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里很多文字,只活在古文里,如何在面對零零后的語文課堂上,重塑文字的生命?筆者認為,文言文教學應該分三個層次推進:文言、文章、文化。
一、文言,古文學習的起點
文言是一種語言,語言學習都是基礎詞匯量的累積開始的。
言者,字詞音義,句子意思也。文言文的教學,首先是扎扎實實地落實字音、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多義詞、成語、句子翻譯等最基本的知識。
枯燥的知識并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而可以通過方法的研究來理解和鞏固記憶,如借助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絕大部分是從古代沿用至今,往往可以輔助文言詞語的學習。如“以彰其咎”(《出師表》)中“彰”可以用“欲蓋彌彰”“相得益彰”來印證?!巴雷院髷嗥涔伞保ā独恰罚┲小肮伞钡囊馑既菀缀臀闹小板辍被煜?,而結合“懸梁刺股”來理解,就會避免犯錯。
“言”的學習,倡導自主,重在積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舊知,做知識累積,特別是多義詞。如“屬”字在教材中頻頻出現(xiàn),“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神情與蘇黃不屬”“屬引凄異”“屬予作文以記之”“召令徒屬曰”“司命之所屬”這六句,“屬”的意思各不相同。每學到一次新的用法,就指導學生養(yǎng)成種知識樹的學習習慣。
二、文章,古文細讀的陣地
“言”是基礎,卻不是彼岸的目的地。古文里有清幽奇絕的風景畫圖,有超凡脫俗的人物鏡像。我們應該倡導“言”“文”融合,提升古文的鑒賞層次。
章者,寫作技法,表達形式也。錢夢龍先生有言:“目前文言文教學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無‘文?!奔毤毻凭拷?jīng)典之作里的章法,做到短文細教。
1.細致的描寫,側面的烘托?!稇?zhàn)國策》里除了有精彩的故事,有勸諫的藝術,也有對人物的生動描寫。趙太后“盛氣而胥之”做好迎戰(zhàn)準備的表情包,放出“老婦必唾其面”的可愛威脅;鄒忌在“孰視之”“窺鏡而自視”動作里審視自己,妻、妾、客細微不同的答語里折射人物不同的內心活動。
2.多樣的表達,清晰的順序。文學作品有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五種表達方式,《岳陽樓記》 一則短文,恰當而巧妙地使用了四種。這篇文章讓我們循著事件的記述,游洞庭,感受南國萬頃碧波的陰晴明暗,聆聽范文正先憂后樂的拳拳心語。
3.精妙的結構,含蓄的主題。《墨池記》是曾鞏的代表作品,也是初中階段較難理解的作品,解讀此文的密碼是七個問句。
“豈信然邪?”“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豈其學不如彼邪?”“況欲深造道德者邪?”“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況仁人莊士之遺風與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這七句話為線,串聯(lián)文章,以小見大,含蓄點明主旨。學生學的是圣賢書,悟的是仁人莊士的思想,學習這些,當然也需要勤學苦練的精神。所以,這方墨池是不是當年王羲之洗墨之處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傳承。而如果只拘泥于“墨池”,就遠離寫作原意了。
三、文化,古文研讀的升華
讀懂文章還不是古文學習的終結,每篇文章都有背景故事和文化底蘊。如出自《虞初新志》的《口技》和《核舟記》,展現(xiàn)的是口技表演藝術和微雕藝術?!?lt;論語>十則》《莊子故事兩則》,這些文章,如果放棄孔孟的博大精深不講,置老莊的智慧曠達于不顧,摒墨子的兼愛非攻而不用,是文化資源的浪費。
教學中還可以把挖掘多篇文言的共性,做專題探究。如在初三上學期,我結合本冊篇目進行“貶謫文化”的專題探究學習,匯總初中教材里與貶謫有關的四個歷史事件及相關篇目。
1.與柳宗元、劉禹錫有關的永貞革新。篇目:清冽的《小石潭記》,孤高的《陋室銘》,寬廣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高揚的《秋詞》。
2.與韓愈有關的諫迎佛骨。篇目:抒寫不平的《馬說》,言朝奏夕貶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與滕子京、范仲淹、歐陽修有關的慶歷新政。篇目:名滿天下的《岳陽樓記》和《醉翁亭記》。
4.與蘇軾有關的烏臺詩案。篇目:昂揚、溫馨的《浣溪沙》兩首(“山下蘭芽”“簌簌衣巾”),閑適曠達的《記承天寺夜游》。
坎坷的生活成就了曠世奇才,綿綿不斷地向我們送來中華文明的生命元氣。通過專題學習,同學們能更好地讀懂文人及其作品。
在現(xiàn)代生活里,我們說話寫字都已經(jīng)不再使用文言,但它們所承載的靈魂,與我們有著深入骨髓的聯(lián)系。故而,文言文教學,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力求有深度,有厚度。
從文言走進文章,領略文化魅力,讓學生在古文的韻味里厚積而薄發(fā)。
張艷,山東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九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