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關于記敘文閱讀教學的具體條目,全冊課標中僅有“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這一點內容與“記敘文”有關。而實際上教材中記敘文比比皆是,閱讀教學中的記敘文教學研究就必然會存在。在我校“一三六”教學模式下,我們的記敘文教學按照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一、明辨文體,設定目標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記敘文文體的定義,傳記、新聞、特寫、通訊、報告文學、回憶錄、游記、隨筆、速寫、故事等,均屬記敘文范疇。學習記敘文,要清楚六要素,記敘順序,記敘線索,表達方式以及記敘的語言特點。當然,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涉及到所有這些方面,必須結合單元學習重點選擇。
設定的目標必須具體而具有可操作性,譬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雖是記敘性散文,按記敘文來處理),單元學習建議是:“學習這個單元,要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這個單元建議告訴我們,學習本單元必須圍繞三個重點進行:課文的內容、表達的情感和寫景的條理及順序。我們把本文的學習目標設定為:
(一)結合文章標題,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二)在讀中品味作者對兒時樂園“百草園”的情感和對三味書屋的態(tài)度;
(三)詳讀描寫百草園景物的段落,理清景物描寫的順序及作用。
二、預習展示,掌控深度
結構化預習也是我們進行課改的一個成功嘗試,預習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字詞的音形義(主要是課后讀讀寫寫部分的內容),以及不認識的字詞;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課文的主要內容及結構層次。
在展示之前可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以了解學生的預習達到什么程度。接下來以組為單位進行預習方面的展示。每組一人,每次輪換,確保人人都有展示的機會。
展示過程中,學生對展示的內容要作評價,對不完善的地方進行補充,必要時教師需進行評價和補充。
三、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根據(jù)學習目標問題化的原則,將本課的第一個目標內化為如下幾個問題及學習步驟:第一步,請學生跳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段落寫百草園,哪些寫三味書屋?第九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快速完成)第二步,請讀寫百草園的段落,看從哪些方面來寫?第三步,請讀寫三味書屋的段落,看寫了作者在書屋中的哪些生活?
這三步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易到難,實際上是把文章的層次結構問題化了,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文章的層次結構就一目了然,學習的第一個目標也就實現(xiàn)了。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后,要在組內班內進行一個展示交流,以確保學習的正確性。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可在交流中提出來解決,原則是教師點撥而不越俎代庖,由學生動手解決。
四、合作探究,重點賞析
這一部分是屬于有難度的部分,由小組合作來完成,還是由具體的問題入手:
(一)讀課文,找出蘊含作者情感的語句或段落,說說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生活的態(tài)度。(二)詳讀第二段寫景的段落,說說寫景的順序及其表達效果。
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對學習后兩個目標的問題化。這一過程首先包括組內的交流階段,即求同存異階段。學生各抒己見,將問題的看法進行交流并概括,形成初步的統(tǒng)一意見,保留不同的看法在班內交流。然后在班內交流,相互補充完善對問題的看法。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引導問題向既定的目標趨同發(fā)展,因為對于上述問題的答案基本是固定的而非發(fā)散思維的,否則就會出現(xiàn)各說各有理的局面,使學生產(chǎn)生迷茫。
五、延伸拓展,收獲評價
這是課堂教學中知識和方法的梳理與歸納,也是學生閱讀后思想認識的提高與情感的升華階段。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歸納一下自己通過閱讀學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這既可以是情感認識,也可以是知識的積累,還可以談在寫作上的啟示等。只要給予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學生的發(fā)現(xiàn)會遠比我們想象的豐富得多。在此之后可以進行一個簡短的當堂檢測,以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
當然,這樣的記敘文教學模式,關于文體方面的好多東西都未能涉及到,從而也受到不少教者的質疑。另外,隨著新的教材打破文體編排而趨向于內容的安排來說,純粹按文體來進行教與學將顯得不合時宜。所以,在按文體教學的同時,我們只能有所取舍,這也是為了突出重點。
王勃,甘肅平?jīng)鍪械谒闹袑W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