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萍
當主持人蔣昌建數出第16個點數時,欒雨單手撐在作答臺上,沮喪地埋下那顆保持了一季的“發(fā)型不能亂”的頭。
這是名為“折紙迷點”的PK戰(zhàn),兩張紙分別被折疊成龍蝦和飛鳥,嘉賓陶晶瑩在鋪開的平面紙張兩面貼上標記點。選手的任務是判斷出當折紙折疊成形后會有多少標記點在作品表面露出。
出戰(zhàn)人是欒雨,和他對戰(zhàn)的是20歲的日本女孩小松詩織。比賽進行到第21分鐘,小松詩織率先按下計時器結束作答。欒雨并不著急,他走到折紙前,反復確認答案。這是他一早定下的策略:無論對手何時交卷,一定要充分利用比賽時間,確保答案正確。
作答完成。欒雨用時42分鐘,是小松詩織的兩倍。按下計時器前,他不忘學水哥王昱珩,向觀眾席鞠了一躬。
答案公布,二人皆錯,現(xiàn)場一片嘩然。這是欒雨在此季《最強大腦》的最后一搏。他失敗了。這意味著他在《最強大腦》參與的5次團戰(zhàn)全數失利。
不過,他依然收獲了14萬微博粉絲,成了一個小號網紅。此前他是南開大學的一名普通學生,不玩微博,愛看綜藝,熱衷打游戲,在學校專門為尖子生設立的伯苓班就讀,并在大四這年獲得直博清華的機會。
節(jié)目讓他走出象牙塔,站到聚光燈下。盡管他再三聲明自己對這一切毫不“care”,但一切還是變了。采訪一撥撥到來,他在電臺隨口哼唱的幾句歌被粉絲剪出來反復播放。有人將他和隊友徐萌組成CP,二人的非官方后援會在微博坐擁1萬粉絲。
這檔電視節(jié)目已播出5季,每季捧紅一撥人。他們大都出身名校,頂著學霸或高智商的標簽,一路收割觀眾的注意力和崇拜的目光。
回頭看,《最強大腦》就像當下“智識經濟”埋伏的一條暗線。
一方面,它催生了大量以知識和腦力為噱頭的節(jié)目陸續(xù)上線,如《中國詩詞大會》聚焦對詩詞知識的比拼,《你說的都對》每期邀請6位來自不同學科的知識偶像輸出干貨,浙江衛(wèi)視即將上線的《腦力崛起》是想打造青少年中的腦力領袖人才。
另一方面,從這檔節(jié)目走出來的網紅選手,如王昱珩、李威、賈立平、申一帆等,都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后來的知識付費浪潮,在喜馬拉雅開起了付費課程。
一邊是對智識的炫和秀,一邊是快速將智識兌換成財富,它們共同營造了當下的“智識風口”。
此前人們常說的“知識就是力量”,如今變成了“知識就是財富”。因為容易變現(xiàn),智識成了肉眼可見的生產力。
智識網紅的鼻祖大概可以追溯至不久前去世的霍金。
很少有人說得清他的科學理論,但這不妨礙他成為全民偶像。他談論外星人、女人,用《藏嬌屋》雜志與人打賭,積極跨界流行文化,在影視作品中客串自己,和大名鼎鼎的Pink Floyd錄制歌曲。
2016年4月12日,霍金在中國發(fā)出第一條微博,400多萬粉絲讓他得以迅速躋身重量級網紅行列。
霍金曾說:“媒體需要科學領域的超級英雄,正如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但天才確實是一個連續(xù)的能力范圍,并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民眾需要好故事,科學需要KOL,雙方一拍即合。當然,這通常要借助媒體或網絡。
在中國,科學領域的超級英雄們被大規(guī)模推向臺前可以追溯到2014年。那年,電視節(jié)目《最強大腦》開播,這檔借鑒自德國《Super Brain》的節(jié)目致力于尋找腦力出眾的人。
制片人桑潔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檔節(jié)目之所以能在實力強勁的歌唱節(jié)目、娛樂真人秀中脫穎而出,就像《生活大爆炸》中所說的那樣,“Smart is the new sexy”。
不過,比起節(jié)目口號“讓科學流行起來”,它更主要的作用似乎是讓一個個腦力超群的人進入公眾視野。
為了找到這些腦力達人,節(jié)目組“掘地三尺”:搜索世界腦力競標賽選手,通過媒體報道和坊間傳言挨家挨戶打聽,以及在果殼、豆瓣等網站的腦力興趣小組中搜羅。
過程不乏“奇聞異事”。比如,有個長著藍色眼睛的“貓眼男孩”具備夜視功能,能在黑夜里自由穿梭,但等節(jié)目組找到男孩時,他已長大,功能喪失;另一位能夠隨時讀取時間的小孩因為好動無法與人交流,節(jié)目組幫其父母聯(lián)系治療,但男孩回歸正常生活后,讀取時間的能力消失了。
第一季節(jié)目中引發(fā)熱議的選手周瑋同樣是節(jié)目組通過媒體報道找到的。他有驚人的心算天賦,被節(jié)目組打造為“中國雨人”。
24歲的干磊是《最強大腦》的忠實觀眾,一期不落地看完5季節(jié)目。干磊告訴《博客天下》,他從節(jié)目中明白一件事,“人與人的智商本身就是不一樣的”。他從未刻意搜尋過項目背后的原理,因為他始終相信一些人天賦異稟,“他們的世界我們普通人永遠也走不進去”。
看上去,這些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對常人理解科學價值并無太大益處。但前四季節(jié)目的科學判官魏坤琳提醒道,節(jié)目適當煽情,將感情問題、教育問題、社會問題囊括其中,更容易讓常人接受,“哭得稀里嘩啦,說‘哎呀,有的天才可能被埋沒了,要多關注一下身邊的人。這些都挺重要的”,他在一次采訪中說。
相比之下,另一種便捷的方式更容易幫助人們獲取知識——知識付費。
2016年,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分答”上線。創(chuàng)始人姬十三提出“馬桶時間”的概念,正常人一生至少要在馬桶上花費10萬分鐘。馬桶上的5分鐘,可以在分答上收聽5條精彩答案,也可以回答具體問題。
在這之后,各種知識付費平臺相繼出現(xiàn)。同樣是2016年,羅振宇打造的“得到”APP上線,用戶超過1000萬;喜馬拉雅FM創(chuàng)辦知識付費節(jié)“知識狂歡節(jié)”,銷售額破億;知乎也上線知乎live,當年10月,比特幣首富李笑來舉辦的一場知乎Live參與人數超過10萬。
除了從電視節(jié)目中走出來的智識紅人,開始借助這些平臺將智識兌換為財富,一些學者甚至素人也加入到了這場浪潮中。
2016年,學者薛兆豐在“得到”APP上開設專欄《薛兆豐的經濟課》,訂閱量超過25萬,按照每份199元計算,他為“得到”平臺帶來的營收超過5000萬元。他的課程一度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標志性作品。
很難說究竟是節(jié)目使需求旺盛還是需求促成了相關產業(yè)的繁榮。
聽上去,《最強大腦》的誕生頗具“使命感”。王辛是《最強大腦》前四季的執(zhí)行制片人,他告訴《博客天下》,節(jié)目誕生于歌舞類選秀盛行的年代,“青少年追捧的對象不應該只有唱歌跳舞,中國真正需要的偶像應該在腦力、科學競技方面真正能夠引領廣大年輕人前進”?!蹲顝姶竽X》應運而生,他們希望它成為歌舞類節(jié)目紅海中的“一股清流”。
此前,擁有全民知名度的網紅已經歷過幾輪更迭。BBS時代,交流主要靠文字,那個時代的網紅主要以寧財神、安妮寶貝等文青為主。之后,網絡逐漸普及,素人成為互聯(lián)網消費的主要群體,芙蓉姐姐、鳳姐和干露露等,憑借出格行為成為新一代網紅的代表。再之后,段子手網紅、直播網紅相繼登場。
如今,輪到智識網紅站上了風口。最直白的原因或許與知識焦慮有關。碎片化信息沖散了時間,靜心學習的機會減少,但人們對知識的渴求仍在。只不過,很多時候,這種需求在實際行動中轉化為一種自我確認的需要——我在努力學習、自我提高,這變得比獲得知識本身更加重要。
同時,人們對知識的追求越來越功利。羅振宇提出的“U盤化生存”成為這一時期的注腳,U盤化生存的特點是“自帶信息,不裝系統(tǒng),隨時插拔,自由協(xié)作”,只給你他覺得你最想要的,舍棄過程,只看結果。
知識付費一度大獲全勝。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的2016年,知識付費用戶近5000萬人,不到一年,用戶知識付費的規(guī)模就達到100億—150億元左右。
干磊樂于為知識付費,他在CSDN、陽光石油論壇、百度文庫、網易云課堂上都花過錢,從幾十元到幾千塊不等,但他否認自己有知識焦慮,之所以付出金錢,是因為“尊重知識是應該的”。
分答上線后,一個多月內獲得1000萬微信用戶的訪問,交易額1800萬,成為現(xiàn)象級產品。
那年,《最強大腦》已進行到第二季,王辛很難說清這些事情究竟有沒有必然聯(lián)系。他能確定的是,各種腦力培訓機構正是在《最強大腦》播出后蓬勃發(fā)展起來的?!斑@點毋庸置疑?!蓖跣琳Z氣篤定。
至于答題、知識付費等人們對知識趨之若鶩的具體投射,王辛更愿意將它們看作時代大潮下的趨勢使然,是滿足溫飽后,人們對小康及“詩和遠方”的向往,“整個受眾群體被培養(yǎng)得對知識越來越看重,對科學、科技、對知識越來越覺得重要”。
這種變化在《最強大腦》上表現(xiàn)為觀眾群體的微妙改變。過去,《最強大腦》的觀眾以高收入人群為主,男女比例幾乎一致。節(jié)目到了第五季,觀眾中多了不少學生及家長?!凹议L很希望看到今后孩子需要往哪個方向去培養(yǎng)。”王辛說。
這至少說明了一件事:人們希望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智識偶像、科學知識及觀賞愉悅,還有它們與現(xiàn)實對接的渠道。
欒雨在《最強大腦》中的稱呼是“全能浪子”?!袄俗印笔撬约合氲?,“全能”是節(jié)目組和他反復商量后為他加上的。
在這里,30強選手每人都有一個類似的稱號,以此作為他們的鮮明人設,盡管有些時候,念出這個中二的稱號讓欒雨感到“羞恥”。
如何持續(xù)性地給觀眾刺激是《最強大腦》連播5季后面臨的主要問題。
為保持新鮮感,第五季節(jié)目加入了大量真人秀元素。前期100進30的大逃殺像極了網絡游戲《絕地求生》,選手需要在不斷減少的人數中擊敗對手,讓自己活到最后。
相比過去“天賦異稟”的選手,第五季節(jié)目的選手更像身邊真實可近的人或鄰家小孩,“讓觀眾更有親切感。這些孩子身上自帶的學校屬性、地域屬性也讓觀眾更加關注”,王辛解釋。
孫勇從節(jié)目組獲得的消息是,過去,《最強大腦》90%的精力都放在項目上,今年只有30%,另外70%著眼于選手的塑造。他對這樣的做法表示認同,孫勇告訴《博客天下》,這相當于從神仙打架變?yōu)樯磉叺囊恍┤?,“能夠拉近選手和大家的距離”,真正產生影響。
在鮑橒看來,但凡商業(yè)公司運作,節(jié)目一定是綜藝成分更高,如果要做成科學節(jié)目,就應交由非營利組織、大學等真正的科研機構操作。
“節(jié)目做成這樣,跟體育比賽差不多,娛樂成分居多,以本身劇情為主。”他向《博客天下》強調,“娛樂絕非貶義,這意味著節(jié)目組可以通過有意思的劇情,將科學的知識點粗淺地帶出來。
“從英文詞來說,Olympic Games,奧運會本身就是游戲,比賽跟游戲本身很多意義上是相似的,我不覺得比賽和游戲有很大區(qū)別,我玩游戲也會很想贏,這是一樣的?!滨U橒說。
網絡綜藝《你說的都對》中,每位知識偶像同樣有鮮明人設。黃荻鈞聰明優(yōu)雅,河森堡喜歡從史料中生發(fā)觀點,20歲的NASA研究員陳鍇杰被稱為“AI小王子”,擅長把問題引向未來,劉也行“佛系”,沉穩(wěn)謙遜,但常常在不經意間用知識“暴擊”他人。
當智識有了鮮明的人設,受眾對智識的崇拜便有了具體對象。
“大家關注這群人,就和微博上突然出現(xiàn)一對學霸情侶是一樣的?!睂O勇認為,國人對學習、成績和智商向來看重,但觀眾之所以會關注他們,是因為“我們和大家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的學習好的人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欒雨旗幟鮮明地向《博客天下》指出,這是個“看臉的時代”?!按蠹覐男〉酱蠖疾幌矚g正兒八經的學霸”,班里成績最好的女同學吸引不了“浪子”欒雨,他喜歡“長得好看”的姑娘,如果對方恰好學習好,“哎,那可以考慮一下”。
欒雨不是傳統(tǒng)定義中刻苦用功的“好孩子”,他從不掩飾這一點。《最強大腦》百強采訪視頻中,他說自己的愛好是健身、游戲和燙頭,“頭可斷,血可流,頭發(fā)一根不能丟”。
他從小到大都喜歡打游戲。做題重復且無聊,相同題型改變了細節(jié),再怎么也做不出花樣來,“有些人就是會,有些人就是不會”。玩具也是,玩具形態(tài)固定,“就算胳膊腿能拆一拆動一動,裝完他還是這個樣子,那你有什么可玩的?”
可游戲不同。對手和隊友永遠在變換,一切都是新的,這讓他興奮。讀到高中,他開始翹課談戀愛打臺球玩游戲,“你讓我坐著學我能學,但是我會特別難受,我是一個比較注重個人感受的人”。他把“不care”掛在嘴邊,以此表明自己對個人感受的注重,一小時內,他說了7遍。
他不care因節(jié)目受到的關注,不care觀眾對他屢屢失敗的爭議,不care微博上追捧他的女孩們——“留言太多了,我不看,反正我從小到大就覺得喜歡我的人都是瞎了。要我的話絕對不會喜歡像我這種人。我覺得我很痞。我不是一個很正經的人,也不是那種很踏實很刻苦的人。”
不care的“浪子”浪到了電視臺,剛開始難免感到乏味。在南京做百強測試題,他一邊做題一邊跟節(jié)目組的人聊,聊著聊著就開懟——“這個項目我覺得太簡單了沒什么意思”、“這個項目你不用跟我講,我已經明白了”——因此獲得“懟懟”稱號。
他是來玩的。玩得開心,他就覺得不虛此行。盡管一次次失敗,但他還是“玩到了”。他如愿加入王昱珩的戰(zhàn)隊,這讓他感覺“科幻”,“如果倒退回半年前,這件事是想都不敢想的”。那些微博粉絲,也是想都不敢想的,雖然他一度想在節(jié)目結束之后關掉它,因為微博一定沒有游戲好玩。
那么,“讓科學流行起來”這句4年前的口號實現(xiàn)了嗎?這類節(jié)目對公眾理解科學究竟有多大價值?
“我們一直在圍繞這句slogan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腦力偶像的培養(yǎng)、科學項目的普及、知識點的解釋,讓大家看到腦力崇拜是一種更高級的崇拜,”王辛反問,“為什么叫與科學的關系不大?我不太明白。就像比如我要弘揚中國文化,那我號召大家學學書法、學學國學、學學詩詞,它也是一種文化的流行符號,跟中國文化當然是有很大關系的。所以我覺得以小見大吧,喚起大家這種意識?!?/p>
孫勇對此表現(xiàn)出不屑?!昂翢o價值,”他反問,“有價值嗎?你覺得你理解科學了嗎?我的天哪,拉倒吧。”
“可能有普及的意義呢?會覺得這個東西我可以了解一下,相比起看純娛樂的東西更有價值呢?”
“我不希望他們了解,這些東西不是他們值得了解的東西?!?/p>
他認為類似觀察力、推理力、計算能力這些東西和智商是同一概念,高智商不該被過分宣傳,因為它沒有實質性的產出。
不過,多數采訪對象認為,關注智商網紅總比關注單純依靠美貌或出格行為或抖機靈的網紅來得強。
鮑橒曾因為和節(jié)目組對比賽項目的科學性及難度認識不一致而退賽。他一度覺得節(jié)目組“收不住”了,為了節(jié)目效果犧牲科學精神,這種狀況在第四季時達到巔峰,記憶型選手占比太高,這在某種程度上催生了記憶術的發(fā)展,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記憶術并沒有實際意義。
他隨后反復強調,第五季節(jié)目有了很大進步,應該將兩季節(jié)目分開評價,“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我希望它是一個能夠展示人們對腦力的追求,有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意義的,或者說至少是一個盡可能全面科學的腦力展示節(jié)目”。
不久前,經濟學家汪丁丁對知識付費提出質疑。他將能夠通過金錢和權力交換的知識稱為“三流知識”,因為能滿足知識付費表達方式的知識不可能繼續(xù)忠于只有一流知識才可表達的那種重要感受。他的質疑不無依據,畢竟,知識付費服務面向的是大量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受眾。
去年8月,羅永浩停更“得到”專欄。在致用戶的信中,他解釋自己退出的原因,“我嚴重低估了‘得到專欄的工作量,以及‘得到團隊對質量和規(guī)范的高標準”。他曾預估自己每天會花兩三個小時在“得到”專欄上,事實上,他平均要用4到6小時才能完成這項工作。
知識付費的關鍵在于優(yōu)質內容的持續(xù)產生。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自己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他在“得到”有近17萬訂閱量。他對自己的內容生產力充滿自信,“對我來講沒有枯竭,我對世界有無窮無盡的好奇心”,他試圖從哲學角度向《博客天下》解釋,好奇心是無限的,認知也會不斷升級,因此不存在枯竭。但他坦承,寫作有時會遇到困難,因為“寫作太累”以及“事太多”。
2018年年初,知識付費被小范圍唱衰。公開報道顯示,知乎live除2017年3月及下半年開學季有所回升外,單月參與人數和單月收入都出現(xiàn)了下滑趨勢。一度爆火的“分答”,其活躍用戶的增長也遭遇瓶頸。
這種情況下,智商網紅們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答案也許不僅限于傳播知識或者緩解焦慮。
《中國詩詞大會》中走出的武亦姝滿足了人們對才女的設想。節(jié)目導演顏芳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武藝姝分享的是對詩歌由衷的熱愛,而不是僅僅展示記憶力,她沒有在人面前展示的欲望或技巧,如果她散發(fā)光彩,一定是因為談及詩歌本身。
清華大學博士畢嘯天用段子解構科學知識,成為網紅。他曾遭遇“這些段子有用嗎”的提問,他說有意思和有用是為了取悅別人,有趣和好奇心才是取悅自己。
欒雨沒有學術上的偶像。他的偶像是黃磊、孟非和何炅,3個睿智的、閱歷豐富且熱愛生活的中年男人。
當然,他的偶像還有水哥。他從水哥身上學到要為人正直,不要太在乎輸贏。
正直的人到了復雜的綜藝場上,不會感到格格不入嗎?
“他不是沒沖突,是一直有沖突,他和節(jié)目組的沖突是不斷的?!钡貋砹耍瑸榱?00多個孩子,“他希望不要像之前那樣越走越偏,至少他能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欒雨說。
水哥跟欒雨說過一句話:“最大的智慧是忘記?!睓栌暝噲D分析這句話,想想又作罷,“我也品不好,但這句話是有哲理的,我就慢慢自己去思考”。
編輯 卜昌炯