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喜
近日,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主編的《教育藍皮書(2018)》在京發(fā)布,藍皮書指出,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政策,極大促進了教育公平,但在教育獲得上仍然有明顯的城鄉(xiāng)差距,主要表現在來自農村的學生升入高中和大學的入學率上,而更重要的差距則在教育獲得質量上,即升入重點高中及升入高水平大學機會上的差距。
根據2015年江蘇省高校學生調查,從高職高專到普通本科、“211”高校、“985”高校,隨著我國高校層次梯級的上升,農村子弟的比例越來越小,而來自城市的學生卻呈相反趨勢增加。同時,高職院校中農村子弟的比重逐年上升?!?016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從2011屆的47%達到2015屆的53%,占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半數以上。這說明,農村學生在高等教育獲得質量層次偏低。
導致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鄉(xiāng)學生基礎教育的差距與城鄉(xiāng)學生家庭教育背景的分化。基礎教育方面,城鄉(xiāng)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差距大。以教師學歷為例,農村學校高中及大專學歷教師的比例高于中心城區(qū)學校,本科、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則呈相反的趨勢,農村學校比例最低,中心城區(qū)最高。城鄉(xiāng)之間以及不同區(qū)域學校師資差異有多大?以北京十一學校為例,該校教師中博士就有幾十名,這樣強大的師資,恐怕是不少中西部地區(qū)普通本科高校都不具備的。
家庭教育背景的分化也是導致城鄉(xiāng)學生教育獲得差距的重要原因。家庭所能提供的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所提供的教育環(huán)境與教育資源以及父母參與教育程度與水平、父母的教育期望等都會對城鄉(xiāng)學生教育獲得差距產生重要影響。對于不少農村家庭來說,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完成任務了,而對于城市家長來說,我把孩子送到學校一切才剛開始。
這一點在城鄉(xiāng)學生家庭校外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很明顯。藍皮書顯示,超半數農村孩子從來沒有上過輔導班。根據不久前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組織的調查顯示,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獲得校外培訓資源的機會顯著低于富裕家庭,家庭背景不同導致校內外享受到的教育機會和教育資源開始分化。隨著家庭經濟實力的提高,學科補習參與率和興趣拓展參與率不斷提高。家庭支出金額位于全部樣本后5%的學生的學科補習參與率和興趣拓展參與率分別是7.5%和0.8%,而家庭支出金額位于前5%的學生則高達54.3%和45.7%。
雖然中小學校外培訓飽受詬病,但是由于校外培訓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特長培訓以及提高應試能力方面效果顯著。專門的學科競賽訓練是學生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勝的關鍵。而學科競賽成績,又是目前各名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參考依據,是升入重點高校的通行證。以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為例,三類報考條件分別為研究創(chuàng)作類、突出才能類、奧賽獲獎類。然而從2017年通過初審的考生來看,僅有20名考生是憑借研究創(chuàng)作、突出才能入圍,占該校全部過審考生的2%,其他絕大多數都是通過奧賽獲獎入圍。
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在此背景下,高校與學生之間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和空間。頂尖學校更加偏向錄取綜合評價優(yōu)秀的學生,高考成績的參考價值將減弱。也就是說,考生想憑借高考裸分考上頂尖名校,將越來越難。而考生想在綜合評價得到亮眼的成績,無非也是體現在奧賽獲獎、突出才能等方面,而這些說白了可以說是用錢堆出來的。所以新高考改革,將會如何影響城鄉(xiāng)教育獲得差距,也是一個值得觀察的話題。
教育獲得的城鄉(xiāng)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是努力縮小。近年來針對農村學生的高考招生專項計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偏遠農村地區(qū)學生上大學的概率。但治本之策還是推動城鄉(xiāng)教育均衡,通過改善農村地區(qū)基礎教育水平,包括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來提高農村學生教育獲得質量。
農村基礎教育硬件條件改善相對容易,加大教育投入便可有立竿見影之效,難的是包括師資力量、文化建設等軟件條件的改善?;A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如何吸引優(yōu)秀人才,與收入待遇問題有關,又不僅僅是收入待遇的問題,如果整個社會的成功觀不改變,我們的農村教育很難有質的提升。比如曾經的奧賽天才被保送北大,但因為沒有順利畢業(yè),最后在一所二本學校教書,這便被定義為“墜落”,用這種狹隘、功利的觀念看待名校畢業(yè)生的職業(yè)選擇,那么農村教育、基礎教育又如何才能吸引到足夠多的優(yōu)秀人才?
家庭經濟條件、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所帶造成的經濟、文化資本差異給城鄉(xiāng)學生教育獲得影響同樣不容忽視。但實事求是地講,家庭經濟、文化資本的差異,是一個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很難消除。我們能做的是為農村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育正確、積極的教育觀念,提高農村家長參加、介入孩子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學校教育來補償農村學生家庭教育的不足,并通過學校教育的改善,提高農村學生教育獲得質量,提振農村家庭對教育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