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摘要:本文從班級文化建設的三個方面,即物質文化一精神文化一集體文化三個方面來闡述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班級文化的建設伴隨中學生成長三年,是對中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具有深遠的意義的,班主任應在班級干部隊伍建設、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良好班風的營造各種模式上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特色。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班級文化;德育活動;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3-0257-01
《荀子·勸學》中寫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人的身心就會得到健康的引領和成長。好的人或物若處在污穢環(huán)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huán)境而變壞。學校環(huán)境的好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而班級體是學生最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班級體的文化建設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fā)展。班級文化建設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應占首要的位置,如何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打造陽光、向上的班集體,是教師在不斷的工作中尋找的正確之路。
1.布置教室,感受美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傳統(tǒng)的班級布置整齊劃一,缺乏活力和特色,難以讓學生產生“我以班級為榮”的自豪感。每次帶班時,我都會讓他們自己設計、自己動手來布置“共同的家”,充分發(fā)揮大家的創(chuàng)造力:“你追、我趕”是班級各個學習小組的競爭,學習、勞動、做操、紀律的展示臺,公平、公開、公正,樹立學生團隊意識,并模擬游戲中的升降級制度,學生們認真的不亦樂乎;“最炫我風采”有學生的軟硬筆作品、有美術作品,誰都可以露一手。“班級最亮星”是班級每月評選的“全能星”,督促學生們不只關注學習,還要全方面共同發(fā)展。在這樣的團結、勤奮、平等、互助的氛圍中學習、生活,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還可以啟迪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養(yǎng)學生愛校、愛班,誠信的情感,起到隨時隨地激勵學生的作用。
儒學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學派,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有影響的思想學說。儒家認為“孝親、尊師”是做人的根本。現在的學生缺乏這種思想,在家和父母頂嘴,在學校和老師同學打仗,而我們的家長又沒有時間向孩子們灌輸這種思想,他們經常埋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不去從家教根源上尋找原因。我讓學生們定期講解傳統(tǒng)美德故事,背誦經典篇章,舉辦“論語誦讀”大賽,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們的文學底蘊,也潛移默化的轉變了他們的行為,讓學生們在班集體中感受這種“抬頭是經典,言談舉止有文化”的氛圍,讓中華文化的精髓在教室中得到傳承和發(fā)揚。
2.多開展班級活動,活躍氣氛
班級文化建設,不僅看這個班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這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學風、班風如何。有影響、有特色、有內涵的班級活動是活躍班級氣氛,增強班級活力,也是展示學生風采、鍛煉學生素質,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班級各項活動的開展,可以更好地把育人理念、目標具體化,讓學生的各種能力在班級活動中得到提升。通過各類文化體育活動的開展,可以起到活躍班級氣氛,增強團隊合作,鼓舞班級士氣的作用。禮樂故事會、書香潤我心、歷史知識小問答、我愛母親節(jié)等等各具特色的班級活動使不同的學生的心緊緊的團結在一起,促進班級和諧發(fā)展,用各種班級活動:朗誦、詩歌、書法、小品、班隊會等等形式,打造班級文化,使學生們在精神上富足,在行動上有能力、在學習上有動力,是一切班級活動的宗旨和目標。
3.巧用激勵,形成合力
學習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激起青少年好好學習的欲望,充分肯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化批評、指責為鼓勵、表揚,讓學生不斷取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尤其對學困生,教師要多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使他們體會成功的機會,使他們能重新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比如每次考試后,凡是學生有進步我都進行表揚和鼓勵,特別是對于基礎差的同學更是給予了更多的激勵和肯定。有的時候我獎勵進步最多的同學可以做老師的座位3天;獎勵單科年組第一的同學可以一個月選擇性寫本學科的作業(yè);獎勵學生作為升旗手代表本班級升旗;獎勵男孩子為班級課間操打班牌,其實獎勵未必一定是獎品,有時候一些精神上的獎勵,會讓學生念念不忘。
學生的學習能力深受家長的文化程度、家庭氛圍、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影響。文化程度高、家庭氛圍好的孩子,會更加感受到積極、樂觀、動手能力強。而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不同,學習能力也會有所差別。再者,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家長們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學習能力,只是一味要求自己的孩子上各種補習班,超負荷的給孩子們加壓,這也會影響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開有特色的家長會、定時在微信群推送好文章,邀請家長到校參與班級活動,喚醒家長與學校統(tǒng)一思想,形成家校合力的意識。
總之,班級文化的建設,是一項細致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中,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熱愛每一個學生,優(yōu)化人才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最佳的教育空間,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一個學習、生活的幸福樂園。
參考文獻:
[1]林冬桂.論班級文化的功能與建設.教育導刊.2000(11).
[2]任俊信.個性化班級文化建設管理的實踐研究.教育教學論壇.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