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丹 編輯/一 帆
楊丹澳洲華人。復旦大學中文系學士,悉尼大學亞洲學院碩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先后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悉尼數(shù)家華文媒體記者及總編?,F(xiàn)為獨立學者,主要研究領(lǐng)域包括現(xiàn)代私家教育、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兒童學習行為、碩博研究方法等。微信號:sydneydan
捭闔,字面義是“開合”,哲學內(nèi)涵是主觀能動地對陰陽或者“道”實施反作用。老子主張遵循“道”,鬼谷子主張在遵循道的基礎(chǔ)上通過“捭闔”來干預道。這是二人哲學旨趣的不同。
《捭闔》明言,“捭闔者,以變動陰陽”。意即,通過變化來促動陰陽運行。注意此處“變動”非并列結(jié)構(gòu),是動賓結(jié)構(gòu);或曰偏正結(jié)構(gòu),“變”修飾“動”,以“變”為手段達成“動”的行為,而這個行為的施動對象是陰陽。表現(xiàn)在游說中,以“言語之變”促成“事物之動”的思想貫穿《鬼谷》全文。
捭闔是雙邊而非單邊的,你我皆可捭闔。比如說,你我站在一扇能向內(nèi)外兩邊打開的門的內(nèi)外兩側(cè),于是,皆可向內(nèi)或向外開門、皆可向內(nèi)或向外關(guān)門、皆可抵近或離開此門。這樣一來,“你-門-我”的關(guān)系可形成如下勾兌。
以上勾兌,顯示了捭闔的復雜性:游說有16種捭闔意義上的基本局面,這還不包括開關(guān)中的“向內(nèi)或向外”。其實,游說如此,日常中的談判、溝通、做思想工作等亦如此。這就是捭闔的現(xiàn)實意義。
細說而言,1-a意味著雙方都想談(雙開);4-d意味著雙方不想談(雙離),余類推。另需注意“關(guān)”與“離”不同,前者是雖有面談卻避重就輕;后者要么是避而不見而無面談,要么是談崩了拂袖而去。
那么,“門”指什么?是指所議之事的開啟;換言之,挑起一個話題:長生、安樂、死亡、憂患,如此等等。不管什么話題,說士首先要做的是,奪取“制門權(quán)”或者“制話題權(quán)”。
問題是,如果我開啟了話題之門,是否就卷入局中;反之,關(guān)閉了話題之門,我是否就脫身事外?都不對。鬼谷子主張“守司其門戶”,此即,占據(jù)門戶位置,始終若即若離、不進不出。
守司門戶是個很智慧的考慮:非我求天下,天下求我,但我始終守門戶而不入局。這一招,蘇秦、張儀等人顯然沒學到。他們急于建功立業(yè),一頭扎入局中,后來的不幸遭遇也勢在必然了。
鬼谷子自己很是守司門戶。觀彼戰(zhàn)國,天下有求于鬼谷子者甚眾,他卻始終不入局,而是讓學生頂替他入局。學生與老師的實踐境界從源頭上就差異明顯,這讓我懷疑所謂“《鬼谷子》出自其學生之手”的說法。換言之,蘇張等人的游說實踐,并不足以支撐《鬼谷子》的深宏內(nèi)涵。
捭闔常與縱橫并論,以至于,言鬼谷必言合縱連橫。合縱連橫真的是“鬼谷子的局”嗎?筆者以為,這只是鬼谷子思想的產(chǎn)物之一。“之一”而已,遠非全部更非巔峰。這個問題,我在后文或會再提。
總之,對捭闔的輪廓性了解,尤其是對“捭闔-門戶”關(guān)系的芻議,既便于我們理解“捭闔論”說了什么,也便于探求鬼谷子這樣說的時候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