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紅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英語教師必須關注和探討的問題。本文重點闡述怎么做才能使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有效,主要從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使用方面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教學
如何使教學有效呢?筆者認為,選用最恰切的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關鍵。中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所以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創(chuàng)新。
一、巧設問為有效教學導航
在新課導入時,教師所提的問題應能起到承上啟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的作用。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5 ReadingHollv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這一課時中,我先把Audrey Hepburn -生中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她演的電影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過去。我也趁機與學生進行了互動問答:
T:Who is she?
Ss: She is Audrey Hepburn.
T:What is she?
Ss: She is one of Hollywood' s all-time greatest actresses.
T: What films did she act in?
SI: She acted in Monte Carlo Baby, Gigi, Roman Holiday. Ondine_
T: Is she famous onlv in the USA?
S2: No, she is famous not only in the USA. but also in other parts ofthe world.
就這樣在真實的語境下引出了本文中的詞匯和句型,學生爭相發(fā)言,氣氛十分熱烈,教學效果極佳。
當然,教師所提問題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由淺入深,特別是在新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答Yes or No等正誤判斷的淺顯問題,然后逐步過渡到由疑問詞what/when/where /how/why引導的特殊疑問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盡量減少學生齊聲回答的次數,因為齊聲回答的方式表面上似乎人人開口了,加快了教學的進度,避免了冷場,但忽略了提問對象的針對性,不利于提問的深層次展開,更不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應注意技巧性,做到深入研究教材,由淺入深,步步設問。只有這樣,才可將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由被動變主動,讓學生從“學會”過渡到“會學”。
二、活學活用要貫穿于課堂活動中
在呈現新的語言點后,教師接著有必要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使學生所學的內容得以及時消化、吸收與運用。那么任務的設計要有興趣性、真實性。因為學生興趣與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勺寣W生或猜謎,或互相提問編對話,或小組合作討論,讓學生們在互動中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在獨立與合作的交織中不斷完善自我。如學完7A Unit Four Food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猜測食物名稱的游戲,教師在袋子里準備剛學過的食物,由學生邊摸邊猜,這樣能極大地引起學生的興趣,更能很好地鞏固所學單詞。在學完Audrey Hephurn這一課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Audrey Hepburn's earlv life,acting life and late life,也是提煉學生語言能力的較好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去感受語言,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從而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自信心就增強,學習的興趣就得到激發(fā)、保持和鞏固。
三、面向全體學生,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
培優(yōu)補差工作并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有事實表明,利用課余補課的學生的成績并不會比不補課的學生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yōu)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補差,我覺得首先要“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練習中的懶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yè)不能及時完成甚至有拖拉現象等。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教師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讓差生回答,讓他們樹立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給他們板演的機會,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練習習慣;三是課堂作業(yè)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jiān)督,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四是不能讓他們有拖拉作業(yè)的機會,一經發(fā)現及時進行批評,并嚴格處理。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fā)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yè)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有效學習,實現有效課堂的最大化做準備。
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要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教師要由“演講者”轉變?yōu)椤熬巹 焙汀皩а荨保駥а萁o演員說戲那樣,創(chuàng)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另外,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雙基的掌握,更要在課堂中以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及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信心,促進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最終目標。而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很多,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教學方法也是多樣化的,要因教師本人、所任教班級學生而異,只有做到適時適度,適合自己,適合學生,切實可行,才能富有成效,才能真正持久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