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容
目前我國教育現狀如李克強總理所言:“中國的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的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這表明我國教育還處于淺層次階段。在語文教學中不可否認也存在著受教育者“靈魂”與教學不同步現象,這也使得許多語文老師陷入了教學困境。但竇桂梅老師的語文教學恰好與李克強總理的“靈魂教育”相契合,同時也為廣大的語文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本文將以其教學實踐為例探尋語文教學的真諦。
一、語文教學應回歸“本真”
語文以文字、語言的形式承載著中國歷史文化、民族精神,這就要求語文教學應求“真”,即尊重事實。從詞源的角度看,“真”解釋為:未經人為的東西,即本源、本性、本來面貌,包括物質組成、存在狀態(tài)、結構與功能、根本屬性、內在矛盾、發(fā)展變化及其規(guī)律等。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強調;“‘真者知力之理想?!备]桂梅老師在講授《圓明園的毀滅》時,用歷史的“真”激發(fā)了學生的真性情、真感受、真思考。
師:英法聯(lián)軍是怎么做的?瀏覽第五段,用書上的詞語概括。
生:英法聯(lián)軍是“統(tǒng)統(tǒng)掠走”、“任意毀滅”、“放火焚燒”。
教師在引導學生英法聯(lián)軍是如何“掠”、“毀”后,問學生們有沒有查到相關資料的,學生都沒有回答時,教師就分別出示了當時侵略者怎樣“掠奪”和“毀滅”圓明園的真實資料。
在這節(jié)課的尾聲,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假設一下歷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體驗。如果你是“皇帝”、“大臣”、“士兵”以及“百姓”,你會怎么做?學生們各自挑選了一個角色并踴躍發(fā)言。
師:給自己鼓掌,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遺憾的是,歷史真的不能假設。請讀下面的詞條——
生:圓明園是皇帝享用的。慈禧帶著咸豐皇帝逃跑了。在皇帝看來,圓明園被毀是他最大的屈辱。為了雪去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為代價,發(fā)動“復仇”戰(zhàn)爭,反而喪失了150萬平方公里領土——這慘痛的損失永遠無法彌補!
生:英法聯(lián)軍以什么借口燒毀圓明園?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本性決定了他們的野蠻行徑。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磕頭外交”與“國際外交慣例與國際法準則”這兩種不同文明的沖突。……
生:焚毀圓明園的前幾天,英法聯(lián)軍列隊入城,清軍士兵夾道跪迎,北京居民觀者如市。英法聯(lián)軍兩次洗劫圓明園的期間、其后,中國平民也成群結隊闖進去,帶走他們所能找到的一切。軍閥混戰(zhàn)時期,一些軍閥又進行洗劫,圓明園最后只剩幾塊殘垣斷壁。據說,中國人龔橙——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是火燒圓明園的主謀,由他帶路。
師:當我們的思維視角停留在一方面的時候,我們的思考就會停止。剛才的體驗只是讓你們對照一下歷史?,F在,讀了上面的詞條,再讀“圓明園”這3個字的時候,難道你心中僅僅是自豪和憤怒嗎?
生:說不出來的滋味。
生:我悲憤!悲憤的是我們自己的人民怎么會這樣?!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幾刀,很難過。
生:我不知道說什么了。為什么,為什么,我們自己發(fā)明的火藥卻成了外國人侵略我們的武器?為什么?這是為什么?
師:我看到同學的表情很復雜,正如剛才同學說的,心中的滋味復雜了……重要的是讓我們打開思路,重要的是讓我們學會思考。
然而,竇桂梅老師這節(jié)課除了引起了聽課者的贊嘆、驚訝,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爭議,即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是否應該還原并且讓學生了解那些丑陋、恥辱的歷史真相?甚至有老師覺得這樣講解圓明園對學生太殘忍,讓他們知道了那么多,以后不好辦。竇桂梅老師在《用理性而非仇恨的光照耀孩子——《圓明園》的主題教學及其他》中做出了如下回應:“對老師而言,我們要捍衛(wèi)真相和歷史尊嚴,無論對我們來說是羞愧、恥辱,還是光榮,歷史都有權保留自己真實的面容出現在不同時代人的面前。我們不需要掩蓋,也沒有權力掩蓋什么……所以我們應該思考,面對有缺陷的教材,理性的陽光應該怎樣照耀在孩子的心上?用政治的強光聚焦于學生稚嫩的眼睛,用存在的民族劣根讓他們對世界得到一個變形、扭曲、背離事實的結論嗎?”自古以來,文史不分家,文以載史,史以文傳。竇桂梅老師將補充的歷史資料與課文文本充分結合,客觀的陳述了歷史事實,學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了難過、悲憤以及那種五味雜陳、難以言表的真情緒,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對歷史、對世界的思考,從而獲得了心靈的成長。
二、語文教學應追求“善”
“教,上所施也、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做善也”。這是《說文解字》中關于“教育”二字所做的解釋,也就是說教育就是“把做善的本領傳授給自己的下一代”,由此可以看出,“善”是我國古代教育的追求?!敖獭本褪菫榱诉_到所謂的善,“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就是典型的體現。[5]而在西方,蘇格拉底的“知識即美德”主張,雖然有其不合理之處,但教育使人向善的思想是合理的;他的弟子柏拉圖在繼承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是靈魂的轉向”,即向善論;“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要求人做一個有道德的、善良的人?!霸谡Z文教育中“向善”,他是從倫理學的維度來思考的,其目的是為了突出語文(語言、文章、文學)的人文性,以期讓受教者凈化思想、陶冶情操、涵養(yǎng)德性,并促使他們的“道德意識的覺醒”?!庇纱丝芍逃蛏剖枪沤裰型饨逃覀兊睦硐胱非?。
“善”之教育理念讓教師要有“潛心于人”之心,充滿耐心、責任心,以“愛”教育學生,喚起學生的善心和愛,而“充滿著愛的教育,教育就有了情感”。竇桂梅老師在教《再見了,親人》時,以“親人”為主題,首先,和同學們從身邊的親人聊起,引出“英雄親人”的話題;接著“深入”學習本篇文章《再見了,親人》,延伸“親人”的廣義;最后以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師》,讓學生真切感受寓于平淡之中的愛。在教學過程中,竇老師播放當年志愿軍離朝的錄像片段,也讓同學們互換身份,采用“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相互告別的方式,去朗讀離別時的言語,此時就將課文朗讀與口語交際訓練完美的結合起來了,讓同學們對“親人”的內涵有了不同的理解,感受到了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之間超越國度的愛;接下來在欣賞魏巍的《我的老師》時,再次充實了“親人”的含義,引導同學們談一談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一位學生談到的那位楊老師正好在現場,竇老師充分地利用和開發(fā)這一情景資源,讓楊老師現身說法來表現“親人”,他強調了關愛學生是老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此時師生的生活和經驗以及其他的資源因素進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動”起來,課堂也“活”起來了,學生也體會到了師生之愛。最后,老師給學生推薦了《愛的教育》《馬燕日記》《我們仨》,感受親情之愛,《鳥奴》《紅奶羊》《一只烈雕的遭遇》等,體味人與自然之愛,學生飽含深情的朗讀了一段以愛為主題的文字為這節(jié)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三、語文教學應展現“美”
在語文教育中“崇美”,他是從美育學的維度來思考的,其目的是為了突出語文(語言、文章、文學)的審美性特征,以期讓受教者樹立審美意識、領略審美因素、提升審美能力,并促使他們的“自由心靈的建構”?!耙磺猩钍軐W生歡迎的課,無不體現了一個‘美字,‘美也無處不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的發(fā)展?!睂W生的心靈需要美的滋潤,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需要美的激活,教師的高效教學需要美的推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構建一堂美的課,可帶領學生步入美的領域。竇桂梅老師在教學《荷花》一課,說到“荷花挨挨擠擠的,像個碧綠的大圓盤”,教師就讓學生朗讀品味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關于“荷花”的描寫:“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地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蹦切﹥?yōu)美的語句將一幅荷花美景圖便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啟發(fā)了學生去領悟美。
再如《落葉》的課堂實錄:
師:有哪個同學到過香山公園?(學生沒有舉手的)那好,咱們現在就出發(fā)。
(播放課件:香山美景,同時引背《山行》)
師:是??!這枝葉把香山打扮得怎么樣?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來形容你們自己的感受。
生:美麗、漂亮、壯觀,我最喜歡這里了,這里太美麗了……
師:好美呀!這樹葉隨著風,就會變成——
老師借助多媒體課件帶領賞香山美景,在學生的心中悄然播下了美的種子,學生投入了美景之中,接下來,又于提問中釋放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訴說自己的感受,既讓學生們充分享受了表達自我思想的快樂,又不著痕跡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這種“教學的美感性,是通過顯現美的教學內容,優(yōu)化美的教學手段。運用美的教學語言,表現美的教師儀態(tài)諸方面,構成的一個多向折射的‘審美心理場。兒童作為審美主體,在審美客體的相互作用中,在審美愉悅中獲得素質的全面和諧的主動發(fā)展?!?/p>
語文教學的真諦即對真善美理念的不懈追求,這也是古今中外教育家們共同的美好理想,在十八大倡導“立德樹人”的要求下,以及在習近平主席“潛心于人”思想的指導下,語文學科作為母語教學的載體和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教師要明確“個人的哲學信念是認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個教師或教育領導人,而沒有系統(tǒng)的教育哲學,并且沒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話,那么我就回茫茫然無所適從”。這就要求教師思考教育的本質、回歸教育規(guī)律,將真善美思想與時俱進的融入教學之中,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解放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1]李克強.教育走的太快 請等等落下的靈魂[R]. http://m.sohu.com/a/45157347-157348.
[2]俞玉慈,張援.中國近代史美育論文選[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1999.
[3]竇桂梅.聽竇桂梅老師講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王靜.試論《說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J].教育研究,1995(3).
[5]唐建忠.論教育的真諦:真、善、美[J].現代教育科學,2016(1).
[6]陳靜,曹彤彤.真善美之生命教育哲學探微[J].文教資料,2015.
[7]許書明.當代名師智慧課堂教學藝術(小學語文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8]陳潔梅.構建教師個人教育哲學探析[J].現代教育論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