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嘉樹 嚴越臺 沈 丹
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浙江 臺州 318020
呃逆是一側(cè)或兩側(cè)膈肌反射性、陣發(fā)性痙攣,同時伴有細支氣管內(nèi)的收縮。呃逆頻繁或持續(xù)24h以上,稱為難治性呃逆,也叫頑固性呃逆(IH)。筆者在臨床治療中發(fā)現(xiàn),中晚期肝癌合并頑固性呃逆發(fā)生率高,且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嚴重影響了患者日常,給患者的精神和軀體造成沉重的負擔。筆者運用華蟾素聯(lián)合內(nèi)服自擬芍蒂止逆湯、外用丁香吳茱萸穴位貼敷神闕治療中晚期肝癌并發(fā)脾胃虛寒型頑固性呃逆30例,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源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本院就診的60例確診肝惡性腫瘤患者,均已診斷為ⅢB-IV期肝癌。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4~63歲,平均57.23±5.73歲;病程25~90天,平均37.75±14.59天。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3~65歲,平均56.75±4.59歲;病程15~85天,平均35.53±16.29天。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分述如下。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根據(jù)《最新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診斷治療實用技術(shù)手冊》(2004版)頑固性呃逆診斷標準:根據(jù)呃聲或高或低,膈肌痙攣持續(xù)的時間在24小時以上,可自行停頓30~60分鐘,之后復起,嚴重者呃聲無間隙,頻頻發(fā)作,晝夜不停。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看《中醫(yī)內(nèi)科學》[1]中呃逆脾胃虛寒證的辨證標準。主癥:呃逆、脘腹脹滿、泛吐清水、呼吸困難。次癥:胸脅滿悶、失眠、食少乏力、手足不溫。辨證要求:主癥必須存在,次癥則要多于2項即可診斷。
2.1 對照組:以華蟾素注射液15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糖尿病患者改用0.9%氯化鈉500ml)。每日1次,7d為1個療程。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自擬芍蒂止逆湯:生白芍30g,柿蒂、生甘草各15g,丁香、陳皮各6g,枳殼、黨參各10g。腹脹甚加檳榔10g;大便不通加生大黃5g;情緒煩躁加生赭石20g;胃納差加生白術(shù)10g。服藥方法:水煎取汁200ml,趁溫熱,逐口緩緩咽服,察覺口中泛白芍酸味佳,1天2次。丁香、吳茱萸等分研末醋調(diào),外敷神闕穴,每天更換1次。7d為1療程。
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每天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體溫,每個療程末復查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
3.1 觀察指標:分述如下。
3.1.1 主要觀察指標:①兩組有效率比較[2]:治愈:呃逆癥狀消失,飲食正常;好轉(zhuǎn):呃逆癥狀減輕,仍有輕微呃逆;無效:癥狀不能緩解,持續(xù)呃逆不止。②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3]:采用半定量計分法,將主癥按輕、中、重記為2、4、6分,次癥按輕中重記為1、2、3分。③遠期療效比較:隨訪4周,呃逆復發(fā)情況比較。
3.1.2 次要觀察指標:①一般狀況卡式評分(KPS評分)評分標準[4]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價:治療前后 Karnofsky評分增加≥20分,為顯著改善;20分>增加≥10分,為改善;增加<10分或減少≤10分,為穩(wěn)定;減少>10分,為下降。②對癌癥疼痛采用NRS評分法,并判斷用藥前后并根據(jù)疼痛分級、止痛藥級別等評定臨床得宜指數(shù)[5],疼痛分級下降一級,或鎮(zhèn)痛藥級別下降一級則臨床得宜指數(shù)為+,++為顯效,+為有效。
3.2 結(jié)果:分述如下。
3.2.1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2.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3.2.3 兩組復發(fā)情況比較: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shù)30 30治療前12.05±3.37 11.81±3.56治療后3.45±2.18△*7.61±2.52△
表3 兩組復發(fā)情況比較
3.2.4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3.2.5 兩組疼痛改善情況比較:見表5。
表5 兩組疼痛改善情況比較
3.2.6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治療組腹瀉3例,考慮與藥物通利腸道有關(guān);對照組腹瀉1例,頭痛1例,惡心1例。血常規(guī)、心電圖、肝腎功能指標兩組均未見異常。
目前西醫(yī)對頑固性呃逆治療,選擇作用于相應受體的藥物,如多巴胺受體拮抗劑、GABA-B受體激動劑,以及抗精神病藥等[6]。上述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有各自副作用,在肝癌頑固性呃逆中并不適合。賈小晴等[7]通過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華蟾素有效成分具有抗腫瘤、強心升壓、鎮(zhèn)痛等作用,其抗腫瘤作用機制主要包括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誘導凋亡、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炎等。至今,華蟾素治療頑固性呃逆的確切機理尚無文獻報道,可能為華蟾素解除膈肌的痙攣而起到止呃的作用。
中醫(yī)學認為,呃逆古稱“噦”,又稱“噦逆”?!饵S帝內(nèi)經(jīng)》首先提出病位在胃,胃氣上逆作噦。如《素問·宣明五氣》:“胃為氣逆為噦?!惫P者認為,肝癌性呃逆其之所以頑固,是因其“本”——脾胃虛寒,正氣不足;其“標”——可由食積、寒(外寒、飲冷)、情緒失調(diào)等而引發(fā)氣機上逆。故治法宜健脾助運,調(diào)暢氣機?!毒霸廊珪み滥妗罚骸叭恢逻乐?,總由氣逆……”強調(diào)了氣機逆亂在呃逆發(fā)病中的重要性。神闕穴位處中焦為氣機升降之要地,穴位貼敷方中,其中丁香入脾、肺、胃經(jīng),溫中降逆;吳茱萸入肝、脾、胃經(jīng),理氣和胃降逆。
筆者自擬芍蒂止逆湯系丁香柿蒂湯中加大量白芍而來,因芍藥苦酸微寒,歸肝脾二經(jīng),具有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平抑肝陽的作用。一者取其緩急之功效,二者其味酸,能酸收。如《珍珠囊》說:“白補赤散,瀉肝補脾胃……收胃氣,三也?!泵鞔_指出,芍藥能“收胃氣”?,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白芍具備抗炎、抗?jié)儯雇粗π8]。故白芍在本方中可能通過保護胃黏膜起到減少胃酸對膈肌刺激作用。同時結(jié)果提示肝癌患者疼痛指數(shù)亦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可能與白芍止痛作用有關(guān)。芍藥與甘草相配,緩急之功更著。丁香、柿蒂為止呃之專藥,取其溫胃祛寒,降呃止逆之功效,枳殼、陳皮共行中、下焦之氣。雖中晚期肝癌屬慢性消耗性疾病,且存在脾胃虛寒,但也存在虛不受補之現(xiàn)象,故少佐以黨參健脾固本,緩緩圖之。而筆者強調(diào)逐口緩緩咽服,以盡嘗白芍之酸味,收上逆之氣機。且有學者[9]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主動的吞咽動作及吐納運動,可以降低迷走神經(jīng)的興奮性而達到止呃的目的。
本觀察中,華蟾素聯(lián)合中藥治療肝癌性呃逆取得滿意結(jié)果,但因樣本量不大,文獻報道中提及的華蟾素副作用未見出現(xiàn),且中藥配合華蟾素是否能減輕其副作用,在本研究中不能體現(xiàn)。故下一步將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系統(tǒng)研究,探討中藥外用內(nèi)服法與華蟾素之間的劑量配比與副作用、療效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得出最優(yōu)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