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淑儀
【摘要】在小學時期,由于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使得學生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同時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能夠使得學生受益終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尤為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然而,當前時期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不僅出現(xiàn)閱讀興趣低落的現(xiàn)象,而且很多學生本身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基礎薄弱,長此以往造成閱讀抵觸心理。本文就當前階段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以及其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了應該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 途徑 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202-01
引言
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知識性、工具性較強的學科,包含著很多方面的知識,對于這門學科的學習而言,不僅能夠影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同時也對其他學科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要注重培養(yǎng)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速度,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其他科目時更為準確的理解知識內容,提高認知。由此可見,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掌握高效的閱讀能力不僅能鍛煉學生收集、整理信息,也能促進學生挖掘潛力、培養(yǎng)思想品德。然而,當代很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受到的反饋不容樂觀,很多學生反映教學內容無趣且枯燥,這就在無形中加快了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改革進度,本文就此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期盡快提高小學生整體閱讀能力和水平。
一、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一)興趣低落
由于小學生普遍知識儲備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閱讀進度,使其在閱讀上存在更大的難度,進而影響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當代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教師過于注重理論講解,使得學生愈發(fā)覺得課堂無趣且乏味,久而久之造成了對閱讀的抵觸心理。由此可見,教師要想順利開展閱讀教學,首先就需要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以及有吸引力的閱讀文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二)閱讀指導不科學
在小學階段,學生要想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教師的科學指導。而現(xiàn)代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對學生嚴格要求,也沒有為其提供科學性指導,這無疑會增大學生的閱讀壓力,而這也是造成學生閱讀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閱讀文章時,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先從文章的寫作背景入手,接著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在此基礎上在展開閱讀,可以使得閱讀更為高效,也能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加深對文章的印象。
(三)缺少個性化閱讀
經(jīng)過調查和了解可知,多數(shù)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缺少自主閱讀的時間,更多的形式是以教師灌輸式教學為主,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進而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降低其閱讀興趣,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生的閱讀質量越來越差。除此之外,有些教師過于注意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嚴重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在今后語文綜合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個性和想象力,這樣才能夠將閱讀知識成功轉化為自己的寫作素材。
二、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與學生的閱讀能力正比,對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習慣,督促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語文教學課堂開始之初,可以預留幾分鐘讓學生之間分享閱讀體驗。另外,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鍛煉學生找準文章的中心線索,并且將文章進行段落劃分并分析大意。最后可以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強化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十分必要,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在無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同時也能夠自這一過程中更為有效的提高自身閱讀效率。
(二)加強師生交流與溝通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交流程度對于學生學習情況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這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和思想,根據(jù)時代的變化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規(guī)劃教學過程。與此同時,在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傳授一些閱讀經(jīng)驗與技巧,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美文的賞析能力。而且,通過將有益的閱讀經(jīng)驗和閱讀方式傳授給學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節(jié)省閱讀時間,避免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不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而是仍然選擇灌輸式教學,不僅影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也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鼓勵學生多做課外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階段,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質量,不僅需要為學生充分講解課本閱讀文章的具體內容,更需要教師為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題材,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督促學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積累更多的素材,以便學生將閱讀內容h轉化為自己的寫作材料,進而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掌控能力。因此,深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課內書本內容的支持,更需要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加以輔助,讓學生在大量課外閱讀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思維。
(四)消除閱讀障礙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字詞儲備量有限,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學生閱讀障礙,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教師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積累和應用。由此可見,學生只有在基礎扎實的基礎上開展閱讀,才能夠更為高效的完成閱讀,進而提高閱讀的綜合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加大基礎知識的教學力度,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和語法,可以通過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方式,將所學的生詞生字進行抄寫并造句,輔以家長的監(jiān)督和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完成家庭作業(yè),并且提高對閱讀的認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即使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但是只要經(jīng)過學生自身的努力以及教師的高效指導,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與此同時,教師要加強科學化指導,在教學中為學生準備更多個性化閱讀形式,讓學生能夠在較大的選擇空間中明確閱讀目標,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多做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幫助學生消除閱讀障礙,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小學生整體的閱讀水平。由此可見,小學教師要想更為有效的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就必須要通過改變教學方式,并且加強師生交流,讓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284.
[2]周立靜.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標準與學生評價一致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79-80.
[3]邵桂琳,虞姍姍.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62-63.
[4]朱娜.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