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郴
已經(jīng)記不得是幾次去崀山了。
最初的那次是30年前,歐陽斌時任邵陽市常務(wù)副市長,組織了“三山”筆會。其時是崀山初創(chuàng)之時,湖南作協(xié)幾乎是傾巢而出,印象中有譚談、未央、孫健忠、肖育軒、張揚、王以平、于沙、弘征、潘吉光、葉夢、賀曉彤、龔篤清、王開林、賀振揚、駱曉戈、姜貽斌、朱樹誠等,加上邵陽本土作家,浩浩蕩蕩,崀山文盛,一時無雙。
因為初創(chuàng),崀山的道路崎嶇艱險,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給作家們留下深刻印象。
在牛鼻寨景區(qū),天不作美,大雨滂沱,寒意襲人,登天梯時,大家都巍巍顫顫,卻突然有人放聲高歌,山谷震蕩,豪氣干云,鼓舞了大家的勇氣,一行人無一退縮。
逼仄只見一線天的天一巷,浪花翻滾,水聲轟然,登攀之中,頗有些毛骨悚然之感,但登臨之后,濕漉漉的攀登者喝上一碗熱騰騰的姜糖茶,通體舒展,迅速便獲得一種征服自然的快感。
最艱難的莫過去登臨八角寨,其時的八角寨只有一條羊腸小道,且登臨之前大家已經(jīng)走了幾十里山路,許多人已經(jīng)氣喘吁吁,雙腿發(fā)軟,這真是一段腳力意志力與險途的較量。沿途,便不斷有“文曲星”遺落,最后登臨巔峰,已所剩無幾。
崀山最偉大最壯觀的景色非八角寨莫屬,所謂的鯨魚鬧海、龍頭祭香、百里云海,只有在天際壯闊的大幕拉開之后,才可領(lǐng)略自然給予人類慷慨的饋贈。
而我對崀山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從這艱難的跋涉中獲得的。
此后多次去過崀山,盡管它的不斷變化和發(fā)展每次都給了我不小的驚喜,但幾乎都沒有第一次獲得的原始之美、探險之美、征服之美那般強烈、震撼、激蕩。
崀山,你是雄奇之美,壯闊之美,險峻之美。丹霞地貌所賦予大自然的一切瑰麗,你都無一遺漏地收納于懷中。
但你豪放之中,仿佛缺了點什么?此后多次在崀山游歷,在尋尋覓覓之中,總未能獲得。即便是泛伐于扶夷江上,也只是獲得崀山山水的靈動。
丁酉年末,在不經(jīng)意的尋覓中,我在崀山卻拾到了一塊溫潤之玉。它撒落于崀山群山懷抱之中,說它是一塊溫潤之玉,是在與崀山雄偉奇峻的對比中感受到的。
崀山的美,是自然之美,從任何一個角度,你都會感受到自然的偉力和神奇。數(shù)年前,受葉文智先生委托,我曾主編過一本《崀山天下紅》,得以全方位審視崀山丹霞之美,那時我就不無憒撼地感嘆崀山似乎缺少點人文之美,如今,我終于有了些許的發(fā)現(xiàn)。
玉龍山莊,一座湘西南特色的木質(zhì)山莊,這種山莊在近年旅游開發(fā)大潮并不鮮見,但這座山莊因它依偎于崀山丹霞綠水之中,深藏于崀山白云深處之中,就顯出別樣的韻味,遠遠看去山莊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讓人有歸于林泉,心生戀棧之感。這還僅僅是遠觀的感受,若是登堂入室,這山莊才真正讓你領(lǐng)略深深的魅力。
你若漫步山莊,時時會感受它濃濃的文化氣息,它脫俗而不棄俗,湘西南民居的特點,使它與這片山水渾然一體,但它又突破民宿世俗的特點,以詩書琴畫裝點出豐富的內(nèi)涵,它不是那種琳瑯滿目、五彩繽紛的土豪打扮,而是恰到好處給你送上悅心的精神美餐。
你無論臨軒凝望,還是憑欄遠眺,或一幅山水美圖送入眼目,或一片天地蒼茫落入胸中,此時,你會物我兩忘,許許多多古典名詩名句會奔涌而至。
若是春雨秋風,夏荷冬梅之時,你在山莊與二三好友,品茗話誼,品味人生滋味,聽偶爾一聲山鳥破空的聲音,你又會升起無限的禪意,領(lǐng)會人生的真諦。哦,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在奮斗之后,也需要靈魂的安靜,精神的慰籍。在這個山莊,在這個充滿文化的莊園,你的浮躁會在裊裊的梵音之中漸漸消退。
也許,在巍巍的崀山之中,它微小,只是鑲嵌于其間小小的山玉,但我相信每一個到過的人,都會深深地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