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霞
【摘 要】將農村與城市的教育資源相比較,農村遠遠不如城市,在農村小學語文進行教學過程中,因為受到環(huán)境的制約,即便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寫作能力也并不強,教師需要選擇正確的方式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指導,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關鍵詞】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訓練弊病;對策
1.當前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1.1學生缺乏創(chuàng)作興趣,寫作被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痹趯W生進行活動之前,對這件事情是否感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因為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現(xiàn)如今有很多農村語文教師在對作文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方法過于守舊,將重點放在了命題作文的指導上,對作文內容的創(chuàng)新不夠重視。選擇的教學形式主要是單向教學,教學內容過于單一,不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很難實現(xiàn)教學水平的提高。
1.2學生缺少寫作素材,內容空洞
因為農村學生身處環(huán)境比較艱苦,經濟條件以及環(huán)境都很艱苦,而且生活經驗還不足,所以在所積累的作文素材很少。也有一部分學生不善于觀察身邊的事物,缺乏觀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因為我們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作文素材主要來源于生活,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所書寫內容也是我們的生活,學生缺少觀察生活的習慣,所寫出的作文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亮點。
1.3學生寫作敘多感少,缺乏生動
絕大部分小學階段的學生所練習的作文題材主要就是敘事,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會將重點放在講述故事上,整篇作文讀起來十分無聊。學生在寫作時習慣將故事照搬到自己的作文中,所書寫出的作品空洞無奇,沒有任何創(chuàng)意。
2.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訓練的對策
2.1加強聽、說、讀、寫的基本功的訓練
“聽、說、讀、寫”四個字中,聽和讀是對語言的理解,說和寫則是對語言的表達,在表達之前首先就是先要理解,但是理解是表達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教師應該將四者的關系處理好。最近幾年,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寫這個環(huán)節(jié),將聽、說、讀、寫放在一個位置上,為了實現(xiàn)寫的最終目標,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固定每天寫一篇日記,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去寫幾句話,但是也是必須要去寫,所書寫的日記的內容隨機,有時可以由老師來定,有時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在這個習慣養(yǎng)成了半年之后,所書寫內容的題目就可以自擬。另外在語文課上,教師應該給學生機會,每人每天在課堂上進行一段朗誦。在課堂剛剛開始的時候,全體學生起立,之后自己朗誦一篇作文,所朗誦題目由老師去布置。另外,按照一定的順序,每個同學搜集一句名言警句,寫在黑板上。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的寫作素材更加豐富,還能夠增長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強,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2引導學生觀察農村特有的自然風光
雖然現(xiàn)如今農村小學生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制約,十分不利于學生去增長見識和開拓視野,但是這些學生雖然身處農村,但是農村所特有的自然資源也是進行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農村的山和水以及田地在不同的季節(jié)也會出現(xiàn)多種不同景象。比如說農村小溪里的魚兒,山中的野花野草,在大自然當中的很多美麗景象都是在農村才能夠找尋到的。教師應該將農村所特有的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當中的自然景象,用自己的雙眼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心去感受,將身體的每一個器官充分調動起來,去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并通過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將自己的所看所想運用寫到紙上去。對這些素材進行總結,學生在寫作中會有很多可以去寫的,之后再將其與自己的情感充分融合到一起,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2.3引導學生感受農村當?shù)氐娘L土人情
農村地區(qū)所特有的風土人情形成了特色的文化,比如說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節(jié)日所特有的娛樂項目以及飲食習慣,有些地區(qū)在除夕有守歲的習俗,有些地區(qū)在端午節(jié)會舉行龍舟比賽吃粽子,有的會在重陽節(jié)登高,這些風俗習慣都可以作為小學生進行寫作時的素材。因為絕大部分學生在對于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僅僅停留在觀看和參與的層次上,沒有過多的進行深入的了解,那么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些風土人情,告訴學生們這些風俗所產生的原因,借助小學階段學生們對于事物的好奇心,在同學們對于風土民俗有了相應的了解之后,組織學生們通過表演的方式將自己對于風俗的理解展示出來,這樣做能夠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學生對于古文化的認識還并不是很多,以當?shù)氐娘L土人情做為出發(fā)點能夠將農村豐富的資源充分的運用,還能夠使學生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產生熱愛之情,這樣做十分有利于學生們去關注生活,積累素材。我們在語文寫作過程中的素材主要來源于生活,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身邊處處都是語文,從而提高語文作文寫作質量。
2.4引導學生體會農村生活的真情人性美
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與進步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城市處處都是高樓大廈,與農村相比較,城市缺少農村人們生活的最本質的美。不難得知,在農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比較真誠,所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人性的淳樸,人和人之間更容易產生故事,這也可以成為農村學生寫作的素材。教師應該選擇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去觀察人的本性,親自感受農村人民最質樸的感情。學生在對寫作技巧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還能夠逐漸實現(xiàn)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
3.結束語
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興趣,在日常作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雙眼去觀察,通過自己的心靈去感受,感受自然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去發(fā)現(xiàn)事物的真善美。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經常組織課堂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參與到生活中去,之后再動筆將自己的所想所感表現(xiàn)出來。在以后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仔細的了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娟.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4.3(20)
[2]鄭金良.農村地區(qū)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