂,刊行了二書的建安本*朱熹:《太極通書后序(建安本)》,周敦頤著,陳克明點(diǎn)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42頁。據(jù)朱子此序,建安本之前有長沙本,亦是朱子所編定,但該本太極圖附于最后,《通書》用胡氏傳本,缺分章之目,故又刻建安本。。二三年后,朱子《再答汪應(yīng)辰書》,把他作的《太極圖說解》及相關(guān)的討論寄給汪應(yīng)辰,他還特別說明,呂祖謙至今對其中的一些問題“未能無疑”,并對此感到遺憾。
讓我們從呂祖謙的回應(yīng)開始。
朱子《太極解義》成書與朱張呂三賢之交流密不可分。關(guān)于《太極解義》,朱子與張栻往來書,多次論及。而朱子與呂祖謙書,卻未嘗一及之??尚业氖牵趨巫嬷t與朱子書中,卻屢屢提及《太極解義》,成為朱子《太極解義》成書年代以及朱張呂討論《太極解義》的最好見證。所以讓我們先來看呂祖謙文集: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二:
某官次粗安,學(xué)宮無簿領(lǐng)之煩,又張丈在此,得以朝夕咨請……《太極圖解》,近方得本玩味,淺陋不足窺見精蘊(yùn),多未曉處,已疏于別紙,人回切望指教。*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97頁。
此書作于乾道六年(1170)四月*杜海軍:《呂祖謙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72頁。。書中所說的《太極圖解》即《太極解義》。這是張栻和呂祖謙同在嚴(yán)州時所寫的信。這表明朱子在乾道六年庚寅春夏間已經(jīng)將《太極解義》寄給張呂二人,這個時間也就是他的《太極解義》初稿完成的時間。呂祖謙書中所說“多未曉處,已疏于別紙”,《東萊呂太史別集》卷十六《與朱侍講答問》中的《太極圖義質(zhì)疑》當(dāng)即此書所說的“別紙”。下節(jié)將專論之。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三:
某前日復(fù)有校官之除,方俟告下乃行,而張丈亦有召命,旦夕遂聯(lián)舟而西矣?!吨杏埂贰短珮O》所疑,重蒙一一鐫誨,不勝感激。*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398頁。
此書當(dāng)作于乾道六年(1170)五月*杜海軍:《呂祖謙年譜》,第73頁。,照此書所說,朱子對其“別紙”應(yīng)有回復(fù),呂氏才會說“《太極》所疑,重蒙一一雋誨”。但今朱子文集中答呂伯恭諸書中卻未見此種回復(fù),應(yīng)被編朱子文集者刪削所致。此時張呂二人仍在嚴(yán)州,準(zhǔn)備赴杭州任新職。這期間朱子與張呂書信,可在一月之間往復(fù),較為快捷,這應(yīng)是由于張栻有守任嚴(yán)州使人的方便。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六:
周子仁義中正主靜之說,前書所言仁義中正皆主乎此,非謂中正仁義皆靜之用,而別有塊然之靜也?!叭松o,天之性也”,乃中正仁義之體,而萬物之一源也。中則無不正矣,必并言之曰中正;仁則無不義矣,必并言之曰仁義。亦猶元可以包四德,而與亨利貞俱列,仁可以包四端,而與義禮智同稱。此所謂合之不渾,離之不散者也。*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401頁。
此書亦當(dāng)在乾道六年(1170)*杜海軍:《呂祖謙年譜》,第88頁。。按呂氏《質(zhì)疑》中主張“靜者,中正仁義之主也”,這里呂祖謙再加申明,這并不是說中正仁義都是靜之用,也不是說中正仁義之外別有獨(dú)立的靜。朱子答林擇之書“伯恭亦得書,講論頗詳,然尤鶻突”,可能指的就包括呂祖謙此類質(zhì)疑和討論。朱子《太極解義》中有關(guān)仁義中正的解釋,是呂祖謙主要提出意見的部分。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七:
某以六月八日離輦下,既去五日,而張丈去國,……《太極圖解》,昨與張丈商量未定,而匆匆分散,少暇當(dāng)理前說也。*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403頁。
此書當(dāng)在乾道七年(1171)夏*杜海軍:《呂祖謙年譜》,第93頁。。此書證明,張呂六月去國,離開杭州,二人行前還曾討論朱子的《太極解義》,并表示要繼續(xù)討論下去。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十一:
示下《太極圖》《西銘解》,當(dāng)朝夕玩繹,若有所未達(dá),當(dāng)一一請教……*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405頁。
年譜以此書在乾道七年(1171)十月*杜海軍:《呂祖謙年譜》,第99頁。。此處所說的《太極圖》疑指修改后的《太極解義》。這可以從下書得到證明。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十三:
某官下粗遣,第索居無講論之益,恐日就湮廢,殊自懼耳。向承示以改定《太極圖論解》,比前本更益覺精密。*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407頁。
此書當(dāng)在壬辰(1172)。蓋下書即奔父病喪矣??梢姶藭f“向承示以改定《太極圖論解》”,應(yīng)即上書所說的“示下《太極圖》”,即朱子的《太極解義》。
《東萊呂太史別集》卷七《與朱侍講》十五:
某罪逆不死,復(fù)見改歲,……太極說俟有高安便,當(dāng)屬子澄收其板。*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zhàn)壘主編:《呂祖謙全集》第一冊,第409頁。
則此書已在癸巳(1173)初*杜海軍:《呂祖謙年譜》,第111頁。。此書所說的“太極說”,是指張栻在高安刊行的《太極圖說解義》。他準(zhǔn)備有便人去江西時請劉子澄協(xié)助收板,使其《太極圖說解義》不再印行。
此事朱子也已經(jīng)直接勸過張栻,如朱子答人書:
欽夫此數(shù)時常得書,論述甚多?!堆匀省芳敖魉短珮O解》,蓋屢勸其收起印板,似未甚以為然,不能深論也。(《續(xù)集·答李伯諫》壬辰)*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續(xù)集》卷八,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786頁。此信之年參拙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
蓋張栻在收到朱子的《太極解義》后,自己也作了《太極解》,被人在江西高安刊行,朱子認(rèn)為這未經(jīng)仔細(xì)修改討論,失于倉促,故勸張栻收起印板,呂祖謙也同意朱子的這一主張。
以上是從呂祖謙文集看朱子與張呂論商太極解義的情形。下面來看朱子與張栻書信往來對此解義的討論。
得欽夫書,論太極之說,竟主前論,殊不可曉。伯恭亦得書,講論頗詳,然尤鶻突。問答曲折,謾錄去一觀。(《別集·林擇之十五》庚寅夏)*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別集》卷六,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5冊,第4951頁。此信之年參拙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
這是朱子與林擇之書,這里所說的張栻“竟主前論”,沒有明確說明所指為何。朱子只是對張栻未接受他的意見表示難以理解,對呂祖謙的異議則更覺得“鶻突”。但是實(shí)際上朱子接受了他們的一些意見,對初稿作了相應(yīng)修改。
來看朱子與張栻的書信。
《太極圖》立象盡意,剖析幽微,周子蓋不得已而作也。觀其手授之意,蓋以為唯程子為能受之。程子之秘而不示,疑亦未有能受之者爾。(《答張敬夫二十》)*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一,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1冊,第1341頁。此書原注“壬辰冬”,但為數(shù)書之合,上引之文應(yīng)是朱子作《太極通書解》之初時所作。
此書應(yīng)在朱子寄《太極解義》給張栻之初,即在庚寅。后來朱子在乾道九年(1173)作的《太極解義注后記》中說:
熹既為此說,嘗錄以寄廣漢張敬夫。敬夫以書來曰:“二先生所與門人講論問答之言,見于書者詳矣。其于《西銘》,蓋屢言之,至此圖,則未嘗一言及也,謂其必有微意,是則固然。然所謂微意者,果何謂耶。”*周敦頤著,陳克明點(diǎn)校:《周敦頤集》,第11頁。
朱子這里引用的張栻答書中語,應(yīng)即是對朱子《答張敬夫二十》書的回復(fù),今張栻文集中已不可見。可見朱子答張敬夫二十書,應(yīng)即是“錄以寄廣漢張敬夫”的信,時在庚寅(1170)春,而不能在后(《答張敬夫二十》書乃數(shù)書雜列,無法更析論考)。
今存朱子與張栻書,只有二封是詳論《太極解義》義理的,其一如下:
對于朱子的解義,張栻的第一個意見是“無極之真”應(yīng)屬上讀,作“各一其性,無極之真”而不是“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朱子認(rèn)為這在文字和義理上都說不通。張栻第二個意見是,“各具一太極”中的“一”字可去掉,朱子則堅(jiān)持保留“一”字,認(rèn)為這樣似乎更好。從朱子所說“《太極解》后來所改不多”,可以推知朱子在與張栻和呂祖謙討論之后,在《太極解義》的主要義理方面所作的修改不多。朱子與張栻、呂祖謙主要的理論上的分歧,是圍繞朱子對《太極圖》說“圣人定之以仁義中正而主靜”的解釋。
朱子與張栻另一討論《太極解義》義理的書信如下:
又《太極》“中正仁義”之說,若謂四者皆有動靜,則周子于此更列四者之目為剩語矣。但熟玩四字指意,自有動靜,其于道理極是分明。蓋此四字便是“元亨利貞”四字(仁元中亨義利正貞),元亨利貞、一通一復(fù),豈得為無動靜乎?近日深玩此理,覺得一語默、一起居,無非太極之妙,正不須以分別為嫌也?!叭仕陨敝Z固未瑩,然語仁之用,如此下語,似亦無害。不審高明以為如何?(《答張敬夫十七》辛卯壬辰)*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一,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1冊,第1337頁。此書之年參拙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
根據(jù)此書,張栻的主張是“中正仁義四者皆有動靜”,張栻答呂祖謙書說“某意卻疑仁義中正分動靜之說”可以為證,認(rèn)為不能以仁義屬動,中正屬靜。這可能也就是朱子所說的“得欽夫書論太極之說,竟主前論,殊不可曉”。不過朱子在附辯中所說的“或謂不當(dāng)以仁義中正分體用”,主要指呂祖謙,與此處張栻所說不同,附辯中并沒有包括張栻這一觀點(diǎn)的批評與對張栻的回應(yīng)。此外,朱子初稿中應(yīng)有“仁所以生”一句,今本已經(jīng)不見,則是后來被修改刪去。
由上面敘述可見,朱子的《太極解義》是在與朋友的反復(fù)討論中,經(jīng)不斷修改考訂而后成。而張栻的《太極圖說解義》,后于朱子解義而作,卻在乾道八年(1172)刻于江西高安。朱子覺得這失于倉促,故與張栻書言:
又劉子澄前日過此,說高安所刊《太極說》,見今印造,近亦有在延平見之者。不知尊兄以其書為如何?如有未安,恐須且收藏之,以俟考訂而后出之也。(《答欽夫仁疑問四十七》癸巳)*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二,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1冊,第1417頁。此書之年參拙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
這就是前引呂祖謙與朱子書所說的“《太極說》俟有高安便,當(dāng)屬子澄收其板”之事。朱子希望張栻收回此板,等改訂后再考慮印行。
朱子文集中還有與張栻一書論及太極者:
孟子明則動矣,未變也;顏?zhàn)觿觿t變矣,未化也。有天地后此氣常運(yùn),有此身后此心常發(fā),要于常運(yùn)中見太極,常發(fā)中見本性。離常運(yùn)者而求太極,離常發(fā)者而求本性,恐未免釋老之荒唐也。(《答張敬夫問目四十一》庚寅辛卯)*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二,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1冊,第1403頁。此書之年參拙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
此書的意義在于,朱子的太極論不僅具有宇宙論意義,也有心性功夫論意義。其宇宙論意義是“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其心性功夫論意義是“要于常運(yùn)中見太極,常發(fā)中見本性”。太極是天地運(yùn)化的主宰,又是人心發(fā)動的本性,太極論就是要人在運(yùn)動發(fā)見中認(rèn)得太極。但是天地的主宰不能離開運(yùn)化的過程,人心的本性也不能離開心的發(fā)動,這個關(guān)系應(yīng)該即是“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故應(yīng)當(dāng)即動靜求太極,即已發(fā)求未發(fā),即其運(yùn)化發(fā)動之中求見太極和本性。這個結(jié)論應(yīng)當(dāng)既是朱張二人在長沙會講達(dá)成的共識,也是二人在《太極解義》討論中的基礎(chǔ)。
張栻集中與朱子等人論朱子《太極解義》書也有數(shù)封。
某備數(shù)于此,自仲冬以后凡三得對,……《太極圖解》析理精詳,開發(fā)多矣,垂晦甚荷。向來偶因說話間妄為他人傳寫,想失本意甚多。要之言學(xué)之難,誠不可容易耳?!秷D解》須仔細(xì)看,方求教。但覺得后面亦不必不論如此之多,只于綱領(lǐng)出拈處可也。(《答朱元晦·又》)*張栻著,楊世文點(diǎn)校:《張栻集》(四),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100頁。
此書應(yīng)在庚寅(1170)之冬十二月*《張宣公年譜》,王開琸、胡宗楙、[日]高畑常信著,鄧洪波輯校:《張栻年譜》,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7年,第61頁。,“《太極圖解》析理精詳,開發(fā)多矣,垂晦甚荷”,“《圖解》須仔細(xì)看,方求教”,這看起來是,雖然朱子在本年初夏早就把《太極解義》寄給張栻,但張栻因政治活動頻繁,未曾細(xì)觀。另外,也有可能此書所說的《太極圖解》是朱子的改本,如呂祖謙書所見,因?yàn)榘蠢碚f張栻不會對朱子春天寄來的《太極解義》的回應(yīng)拖至冬日。張栻答呂祖謙:
元晦數(shù)通書講論,比舊尤好?!墩Z孟精義》有益學(xué)者,序引中所疑曾與商榷否?但仁義中正之論,終執(zhí)舊說。濂溪自得處渾全,誠為二先生發(fā)源所自。然元晦持其說,句句而論,字字而解,故未免返流于牽強(qiáng),而亦非濂溪本意也。觀二先生遺書中,與學(xué)者講論多矣,若《西銘》則再四言之,至太極圖則未嘗拈出此意,恐更當(dāng)研究也。(《寄呂伯恭》)*張栻著,楊世文點(diǎn)校:《張栻集》(四),第1134頁。
此書提及《論孟精義》,其年代當(dāng)在壬辰(1172)*朱子《論孟精義》成書在壬辰歲(1172),《朱子年譜》“八年壬辰,四十三歲,春正月,《論孟精義》成”(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第46頁)。。其中提到朱子的數(shù)句,是指朱子沒有接受張栻關(guān)于仁義中正的意見,“終執(zhí)舊說”。張栻批評朱子的《太極解義》對周敦頤的原書“句句而論,字字而解,故未免返流于牽強(qiáng)”,有失濂溪渾全本意。
其《答吳晦叔》云:
伯恭昨日得書,猶疑《太極說》中體用先后之論,要之須是辨析分明,方真見所謂一源者。不然,其所謂一源,只是臆度想象耳。但某意卻疑仁義中正分動靜之說,蓋是四者皆有動靜之可言,而靜者常為之主,必欲于其中指二者為靜,終有弊病。兼恐非周子之意,周子于主靜字下注云“無欲故靜”,可見矣。如云“仁所以生”,殊覺未安。生生之體即仁也,而曰仁所以生,如何?周子此圖固是毫分縷析,首尾洞貫,但此句似不必如此分。仁義中正,自各有義,初非混然無別也。更幸見教。(《答吳晦叔·又》)*張栻著,楊世文點(diǎn)校:《張栻集》(四),第1065頁。
此書疑在辛卯(1171)*既云伯恭得書,則應(yīng)在二人辛卯(1171)六月去國之后,否則以臨安鄰墻之近,二人必不用書札矣。,呂祖謙寫信給張栻,表示他對朱子《太極解義》體用先后說的不同意見。張栻則聲明,他對朱子《太極解義》的體用先后論沒有意見,而對其中的仁義中正分動靜之說有所不滿。這是張栻?qū)χ熳咏饬x的主要批評意見。
在張呂之外,朱子與其他學(xué)者也就《太極解義》作了廣泛的交流,其中答楊子直書在思想上特別重要,楊子直是朱子的學(xué)生。書中說道:
承喻“太極”之說,足見用力之勤,深所嘆仰。然鄙意多所未安,今且略論其一二大者,而其曲折則托季通言之。
這是這一時期朱子論《太極圖說》思想最重要的一封信。據(jù)其中所說:“熹向以太極為體,動靜為用,其言固有病,后已改之曰:‘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jī)也?!藙t庶幾近之?!眲t朱子初稿中應(yīng)有“太極為體,動靜為用”的類似說法,后來改為“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jī)也”這一著名的表述。這一重要改動至少在乾道九年(1173)定本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
朱子的學(xué)生廖德明來書請問:
朱子回答說:
繼善、成性分屬陰陽,乃《通書》首章之意,但熟讀之,自可見矣。蓋天地變化,不為無陰,然物之未形,則屬乎陽;物正其性,不為無陽,然形器已定,則屬乎陰。嘗讀張忠定公語云:“公事未著字以前屬陽,著字以后屬陰?!彼埔喔Q見此意。(《答廖子晦一》甲午)*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2冊,第2080頁。此書之年參拙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然若據(jù)附辯,則此書不當(dāng)晚于癸巳(1173)。
朱子所說的陰陽觀,他在后來也保持不變。朱子《太極解義》附辯中說到幾種對其解義的意見,其中有所謂“或謂不當(dāng)以繼善成性分陰陽”,這應(yīng)當(dāng)就是指廖德明的意見及類似廖德明的意見。
再來看朱子答程允夫有關(guān)《太極解義》的問目,只是這一答問應(yīng)已在乾道癸巳(1173)朱子《太極解義》定稿之后了。
《文集·答程允夫》載(頂格段為程允夫問,其后退二格開始的段落為朱子答):
《太極解義》以太極之動為誠之通,麗乎陽,而繼之者善屬焉;靜為誠之復(fù),麗乎陰,而成之者性屬焉。其說本乎《通書》。而或者猶疑周子之言本無分隸之意,陽善陰惡又以類分。又曰:“中也,仁也,感也,所謂陽也,極之用所以行也。正也,義也,寂也,所謂陰也,極之體所以立也?!被蛘咭扇绱朔峙?,恐學(xué)者因之或漸至于支離穿鑿。不審如何?
此二義,但虛心味之,久當(dāng)自見。若以先入為主,則辯說紛拏,無時可通矣。
“仁義中正”,洵竊謂仁義指實(shí)德而言,中正指體段而言。然常疑性之德有四端,而圣賢多獨(dú)舉仁義,不及禮智,何也?
中正即是禮智。
《解義》曰:“程氏之言性與天道,多出此圖,然卒未嘗明以此圖示人者,疑當(dāng)時未有能受之者也?!笔莿t然矣。然今乃遽為之說以傳之,是豈先生之意耶?
當(dāng)時此書未行,故可隱,今日流布已廣,若不說破,卻令學(xué)者枉生疑惑,故不得已而為之說爾。
濂溪作《太極圖》,發(fā)明道化之原;橫渠作《西銘》,揭示進(jìn)為之方。然二先生之學(xué),不知所造為孰深?
此未易窺測,然亦非學(xué)者所當(dāng)輕議也。
程子曰:“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無妄是圣人之誠,不欺是學(xué)者之誠,如何?
程子此段,似是名理之言,不為人之等差而發(fā)也。
《近思錄》載橫渠論氣二章,其說與《太極圖》動靜陰陽之說相出入。然橫渠立論不一而足,似不若周子之言有本末次第也。
以上,問目第一段引用了《太極圖解》的文句,也就太極之動屬陽、太極之靜屬陰的說法有所質(zhì)疑,并對中仁屬陽、正義屬陰的解釋也有所懷疑。朱子讓其虛心體味,不必辯說。
朱子《答林擇之》書“伯恭亦得書,講論頗詳,然尤鶻突”,所指應(yīng)即呂氏《太極圖義質(zhì)疑》?!短珮O圖義質(zhì)疑》第一行是引朱子解義之文,下退進(jìn)兩格開始的是呂氏的質(zhì)疑。全文見下(字號加粗標(biāo)明者是本文作者描黑,為朱子《太極解義》定本中已刪去不見的字句),而我的評論則以“按”字出之,讀者幸留意焉。
無聲無臭,而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柢系焉。
太極即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柢也,恐多“系焉”兩字。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實(shí)造化之樞紐,品匯之根柢也”??梢娭熳佣ū疚樟藚问系囊庖姡サ袅恕跋笛伞倍?。
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誠者,圣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動而生陽,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資始也;靜而生陰,誠之復(fù)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
以動而生陽為繼之者善,靜而生陰為成之者性,恐有分截之病?!锻〞分乖啤耙魂幰魂栔^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fù)”,卻自渾全。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誠者,圣人之本,物之終始,而命之道也。其動也,誠之通也,繼之者善,萬物之所資以始也;其靜也,誠之復(fù)也,成之者性,萬物各正其性命也”。定本把原作“動而生陽”“靜而生陰”改為“其動也”“其靜也”更為簡練。
太極,道也。陰陽,器也。
此固非世儒精粗之論,然似有形容太過之病。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定本增加“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定語,對道器的分別在哲學(xué)上界定的更為清晰,符合朱子的哲學(xué)思想。朱子解義《附辯》中說:“陰陽太極,不可謂有二理必矣。然太極無象,而陰陽有氣,則亦安得而無上下之殊哉?此其所以為道器之別也。故程子曰:‘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須著如此說。然器亦道也,道亦器也。’得此意而推之,則庶乎其不偏矣?!边@可以看作對這里改動理由的說明。
太極立,則陽動陰靜兩儀分。
太極無未立之時,立字一語恐未瑩。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不再用“立”字,這是吸收了呂氏的意見。
然五行之生,隨其氣質(zhì)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則各具一太極。而氣質(zhì)自為陰陽剛?cè)?,又自為五行矣?/p>
“五行之生,隨其氣質(zhì)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則各具一太極”,亦似未安。深詳立言之意,似謂物物無不完具渾全。竊意觀物者當(dāng)于完具之中識統(tǒng)宗會元之意。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然五行之生,隨其氣質(zhì)而所稟不同,所謂‘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則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梢娭熳映醺逯小皠t各具一太極”以下三句在后來定本中作了修改,雖然并不是依據(jù)呂氏的意見來修改的。
有無極二五,則妙合而凝。
二五之所以為二五,即無極也。若“有無極二五”,則似各為一物。陰陽,五行之精,固可以云“妙合而凝”,至于“無極之精”,本未嘗離,非可以“合”言也。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此無極、二五所以混融而無間者也,所謂‘妙合’者也”。“妙合而凝”是周子原話,而在呂氏提出意見后,朱子解義不再用“妙合”,而用“混融無間”,亦不再用“有無極二五”的說法。
妙合云者,性為之主,而陰陽五行經(jīng)緯乎其中。
陰陽五行非離性而有也。有“為之主”者,又有經(jīng)緯錯綜乎其中者,語意恐未安。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蓋性為之主,而陰陽五行為之經(jīng)緯錯綜,又各以類凝聚而成形焉”。朱子定本去掉“妙合”云者,經(jīng)緯后加“錯綜”二字,應(yīng)是接受了呂氏的意見。
男女雖分,然實(shí)一太極而已。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道一而已,隨時著見,故有三才之別,其實(shí)一太極也。
此一段前后皆粹,中間一段似未安。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自男女而觀之,則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極也;自萬物而觀之,則萬物各一其性,而萬物一太極也。蓋合而言之,萬物統(tǒng)體一太極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極也”。此段前后改動較大,而其所以修改之意,并非呂氏意見,應(yīng)考慮到他人的意見,以及朱子自己的調(diào)整。初稿中“道一而已,隨時著見,故有三才之別”數(shù)語見于定本《太極圖說》最后一段的解義,應(yīng)該是后來從此段中移去的。
生生之體則仁也。
體字似未盡。
按:“生生之體則仁也”,此句在定本中已刪去,應(yīng)是吸收了呂氏的意見。
靜者,性之貞也。萬物之所以各正性命,而天下之大本所以立也,中與仁之謂也。蓋中則無不正,而仁則無不義也。
“中則無不正,而仁則無不義”,此語甚善。但專指中與仁為靜,卻似未安。竊詳本文云“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是靜者用之源,而中正仁義之主也。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然靜者誠之復(fù),而性之真也。茍非此心寂然無欲而靜,則又何以酬酢事物之變,而一天下之動哉?故圣人中正仁義,動靜周流,而其動也必主乎靜。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時鬼神,有所不能違也”。定本中“靜者,性之貞也”已改為“靜者誠之復(fù),而性之真也”。而原本“靜者,性之貞也”以下幾句改動甚大,蓋呂氏于中正仁義之理,提出異議較多且執(zhí),此即張栻所說“伯恭猶疑太極說中體用先后之論”,這應(yīng)當(dāng)是朱子后來對這一部分改動較大較多的原因之一。
五行順施,地道之所以立也。中正仁義,人道之所以立也。
“五行順施”,恐不可專以地道言之。“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亦似不必加“中正”字。立人之道,統(tǒng)而言之,仁義而已,自圣人所以立極者言之,則曰“中正仁義”焉,文意自不相襲。
按:通行本《太極解義》作“陰陽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剛?cè)岢少|(zhì),地道之所以立也;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原稿以中正仁義為人道,呂氏提出不必加中正,只提仁義即可,朱子吸收了這個意見,定本中只說“仁義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
“理一分殊”之語,恐不當(dāng)用于此。
按:朱子《太極圖解》初稿中有“無極二五,理一分殊”之說,呂氏不贊成用于對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的解釋,朱子后來的定本刪去了這八個字。
非中,則正無所?。环侨?,則義無以行。
未詳。
按:此數(shù)語在定本中已刪去。
后章云“太極之妙,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動靜相涵,仁義不偏,未有截然不相入而各為一物者也”。此語甚善,似不必以陰陽、剛?cè)?、仁義相配。
按:呂氏這里所說的后章云云,不見于定本,呂氏認(rèn)為這幾句把陰陽、剛?cè)帷⑷柿x相配,是不必要的。朱子刪去這幾句,可能吸收了這個意見。
最后兩段是論《太極圖解》,不是《太極圖說解》,其中有圖形符號,○為太極的圖形。由以上對比可見,朱子虛心吸收了呂祖謙不少意見,對原稿進(jìn)行了修改,這些意見有些屬于修辭性的,有些屬于義理性的。呂祖謙的意見和朱子對相關(guān)意見的采納,促進(jìn)了朱子解義從義理到表述的完善。
最后來看,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淳熙本《晦庵先生文集》中的《太極解義》與后來流傳的《太極解義》通行本的差異。淳熙本《太極解義》應(yīng)是朱子淳熙末正式刊布的《太極解義》本,亦即是乾道九年(1173)定本*見朱熹《題太極西銘解后》,《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二,作于淳熙戊申(1188)二月(朱杰人、嚴(yán)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4冊,第3880頁)。。如果說通行本與淳熙本有所差異的話,那只能得出結(jié)論,淳熙本刊布后,自紹熙以后直至朱子去世,在這個期間朱子還曾對《太極解義》有所修改,盡管修改的幅度并不大。
根據(jù)淳熙本的《太極解義》,其《太極圖說解》與通行本的不同處是:
1.通行本《太極解義》云:
蓋五行之變,至于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至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夫豈有所虧欠間隔哉。
淳熙本《太極解義》沒有“至其所以為陰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夫豈有所虧欠間隔哉”三句。而“蓋五行之變”作“蓋其變”。通行本增加的這幾句,還是重要的補(bǔ)充。
2.通行本《太極解義》云:
五行具,則造化發(fā)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亦未嘗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蓋五行異質(zhì),四時異氣,而皆不能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能離乎太極。至于所以為太極者,又初無聲臭之可言,是性之本體然也。
淳熙本《太極解義》此段之首沒有“五行具,則造化發(fā)育之具無不備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渾然一體,莫非無極之妙;而無極之妙,亦未嘗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數(shù)句。而此段之首作“此據(jù)五行而推之,明無極二五混融無間之妙,所以生成萬物之功也”,此為通行本所無。通行本段首增加的數(shù)句使義理的表述更加完整。
3.通行本《太極解義》云:
蓋性為之主,而陰陽五行為之經(jīng)緯錯綜,又各以類凝聚而成形焉。
淳熙本《太極解義》在“經(jīng)緯錯綜”下有“乎其中”三字。這也是《太極解義》初稿中所原有的,見呂祖謙質(zhì)疑所引。
4.通行本《太極解義》云:
然靜者誠之復(fù),而性之真也。
淳熙本《太極解義》“真”字作“貞”。
5.通行本《太極解義》云:
此天地之間,綱紀(jì)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圣人作易,其大意蓋不出此,故引之以證其說。
淳熙本《太極解義》沒有此數(shù)句。通行本增加的這一段使得語意更足。
此外,淳熙本的《太極圖解》亦與通行本有小差異,如淳熙本無“于是乎在矣”,而通行本“五氣布”下淳熙本多“而”字,等。
這證明,朱子在淳熙末年正式公布其《太極解義》,此后十年,至其病故,仍對《太極解義》作了一些修改,雖無關(guān)大義。今傳通行本是其最后的修訂本。修改的主要內(nèi)容,是增加了三段文字,刪去了一段文字。增加的部分使得義理的表述更加完善。
由此可知,朱子《太極解義》有三個本子,第一個本子是乾道庚寅(1170)朱子完成的初本,見于呂祖謙《太極圖義質(zhì)疑》,雖非全本,亦可窺見大概。第二個本子是乾道九年(1173)定本,淳熙末刊布,即淳熙本《晦庵先生文集》所載《太極解義》。第三個本子是今傳通行本如《朱子全書》所載的《太極解義》,是朱子晚年最后改定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個本子的定稿,此本的定稿,曾廣泛吸收了張栻、呂祖謙的意見;其中根本性的理論貢獻(xiàn)來自朱子,但它既是朱子本人在這一時期的理論成果,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乾道后期道學(xué)的理論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