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斌,呼少平,雷亞勇
(陜西陜煤澄合礦業(yè)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5200)
沿空留巷是國內外煤炭開采技術的重要發(fā)展方向,是降低回采巷道掘進率、提高采區(qū)回采率、實現無煤柱開采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支護技術采用深孔爆破技術預裂頂板,利用采場周期來壓沿空切頂,形成對上覆老頂巖梁的支撐結構,控制老頂的回轉和下沉變形,實現卸壓作用。切落的頂板形成巷幫,從而保留了工作面下順槽,作為鄰近工作面上順槽,使傳統長壁開采一面雙巷模式變?yōu)橐幻鎲蜗锊删蚰J?,實現無煤柱開采。澄合礦業(yè)公司在百良旭升煤礦505綜采工作面停采線以里100 m段,進行了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支護技術試驗,分析改進了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支護技術方案,總結出了試驗段礦壓顯現規(guī)律。
百良旭升煤礦505綜采工作面走向長706 m,傾向長度142 m,主采5#煤,直接頂為細粒砂巖,平均厚度2.85 m,上部為4#煤,厚度1.2~2.4 m,平均1.5 m。4#煤上部為中細粒砂巖(老頂),厚度2.0~10.0 m,平均6.0 m。煤層底板為細至中粒石英砂巖,厚度0.55~2.5 m,平均1.7 m,堅硬,老底為粉砂巖,厚度14.71~21.22 m,平均17 m。
505綜采工作面位于一采區(qū)西翼,東為采區(qū)大巷,西為大原頭村煤柱,南北均為待掘工作面,工作面沿走向布置,試驗在工作面軌道巷進行,原支護方式為錨網索支護,巷道設計規(guī)格為4.0 m×3.5 m,頂部布置6根φ20 mm×2 200 mm錨桿,三花布置φ18.9 mm×8 300 mm錨索,兩幫各布置5根φ20 mm×2 200 mm錨桿。
100 m試驗段采用補設錨索、錨桿方式進行補強支護,共打設補強錨索125根,補強錨桿143根。錨索規(guī)格φ21.8 mm×9 300 mm,間距0.8 m,靠煤壁幫單排打設。錨桿規(guī)格φ20 mm×2 200 mm;間排距1.4 m×1.4 m,煤柱側幫打設,打設位置在幫部中間,與巷道原支護呈五花眼布置。
切頂卸壓預裂爆破孔參數:切頂方式采用深孔雙向聚能爆破技術實現對頂板的定向切割,在回采工作面超前50 m以外,在試驗段軌道巷施工一排6~7.5 m深鉆孔,孔位距回采幫200 mm,孔徑50 mm,孔間距700 mm,傾角向采空區(qū)傾斜20°,試驗段共施工148個爆破孔。
預裂爆破參數:裝藥長度1 800 mm,采用9節(jié)乳化炸藥,炸藥規(guī)格φ32 mm×200 mm,雷管選用煤礦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每孔兩發(fā),連線方式采用孔內并聯,孔外串聯,爆破方式五孔為一組一次起爆。定向聚能管使用PVC管材,規(guī)格φ40 mm×4 000 mm,通過礦用切割機割寬度8 mm對縫,實現定向聚能爆破。
試驗段巷道分段進行:試驗段巷道全長100 m,為保證試驗數據科學合理性,將試驗段分為3段,每段爆破孔深度及爆破裝藥方式進行細微調整,分段布置情況見表1。
留巷段支護采用單體支柱配合π型梁支護,排距0.6 m,π型梁長2.4 m,一梁三柱,棚距800 mm。切頂幫采用密集單體、工字鋼支護,鋼筋網、雙抗網擋矸,待工作面推采過70 m后,回撤靠切頂幫側單體,將單體替換為工字鋼,工字鋼排距0.6 m,不回收。
表面位移觀測:采用十字布點法,每隔5 m布置一組測點,每天測量留巷段頂底板收斂、兩幫移近量。
表1 試驗段巷道分段布置表
頂板深部位移檢測:采用KJ216頂板離層監(jiān)測分站,觀測頂板離層量。
礦壓監(jiān)測:使用錨索、錨桿應力監(jiān)測計對錨索、錨桿工作荷載進行觀測。
百良旭升煤礦切頂卸壓沿空留巷試驗自2016年8月~2016年11月底,期間歷時4個月。9月19日前為基礎工程實施期,期間施工切縫孔148個并爆破,布設測點20組,安裝頂板離層儀9組,錨索、錨桿應力監(jiān)測計9組,9月20日~11月底為試驗觀測期,每天安排專職測量人員記錄數據。
根據沿空留巷巖層運動規(guī)律的不同,將留巷段頂底板巖層活動分為3個時期,如圖1、表2、表3。
前期活動期(超前支承壓力影響):隨著工作面推采臨近試驗地點,留巷段受回采超前支承壓力影響。工作面距離試驗地點40 m以外,留巷段頂板基本無下沉,底鼓量也基本無變化。工作面距離試驗地點40~20 m期間,頂板下沉、底板底鼓產生微小變化。工作面距離試驗地點20~10 m期間,變化增強。工作面推采距離試驗點10 m以內時,回采超前支承壓力對留巷段頂板產生劇烈影響,留巷段頂底板變化明顯。
表2 頂板下沉量變化分析表
備注:表中負數代表工作面推過試驗點距離。
表3 底板底鼓量規(guī)律分析
備注:表中負數代表工作面推過試驗點距離。
活動過渡期(工作面傾斜方向殘余支承壓力影響):工作面推采至試驗點時,支架向前移動,其后方頂板巖層失去支撐,采空區(qū)直接頂垮落,巖層垮落后不足以充滿采空區(qū)時,老頂上覆巖層的重量通過直接頂逐漸轉移到巷旁煤體深部,使其出現應力集中,留巷段頂底板產生劇烈變化。
后期活動期(后方采空區(qū)支承壓力影響):工作面推過試驗點15 m以后,隨著矸石的逐漸壓實并形成穩(wěn)定結構,受采動因素的圍巖應力重新分布,留巷段頂板受后方采空區(qū)支承壓力影響逐漸減弱,頂底板變化趨于平穩(wěn),工作面推過試驗點35 m以后,頂底板變化趨于0。
沿空留巷段兩幫收斂量規(guī)律與頂底板礦壓顯現規(guī)律相似,工作面距離試驗點40 m以外時,兩幫收斂基本無變化,工作面從40 m推采至試驗點時,兩幫收斂量逐漸加劇。工作面推過試驗點時,受支架布置方式影響,支架竄入試驗巷道1 m左右,緊貼支架擋矸支護滯后,加之支架后竄矸嚴重,留巷巷道寬度急劇縮小至2.4 m。受竄矸側壓影響,工作面推過試驗點60 m后,兩幫收斂才趨于穩(wěn)定,見表4。
表4 兩幫收斂量規(guī)律分析
備注:表中負數代表工作面推過試驗點距離,留巷段均為重新布點后煤柱側單側收斂量。
通過KJ216頂板離層監(jiān)測儀數據分析,留巷段頂板深部位移在工作面推采至留巷段時發(fā)生劇烈變化,下沉量與頂板下沉觀測數據一致。
錨桿受力分析:幫部錨桿受力出現持續(xù)增大狀態(tài),峰值數據27 MPa(148.5 kN),切頂后卸壓,最后趨于穩(wěn)定,如圖2所示。
圖2 1號測點錨桿受力曲線圖
錨索受力分析:切頂預裂爆破后,頂部錨索受力減小,隨著工作面推進,逐步遞增,工作面推采過10 m時,錨索受力27 MPa(148.5 kN),后數值突然減小至0,推采過測點15 m時,錨索受力又緩慢增加至2 MPa后穩(wěn)定,如圖3所示。
圖3 1號測點錨索受力曲線圖
工作面推采過后,由于工作面排尾架布置于軌道巷中央位置,支架后擋矸支護困難(竄矸嚴重),切頂幫側擋矸單體只能緊貼支架頂梁支設,拉架后,留巷寬度僅有2.4~2.8 m,與設計(4.0 m)相差太遠;加之工作面傾角較大,機尾低于機頭15~20 m,留巷段承受煤層頂板及矸石側壓大,導致切頂幫側擋矸支柱從中部彎曲變形較多。
原設計中切頂幫采用密集單體、工字鋼支護,工作面推采過后,使用工字鋼替換切頂幫單體,由于巷道高度不一,工字鋼點柱規(guī)格需提前量取加工,施工不便,且受側壓后工字鋼易彎曲變形。
試驗段進入505工作面超前20 m時,留巷段頂板出現裂縫,長度10 m左右,寬度2~3 cm。
澄合礦業(yè)公司百良旭升煤礦505工作面切頂卸壓沿空留巷試驗,累計成巷100 m,經歷老頂兩次來壓,采空區(qū)側頂板基本沿定向預裂爆破孔以大塊體切落自動成巷,留巷斷面:(寬×高)=2.4 m×2.5 m,試驗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切頂卸壓沿空留巷技術能夠消除臨近工作面煤體上方應力集中,減少采掘比,提高生產效率,操作簡單,成本小,且能實現煤柱回收,預防瓦斯突出等,與傳統采煤模式相比具有明顯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