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微靜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師生互動溝通成為各小學語文教師創(chuàng)新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與學生有效互動溝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情況,獲得教學反饋進而調整教學方案,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文章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溝通的必要性,并提出進行互動溝通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溝通;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知識大多是通過教師講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及互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話語溝通的互動,可以更清楚地感知到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理解程度,進而采取有效方法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互動溝通,教師還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富感染力,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通過互動溝通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技巧,促進小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提升、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1.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情境,增強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情境,與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培養(yǎng)師生互動關系,在共同參與的師生互動活動中拉近彼此的關系,加強師生互動。教師在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情境時,應充分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小學生認知水平,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只有根據(jù)小學生特點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情境,才能讓學生樂于與教師交流。例如,在《將相和》一文的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分角色朗讀活動,根據(jù)課程內容安排角色,同時自己也作為一個角色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參與角色朗讀,在這種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師生互動溝通中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強課程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語文知識。
2.加強課堂提問,增強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課堂提問是提供師生互動溝通的有效方法,通過課堂提問不僅能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情況,還能讓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回答中形成有效性思維過程,讓學生在師生互動溝通中提高思維活躍度,獲得反思效果,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題目為核心進行課堂導入,通過提問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這類問題,引起小學生的思考,同時引入小時候與長大了形象不一樣的動物,如綠毛蟲和蝴蝶,引導學生思考,拓寬學生知識面。
3.加強課堂討論,促進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溝通的方法還有針對某一問題組織課堂討論,通過課堂討論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目標和學生語文知識水平設計實際問題,通過課堂討論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針對某一課程問題的討論和溝通,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進行不斷的思維碰撞和話語溝通,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教學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烏鴉喝水》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現(xiàn)代烏鴉喝水有效方法為主題組織一場課堂討論,各自發(fā)表自己的 看法。
4.引入實踐教學,增強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實踐教學,增強理論與實踐的互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的接受程度。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指導、組織、輔導作用,參與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中,必要時給予指導意見,實現(xiàn)師生有效溝通,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溝通能力、文學素質的關鍵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師生互動溝通,通過師生互動的溝通,教師更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情境,加強課堂討論,加強課堂提問,引入實踐教學來增強師生互動溝通,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師生互動溝通的有效性。
[1]賈利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溝通[J].新課程(中旬刊),2018,11(1):284.
[2]燕 平.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新課程(小學版),2016(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