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勇
摘 要:中國司法實踐一般認為,知識產權侵權并不符合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但完全符合民事案件的受理要求,故假冒商標刑事案件處理完結后損害賠償部分可作為民事案件被單獨提起。權利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從其報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斷。上述機關決定不立案、撤銷案件、不起訴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立案、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刑事案件進入審理階段,訴訟時效期間從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實踐中,多個商標、多種商品可在一個案件中起訴、審理。關于經濟損失的認定問題,刑事判決認定的未銷售假冒商品價值不能等同于犯罪嫌疑人侵權期間所獲得利潤或原告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利潤損失,最終的賠償額仍須由法院根據(jù)權利人商標的知名度、原告維權支出費用及被告侵權性質、侵權行為等酌情判決。
關鍵詞:商標侵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訴訟時效;賠償
基本案情
原告A公司擁有注冊商標專用權。被告謝某在其經營的百貨店內銷售假冒涉案商標注冊商標的白酒。市場執(zhí)法人員對上述地點進行檢查,現(xiàn)場查獲假冒涉案商標注冊商標的白酒19種共計3703瓶。經價格認證中心采用價格鑒證基準日公開的市場價值標準進行鑒定,上述被查扣的白酒中有10種無法出具價格鑒定結論,其余9種市場價值人民幣794632元。2013年9月被告謝某前往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人民法院最終認定被告謝某上述假冒涉案商標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并判決其入獄服刑。鑒于被告的行為不僅觸犯中國刑法的規(guī)定,同時亦對原告商標民事權利造成侵權,理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A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
1、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行為;2、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 0萬元(含維權合理費)等。
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謝某侵犯原告商標專用權的事實清楚,謝某已被追究刑事責任,侵權行為已經停止,原告要求被告停止商標侵權行為,人民法院不作處理,如原告有證據(jù)證明被告繼續(xù)實施侵權行為,可另行起訴。至于本案經濟損失的認定問題,刑事判決認定的未銷售假冒商品價值人民幣794632元不能等同于被告謝某侵權期間所獲得利潤或原告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利潤損失,故人民法院根據(jù)原告商標的知名度、原告維權支出費用及被告侵權性質、侵權行為等,酌定被告須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包括維權費用在內共計人民幣12萬元,原告要求過高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人民法院判決被告謝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A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含維權費用)人民幣120,000元。
法律思考與分析:
結合案例,筆者認為權利人在商標維權過程中面臨以下幾個法律問題需要解決:
一、本案是否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方式實現(xiàn)侵權索賠?
司法實踐中,因涉嫌犯罪而引發(fā)的民事賠償問題,我國刑事訴訟中特別設計了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加以解決,如果沒有在刑事訴訟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則可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單獨的民事訴訟。關于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的銜接問題,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十九條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在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沒有提起的,不能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可以在刑事判決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guī)定》確定了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其中第一條規(guī)定“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第五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中國司法實踐一般認為,知識產權侵權并不符合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但完全符合民事案件的受理要求,故可作為民事案件被單獨提起。本案正是在刑事案件處理完結后,方提起民事訴訟。
二、刑事案件處理完結后方提起民事訴訟是否過了訴訟時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08〕11號)第十五條規(guī)定:權利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從其報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斷。上述機關決定不立案、撤銷案件、不起訴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立案、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刑事案件進入審理階段,訴訟時效期間從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
本案權利人首先通過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方式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根據(jù)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從其報案之日起中斷。由于謝某被檢察院提起公訴,案件進入刑事審查階段,訴訟時效期間從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本案的權利人正是在謝某案經過一審訴訟、二審訴訟并最終裁定生效后,方提起商標侵權的民事索賠訴訟。
三、犯罪人侵犯權利人多個商標,權利人可否通過一個案子解決?
我們知道專利侵權案件,不同的專利或者不同的產品(包括產品種類相同而型號不同的產品),一般是通過一專利一產品的方式提起訴訟進行審理,從而導致原告需要做大量的重復工作。本案涉及四個商標,而現(xiàn)場查獲假冒涉案商標注冊商標的白酒19種共計3703瓶之多。那么,商標侵權案件是否同樣如此繁瑣呢?本案判決給出了答案,即多個商標、多種商品可在一個案件中起訴、審理。
四、刑事判決認定的未銷售假冒商品價值能否直接作為索賠依據(jù)確定權利人的侵權索賠數(shù)額?
關于本案經濟損失的認定問題,刑事判決認定的未銷售假冒商品價值人民幣794632元不能等同于被告謝某侵權期間所獲得利潤或原告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利潤損失,最終的賠償額仍須由法院根據(jù)權利人商標的知名度、原告維權支出費用及被告侵權性質、侵權行為等酌情判決。正是基于以上的考慮,權利人提出了30萬的索賠額,最終判賠數(shù)額由人民法院酌定為120000元。
(作者單位:北京大成(深圳)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