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靜
班風是一個班集體具有自身特色的、穩(wěn)定的集體作風。具體地說,班風是指一個班級中大多數人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意志情感、精神狀態(tài)等共同的表現形式。良好的班風是良好的教育情境的重要表現。良好的班風,只有在班級中大多數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作風時才會形成;而良好的班風一經形成,又反過來對形成、鞏固和發(fā)展班集體,對教育班級每一個成員產生積極作用。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培養(yǎng)優(yōu)良的班風。
一、班主任率先垂范、嚴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好的班風離不開班主任的敬業(yè)精神、負責的態(tài)度、良好的自身作用。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在長期職業(yè)活動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也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要求,班主任老師尤其應該如此。所謂表率則是指為了教育的需要,班主任老師在學生中率先垂范,自正其身,嚴于律己的原則?,F在的教育往往只重視“言教”,忽視了“身教”,要想成為學生的表率,班主任就必須做到:1.品德修養(yǎng)高。班主任既要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道德追求,又要有樸實的外表、豐富的知識;2.處理事情公正、公平??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正確處理每一個問題;3.師生關系融洽。二者關系既是師生,又像朋友。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guī)
制定和實施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班規(guī)是形成優(yōu)良班風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一個班集體中,雖然上有國家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下有學校的多項規(guī)章制度,但具體到學校的每一個班級,總還有很多細微的事,還需要制定更為詳盡的制度來加以規(guī)范。如:有人遲到、有人不交作業(yè)、有人不掃地、有人亂吐亂扔、有人逃學等,對這些偶發(fā)事件的處理,每個班就一定要制定出相應的班規(guī)來解決。而且班主任制定班規(guī)不能草率,要深入班級實際,與學生打成一片,多交心,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深得人心、切實有效的班規(guī),讓班規(guī)保證班風不受損害。
三、培養(yǎng)優(yōu)秀班干部
班級風氣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干部,班長尤為重要。班干部在老師的細心培養(yǎng)下,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核心及模范帶頭作用。學風、習慣、品質都能養(yǎng)成并發(fā)揚,這樣班級才會有凝聚力。班干部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經過老師的細心培養(yǎng),他們已經很清楚自己該干什么,一旦養(yǎng)成良好習慣,就變成了一種自動化的行動,驅使大家努力學習,學生也會自我約束,努力學習,爭取進步的。這對整個班風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正是因為我們班干部工作做的好,各項工作都可以順利展開,集體大多數成員精神狀態(tài)好,所以,班級才會穩(wěn)定,有凝聚力。
四、樹立榜樣,形成班風正氣
一個好的班風總是一個由點到面、由少數到多數、由壓力變動力、由不自然到習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揮榜樣的表率作用,班主任要在本班中發(fā)現各層次、各方面的好榜樣,并通過學榜樣產生“新榜樣”,進而擴大積極分子隊伍。因此,班主任要抓典型,樹榜樣。
五、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
集體輿論是以議論、褒貶的形式肯定或否定集體動向或集體成員言行的主要言論。正確的集體輿論是班集體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班集體是否形成的重要標志。實踐證明,正確的集體輿論能夠助長健康和進步的因素,促使好人好事不斷涌現,引導更多的人努力向上、積極進取;克服和糾正消極和錯誤的東西,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激發(fā)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有利于維護集體的利益,鞏固集體的團結,形成良好的班風。
六、班主任應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
培養(yǎng)良好的班級風氣,應該貫穿在各種活動中。要有目的地開展各種活動,對此既要明確,又不能放松。這里的活動是指有目的明確、針對性強、體現實現班級目標的內涵,對學生健康成長有意義并起“積累”作用的活動。班主任要明確地認識到,有活動才有集體,有健康積極的活動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開展活動可以給學生影響和鍛煉,使學生通過活動受教育,得到鍛煉,進入積極進取的狀態(tài),因為在活動中才能調動學生的上進意識、競爭意識,才能使學生展露個性的特點和才華,才能形成集體活躍的氣氛。這些都能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班集體自豪感,從而有益于班級風氣的形成。
七、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對每一個班級來說,后進生是不可避免的,這里所說的后進生,不只是學習成績上,更重要的是指品行上,從微觀上來看,單就一個班級而言,把后進生轉化工作做好了,以保證優(yōu)等生會更突出,中等生會更多加入到優(yōu)等生行列,這是有戰(zhàn)略意義的一手棋,一步走對,全局皆活。那么如何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呢?首先,班主任要要樹立起信心,要對后進生充滿信心和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后進生進行交往時,才不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讓師生的心靠得越來越近。教師良好的期待會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從而加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其次,班主任要多利用肢體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改造學生,在課堂上,課外中,多對此類學生進行暗示,“你行的,別人做到的,你也能做到”,這時,你的眼神,你的笑容,你的面部表情,都能給學生巨大的鼓舞;最后,在空間距離上接近他們,轉化他們。轉化后進生的功夫不僅在課堂上,更多的功夫要花在課外、校外。在教室座位的編排上,可以讓他們的座位盡量靠前,而不要總是把學生成績好的學生排在前面。讓后進生感到教師是平等的對待他們,隨著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師生空間距離的縮短,心理距離也自然縮短了。當然,最讓老師頭痛的是后進生表現的反復性,我們在心理上也要預期準備。
總之,培養(yǎng)優(yōu)良班風,方法不一,形式多樣,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漸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引導,那么,積極進取、團結向上的優(yōu)良班風也就逐漸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