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蓮 韋一
摘要:茶文化作為一條中日文化交流的紐帶,加強了中日兩國的聯(lián)系。日本茶文化在長時間的發(fā)展演化中,整合構(gòu)成了綜合性的本民族文化。本文從日本“茶”的詞源及其發(fā)展歷程來進一步了解日本茶文化;通過對“茶”諺、茶名等在日語及日本文化中的體現(xiàn)進行了論述。分析茶在日本文化中人生哲理、經(jīng)驗教訓等,更深入了解日本的茶文化,促進對日語的學習。
關(guān)鍵詞:詞源;發(fā)展歷程;寓意;茶諺文化
茶文化不論在中國還是日本生活中地位卓然。日本人的社會交往中也越來越離不開茶,不論是茶葉、茶具甚至茶事活動在生活中也經(jīng)??梢?,體現(xiàn)了日本獨特民族文化和精神文化。而日本“茶”看似為平常之物,實則蘊藏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1日本茶的詞源
日本與中國為一衣帶水的鄰國,而日本茶由中國茶發(fā)展而來。相傳奈良時期(又稱“日本唐化”時代),日本深受大唐文化的影響,大量禪僧入唐學習,回國時又將茶文化等各種文化帶回日本。起初,因茶屬舶來品,所以在日本被視為奢飾品。此后,日本僧人開始種茶,并開始在國內(nèi)傳播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茶文化的發(fā)展。
1.1日本“茶”的詞源
古代日本只有本民族的語言,卻沒有的文字。當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后,把漢文化逐漸傳入日本,日本人才通過漢字開始記事。中國與日本自古以來就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而茶文化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紐帶。日本“茶”興起于奈良時代,在室町時代得到較大發(fā)展。日本茶文化最早由日本的最澄和尚在9世紀初由中國帶入日本,據(jù)《類聚國史》記錄,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滋賀韓崎時曾接受了永忠和尚進奉的煎茶,茶這才開始見于日本正史,“茶”也隨之出現(xiàn)在日本人們的生活中。
1.2日本“茶”的發(fā)展歷程
在世界上,“茶”只有兩種讀音,英語“tea”和“茶”的中文讀音(CHA)傳播于世界各地。日本“茶”也由“荼”字演變形成。最初,“茶”在日本讀作“さ”,這是由唐音發(fā)展而來。而后,由于中日文化交流不斷加深,日本人開始學習并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茶”的新讀音,讀作“ちゃ”,而“ちゃ”也是人們的慣用讀音。日本人慢慢開始吸收新知識,逐漸把“茶”讀作“ちゃ”,并流傳至今。因此, 在日語中,“茶”在日語中可讀作“さ”亦或者“ちゃ”。
2“茶”在日語中的體現(xiàn)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日本茶文化中,通過茶名、茶具和茶諺進一步了解日語中的茶文化。諺語是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言語方式,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動產(chǎn)生了極大地影響。
2.1茶名在日語中的具體體現(xiàn)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日本“茶”也隨之發(fā)展創(chuàng)新。由一開始單一的“茶”逐漸發(fā)展出各種各樣、品種不一的茶。而“茶名”對應的日語讀音也有“さめい/ちゃめい”。筆者對茶名進行了相關(guān)總結(jié)、分類。如下所示:
日本綠茶(りょくちゃ)分為;雨露(ぎょくろ)、抹茶(まっちゃ)、煎茶(せんちゃ)、番茶(ばんちゃ)、莖茶(くきちゃ)、粉茶(こなちゃ)、焙茶(めいちゃ)、玄米茶(げんまいちゃ)等。其中,日本人尤愛抹茶,它也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食品之中。諸如抹茶蛋糕、抹茶奶茶、抹茶千層等。另外,玄米茶也受上班族喜愛,它具有保健功能,如:消除壓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消化等。
外來茶:グリーンティー(green tea)、ミルクティー(milk tea)、レモンティー(lemon tea)、アイスティー(iced tea)、ダージリン(Darjeeling)、ハーブティー(herb tea)、カモミール(camomile)、ローズヒップ(rose hip)、レモングラス(lemongrass)、ジャスミンティー(jasmine tea)。此外,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茶,如紅茶(こうちゃ)、烏龍茶(ウーロンちゃ)、鉄観音(てっかんのん)、普洱茶(プーアルちゃ)等等。
由此可見,茶文化已經(jīng)走出國門,被大眾所喜愛。學者也可透過茶名的茶藝來解讀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由上文對茶名的列舉和分析,表明了日本人對茶的喜愛,以及在學習我國茶文化的過程當中既有繼承保留,又有變革創(chuàng)新,發(fā)明了一些新的日語詞匯和外來語,形成了屬于自己本民族專有的茶文化。
2.2茶具在日語中的具體體現(xiàn)
日本茶文化在漫長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從格局擺設到茶具器皿再到精神內(nèi)涵,都形成了一整套日本獨特的文化。日本茶講究型、氣、美、禪四大文化元素。其中“美”指原本樸素的實用性茶具所散發(fā)出來的不拘泥、不刻意的自然之美。在日本,茶具的使用和擺放等都很有講究。茶具在茶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茶具主要由竹、木、漆木、瓷器及金屬等材質(zhì)制成的各種壺、碗等。人們常說的茶具是飲茶用具,包括茶碗、茶壺、茶入、花入(插花的壺)、水指(洗手的水具)、茶勺等。對茶具可進行如下分類﹕
燒水的:風爐(ふうろ)、地爐(ちろ)、爐灰(ろのはい);點茶的:炭斗(すみのひ)、水勺(みずけ)、水注(すいちゅう)、;添炭用的:羽帚(はねのわし)、炭斗(すみのひ)、灰器(こき)、火箸(ひのはし);壁龕的:香盒(こうばこ)、桂軸(かつらじく)。諸如此類的還有茶碗(ちゃわん)、茶磨(ちゃよす)、茶筅(おちゃせん)、茶勺(ちゃづけ)、茶巾(ちゃきん)、茶罐(ちゃかん)等。
以上對茶具的了解,可以得知,日本人不僅喜歡喝茶,對茶具的運用也頗有講究。如今茶具在日本茶文化中不僅僅是飲茶工具,通過茶具的使用來完美的展示日本茶及其茶藝,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審美意識和嚴謹態(tài)度。 對茶具種類的列舉更是發(fā)展了日語詞匯,豐富了日語文化,體現(xiàn)了日本人的審美觀念。
2.3茶諺在日語中的具體體現(xiàn)
諺語是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不但擁有文化韻味,還具有一定的哲學道理。日本人根據(jù)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等發(fā)明了茶諺,如:
養(yǎng)生方面:“茶は水の詮”(指好茶離不開好水)、“朝茶には福が增す”(清晨一杯茶,添福又安康)、“朝茶に別れるな”(勿忘清晨一杯茶)、“朝茶に七里帰っても飲め”(哪怕趕路七里,也要飲上一杯茶)、“茶は十德”(飲茶有十德)、“濃い茶目の毒気の薬”① (濃茶治眼翳)、“茶腹もいっとき”(喝茶填肚皮,只能抵一時)、“宵越しの茶は飲むな”(勿飲隔夜茶)等,體現(xiàn)了茶與日常生活的關(guān)系,它可以幫助人們強身健體,還可以明目,但要恰當飲茶,切忌空腹喝茶、睡前喝茶、喝隔夜茶等。
哲理方面:“茶の花香より気の花香”(待人之心香尤甚茶之香)、“茶の初穗を飲むと憎まれる”② (自飲新茶,遭人嫉恨)、“茶殻も肥(こえ)になる”(茶渣也是肥)、“茶は茶屋に”(飲茶還需到茶室)、“親の甘茶が毒となる”(父母的甘茶,子女的毒藥)、“それは茶番だよ”(那是?;ㄕ校ⅰ安柰毪炔柰搿保ㄏ嗵幉缓停?、“茶坊主”(諂媚討好別人的人)、“彼らの関係は茶碗と茶碗です”(他們相處不和)、“色男は茶漬け”(不足為奇的事物)、“茶々を入れる”(搗亂)、“祖母育ちで甘茶々な”(寵溺)、“茶化す”(開玩笑)等。這些諺語以茶喻人生,體現(xiàn)人間冷暖,告誡人們、激勵人們。除此以外,還有“茶は水の詮”(好茶離不開好水)體現(xiàn)了要烹制好的茶葉,用什么樣的水是很關(guān)鍵的。
總而言之,茶諺多來源于生活實踐,交織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睿智的幽默,闡釋了日本文化的處世之道,對現(xiàn)當代人的生活也頗有啟迪。
3“茶”寓意中日本茶文化的發(fā)展
茶文化中,“寓意”則指人們因循茶文化的一些核心價值理念(如禪宗講的“靜”,“寂”和儒家學說講究的“和”、“忠”等等)對特定世俗事物表現(xiàn)出的價值立場、特定態(tài)度和審美過程。日本茶本是由中國茶發(fā)展而來,但如今日本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制作工藝等,對日本茶的發(fā)展,總結(jié)了如下幾點:
3.1日本茶的社會化
茶文化經(jīng)由遣唐使、留學僧等傳入日本后,最初僅僅流傳于上流社會及少數(shù)的寺廟中,包括權(quán)勢的統(tǒng)治者、將軍階層、和中國存在貿(mào)易交往的商人、高層僧侶等等,圍繞體驗茶文化的禪宗修行和“精神享受”。這種極小范圍的茶文化實踐事實上是將陸羽的《茶經(jīng)》中制茶工藝復制粘貼到了日本,這種飲茶習慣一度成為一種“唐朝雅事”。而這一時期日語中“借茶寓意”的常用表達基本屬于一種“精神文化”。日本茶文化的始祖村田珠光就將日本哲學中的“幽玄”思想與“謹、敬、清、寂”一起歸結(jié)為日本茶文化的核心寓意。從此,日本茶文化在精神層面自上而下的普及,在傳播上形成了完整的價值模型。
從整體上來看,唐宋時期的日本茶文化基本上處于一個“上流社會模仿唐風”的階段,這一時期常見的日本茶文化
3.2日本茶的生活化
公元九世紀后期,日本停止了向中國派送遣唐使的傳統(tǒng)。這時官方單向?qū)W習停止,民間雙向交流開始。茶與人們的生活愈來愈密切,社會一般大眾對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有所接觸,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便是生活化的一種形式,而一期一會的精神也廣為流傳,它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叭绻皇谴逄镏楣?、武野紹鷗和千利休把禪的內(nèi)涵引入茶道,那么今天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席間的茶水也早就被可口可樂代替了③ ?!币揽恳幌盗刑厥獾男袨閷嵺`,茶文化在日本得以深刻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中。
自此日本茶文化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點:從強調(diào)精神體驗或清規(guī)戒律式的修身養(yǎng)性上升為強調(diào)“養(yǎng)生保?。à瑜袱绀Δ郅堡螅?、“解渴治病”等物質(zhì)層面。久松真一的《茶道哲學》和岡會覺三所寫的《茶本》等著作都察覺到此時的日本在“全民皆茶”時代發(fā)生的一系列微妙的變化,即由一種精神藝術(shù)發(fā)展到一種生活習慣。大體與日本茶文化“自上而下”的傳播過程一致,而日本茶文化也是這樣一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逐漸滲透的過程。這時期日本喝茶技藝已從單純的模仿煮茶、斗茶發(fā)展到“泡茶”,與此同時,日本茶文化的表現(xiàn)中的演出環(huán)節(jié)也由“只容許男人表演”擴展到“女性表演”,完全成為一種世俗化的實踐,為日本女子教育事業(yè)打開了一個緊要的基本條件。而日本的茶文化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們闡述禪宗思想,正如參禪需要頓悟,其蘊含的生活經(jīng)驗,也需要吃茶人用生命來理解領悟。
3.3茶文化的世俗化
日本當代文豪川端康成的《千只鶴》中有一句有名的茶文化寓言:“現(xiàn)代已經(jīng)變得悪俗的茶道”。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諷刺了日本茶文化在如今已經(jīng)從過去強調(diào)雅事、修行哲學、和諧等價值逐漸轉(zhuǎn)移到一種純粹的“藝術(shù)形式”方面。盡管日本茶文化的形成脫離不了中國的禪宗思想,但是,由于當今日本社會商品經(jīng)濟高速發(fā)達,茶文化后來逐步摻入了日本本土的一些思想如軍國主義精神、武士道精神等。而其茶文化核心思想和價值追求逐漸偏離了傳統(tǒng)精神所代表的“和、敬、清、寂”的核心思想,同時也將日本茶文化的一些環(huán)節(jié),如“茶藝”、“斗茶”等作為一種純粹的藝術(shù)形式、一種純粹脫離了人們生活實踐的“悪俗文化”。有專家學者認為現(xiàn)當代日本茶文化的“表演”是在“以形點茶”而非“以心點茶”,茶文化的表演者與觀眾之間根本沒有心靈的溝通、交流,沒有將這種具有東方特色的生活哲學系統(tǒng)作為一種修行哲學,而單純的只是將它當成一種做秀的表演,即由一種生活哲學逐漸演變?yōu)橐环N純粹的藝術(shù)形式。
不難看出,日本茶文化在經(jīng)歷了一個從模仿照搬、消化吸收再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之后,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發(fā)展過程。在深入研究日本茶文化時,需要注意傳統(tǒng)的 “茶道四諦”已成為農(nóng)業(yè)社會的一種古老的教條,當今日本茶文化在流變中逐漸發(fā)生了世俗化的變革④ ”。因此在開展跨文化交流時,應充分看到這種日本茶文化在歷史發(fā)展中展現(xiàn)出的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為茶文化繁榮、發(fā)展提供一個可借鑒的經(jīng)驗。
結(jié)論:
茶文化與日本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而文化對社會語言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言的交流歸根到底是文化的交流,在國際化交流愈發(fā)重要的今天,有效鞏固跨文化交際成為推動國與國之間相互理解的必要途徑,而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將會在往后獲得人們持續(xù)的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1]梅棹忠夫等編著 『日本語大辭典』[M].講談社1995
[2]鴻宇.茶之日本茶道[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31.
[3]賀靜彬.日語中與茶相關(guān)的表達與外延[J].福建茶葉,2018,40(03):274.
[4]李霞.略談日語中的茶文化和“茶”字的表現(xiàn)[J].福建茶葉,2016(06):331-332.
[5]鄒東凜. 淺析中日兩國的茶諺文化[J]大眾文藝,2010 (21):213
注釋:
①賀靜彬.2018,40(03):274
②梅棹忠夫等編著.1995
③鴻宇.2005:31.
④周虹.2015(6):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